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前的庚子年,慈禧太后迎来了她一生最为煎熬的一年,内忧外患接连涌来。也许她已经意识到了,晚清帝国大厦华丽的梁柱,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早已被白蚁暗中蚀空。在列强面前,她不得不一再低头妥协,说出来的话却是:“我再赏一次面子。”

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一年,由她驾驭的这艘千疮百孔的帝国巨轮,被卷入一场震惊世界的暴风雨中。

120年后的读者重返庚子现场,已然清楚地知道那一年惊心动魄的风云变幻,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但是庚子灾难的成因是什么,却是扑朔迷离,众说纷纭。

在《庚子事变》这部小说中,作家李克定全面呈现当时的历史场域,在千头万绪中,厘清那场改变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事件的成因,分析慈禧太后以及重臣们的思想局限、知识结构,以及这种局限和误判导致的后果。

作者不疾不徐,呈现了火山爆发前,那些被压抑在地下的岩浆是如何奔突运行,相互博弈与绞杀的。小说为读者展现了当时活跃在政坛上的各派政治势力。

在民间,无路可走的百姓揭竿而起,义和团势同燎火;朝堂之上,众臣分立派别,暗斗不已。张之洞等洋务派对于世界有着清醒的认识,遂与东南各省联合自保,与洋人和平相处,与朝廷貌合神离。海外有保皇党摇旗,康有为在海外不断地发表保皇宣言,广东有孙中山呐喊革命。这一切,对于慈禧太后来说都是火上浇油。

事态的发展看似偶然,却有着历史的必然性。义和团为了生存,逐渐改变策略,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欣赏。对于慈禧太后来说,洋人给她的屈辱太多了,当民间力量提出要扶清灭洋时,她表面上不表态,实际上已表了态。

嗅觉灵敏的大臣和义和团在这一点上心领神会。义和团迅速发展,延及京津,并攻打各国驻华使馆,引起各国大使馆的强烈抗议。朝廷内的主战派日益占了上风。慈禧太后何尝不想一战,出一口恶气呢?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八国联军真的从天津一路杀进京城时,清廷的军队根本抵挡不住。那些叫嚣一战的大臣逃跑的逃跑,自杀的自杀。紫禁城内已经听到枪炮声隆隆了,慈禧太后匆匆带上光绪及后宫诸妃,穿上汉人的服饰,乔装打扮,向西安方向逃去。这一“西狩”长达一年零四个月。

小说叙事到这里,叙事视角暂时离开了朝堂中多股势力纠缠不休的政治旋涡,却随着慈禧太后逃难的车驾西行,写尽了一路的颠沛流离,民不聊生,山河破败。

这位处于权力金字塔顶端的女人,第一次体验到兵乱如麻的惊恐,缺衣少食的窘迫。沿途官吏竭尽全力供奉,仍狼狈不堪。一年零四个月的流亡让他们真正亲身体会到了民间疾苦。她这才明白这个国家如此颓丧。

小说从多角度、多层次塑造慈禧太后这个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她智力平常却善弄权术,做事果断却视野狭窄。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不惜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使之成为傀儡;对臣下恩威并施,颇有手腕,知道如何平衡两派之间的关系,却对世界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慈禧太后在逃往西安的路上,与昔日皇宫里作威作福、奢侈极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一路吃了许多苦头,却咬紧牙关一言不发,那股狠劲儿也是天下第一。

两宫西巡之后,八国联军在京城抢掠,紫禁城被破坏得惨不忍睹。收拾烂摊子的只能是李鸿章。小说塑造了李鸿章这样一位“治世之能臣”的风采。

关于这位近代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的能臣,梁启超认为,李鸿章是时势造就之英雄,而非造时势之英雄,可与汉之霍光、诸葛亮,唐之郭子仪,宋之王安石,晚清之曾国藩、左宗棠,德国之俾斯麦,日本之伊藤博文等相提并论。

他认为,李鸿章在甲午海战失败后接连不断地签订丧权辱国之条约,也不能归咎于李鸿章一人。换位思考一下,换任何人代替李鸿章,难道能比他做得更好吗?

为了避祸,李鸿章早已于戊戌年间退避广东。此次大乱,北上“补天”的非他莫属。他只能勉力挣扎,去完成他生命中最后的政治使命,去缝补已然千疮百孔的大清社稷。早年签订的《中俄瑷珲条约》使他背上骂名,也使他逐渐认清了俄国的狼子野心。

但是,在群狼环伺的情况下,他还是只能虚与委蛇,利用各个国家利益的不同,寻求空隙。李鸿章早就有预感,说:“合约成,我必死。”《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小说这样写道:“签毕回寓,李鸿章仿佛沥尽最后一滴血,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混混沌沌的痛楚中,他默算着这样几笔账:连本带息十几亿的白银,什么事不可办,什么国不可强啊!

痛定思痛,李鸿章上疏《和议会同画押折》,说了一段发自内心的话:“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猝,创深痛钜,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少定,仍望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譬诸多病之人,善自医调,犹恐或伤元气,若再好勇斗狠,必有性命之忧矣。”

其人将死,其音也善。这段肺腑之言也是他对庚子事变的清醒认识。这是一位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悲剧和时代悲剧的大臣。梁启超认为,“在晚清政府中李鸿章是最具有世界眼光、最有能力和品格的一个人”,然而即使这样的人也难以扭转局势。

慈禧太后在风云激荡的形势下,一步错步步错。在长达一年零四个月的逃亡过程中,她和满朝权贵的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清廷从上到下认识到,不改革是绝对不行了,于是颁布新政,将戊戌变法的大部分内容重新颁布实施。

我们知道,这样的措施可能是已经有点晚了。此时的大清,已是分崩离析的前夕。正如小说结尾所写的那样:“在李鸿章魂归九天之际,他所惦念的君国车驾,正从开封越过黄河,向北进发。在堂皇仪仗的前方,是残破的京城,平整的跸路,还有经过千缝万补,依然保持外观的大清社稷。”沉痛若此,读来令人心摧肝断,潸然泪下。

作者李克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史实中,使得小说呈现出深沉、雄浑的旋律。小说以老辣有力的语言,坚实多维的结构,全景再现庚子事变这一改变民族命运的历史事件,谱写了一曲雄浑悲壮的民族史诗,读完掩卷,仍如洪钟大吕般余音不绝,发人深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文艺出版社推出的长篇历史小说3卷本《晚清风云录》,分别是《戊戌变法》《帝国裂变》《庚子事变》。小说生动再现1898年戊戌变法至1900年庚子事变年间,所发生的一系列改变民族命运的历史事件。

著者简介:《庚子事变》作者李克定,生于1950年,河南省南阳市人。出版有小说集《深深玉女潭》,长篇纪实文学《宏基初奠》等。长篇小说《洋务运动》纳入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来源 河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 王淑贵

编辑 杨阳

审核 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