知本加财经声明:本文由《知本加财经》原创,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距离万科给出的债务重组大限已不到一天的时间,然而对于两个月前万科提出的要求,泰禾依旧无一完成。

不过,万科似乎无意放弃这位深陷困境的“小伙伴”,在入股泰禾这件事情上,审慎的万科既不愿意让一步,也不愿意吃一点亏。但即便是最终入股成功,20多亿的战略投资对于泰禾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泰禾想要挺过去,最终还得靠自己。

万科无意终止协议

最近一年,泰禾集团爆发出了严重的债务危机,甚至连曾是地产富豪榜常客的董事长黄其森,都一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直到两个月前,泰禾才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万科。

7月31日,泰禾与万科签署了《股权转让框架协议》,泰禾集团控股股东泰禾投资,拟将其持有公司的19.9%股份转让给万科的全资子公司海南万益。

不过,对于此次股权转让,万科设置了两个先决条件:其一,泰禾必须与债权人达成重组方案,以保证公司正常经营;其二,确保泰禾的债务不会对公司持续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万科给泰禾的时间仅为两个月,如果两个月后泰禾但凡有一项未达到要求,万科有权单方面终止协议。

不得不说,两个月对泰禾来说实在太短了,无法达成条件是意料之中的事。所幸据泰禾昨日晚间的公告透露,万科目前无意单方面终止协议,泰禾尚有一线生机。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此次万科战略入股的定价为每股4.9元,总对价约为人民币24.3亿元,彼时泰禾的股价最高曾达到6.58元。然而截至今日收盘,泰禾的股价仅剩4.32元,显然,万科不会愿意成为“冤大头”。

泰禾还有救吗?

那么关于债务重组,泰禾究竟完成到什么程度了呢?按照万科方面的说法,参股最终能否实现,取决于三个要素:

1、泰禾自身的深层意识,它的求生欲是什么程度的;

2、债权人的态度,最后要么和泰禾一起沉船,要么集体上岸;

3、要看福建省政府、金融办对泰禾能帮扶到什么程度。

我们一点一点来看。第一,在疫情缓解的背景下,目前泰禾停工的项目正在有序地复工,下半年预计销售回款10亿元以上项目有22个。

第二,泰禾的债务危机发酵到目前,已陆续有债权人做出让步,泰禾的债务重组已有金融机构进入,不排除成为新战投方的可能。

第三,9月17日,福建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曾召集金融机构、银行等部门召开了关于泰禾的专题会议,商议扶助事宜。意图也很明显,希望各方对泰禾信心的逐步恢复。

就从以上的表象来看,泰禾的债务危机正在往积极的方向发展,但别怪小编“泼冷水”,即便万科最终入股,24.3亿元的战投对于泰禾的债务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在这方面,万科也拎得很清,入股归入股,泰禾的债务我不兜底,泰禾的经营我不担责,更无责任为泰禾提供增信或财务资助。

换句话说,泰禾想要挺过去,还得靠自己。

是“地王收割机”还是“疯子”?

相较于如今的境遇,三年前的泰禾还是风光无限。

2017年底,黄其森在一众媒体前喊下了2000亿的销售目标,将泰禾集团的股价推向了历史的最高峰,这也是泰禾最后的高光时刻。

作为闽商的代表性人物,黄其森的骨子里有股“爱拼才会赢”的狠劲,正是这股狠劲成就了泰禾,也透支了泰禾。

1996年,31岁的黄其森正式进入地产界,其创业早期的详情几乎无人知晓,只知道他是福州人,15岁便入了福大建筑系,是个天才少年。

在外界看来,虽然创建于1996年,但泰禾的历史始于2002年,那一年黄其森挥师北京,在东六环之外的通州拿了500亩地,开始了“运河岸上的院子”的开发,此后,“院子”也成了泰禾集团最大的IP。

除了老家福建与大本营北京,黄其森的“造院行动”还遍布了长三角及珠三角的一二线城市,黄其森成了大家口中的“中国院长”,而由于频繁拿下地王,泰禾集团也成了业内著名的“地王收割机”。

当然,泰禾的疯狂扩张,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与今时不同,往日的金融机构是抢着给泰禾“送钱”,甚至有人愿意在黄其森办公室外等待三四个小时。就连任志强都评价:“黄总有点疯”。

黄其森“疯”的勇气,来自于许家印与孙宏斌,后两者在2015年踏准了楼市周期,在土地相对便宜时大举加杠杆入市,通过迅速周转获得巨额的杠杆收益。

随着银行放贷的收紧,黄其森开始更多地动用非银行渠道,这也让泰禾集团的融资成本远高于同行。然而,黄其森空有满腔的豪情,却没有那份运气,泰禾2016-2017年的疯狂加杠杆豪赌,不幸站在了中国地价的历史高点。

2018年,当黄其森布局完“22城44院”后,一回头猛然发现房子卖不动了。曾经的卖点——以豪宅为标榜的“院子”,如今却成了泰禾集团的命门。

高杠杆的副作用开始反噬着泰禾:2018年底,泰禾的有息负债总额为1375亿,平均年利率为8.52%,比融创高出了1.7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泰禾为此一年要多支付23.5亿的利息,而其2018年全年的归母净利润也才25.5亿。

整个2018年,黄其森坐镇北京,面试了一批批高管,又送走了一批批高管,得出的最后结论是,压力得自己扛,危机也得自己化解。

黄其森能最终如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