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文 《法人》全媒体记者 曹萌

2020年三季度接近尾声,全球经济目前正在稳步复苏中,但由于部分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复苏基础并不牢固,经济下行风险犹存。而全球经济金融四季度能否持续复苏受到了各方关注。

三季度中国GDP或达5.1%

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以及世界政经格局的巨变,导致全球经济遭受了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但我国政府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持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扎实推进落实“六稳”“六保"政策,宏观经济景气度在二季度出现显著回升。

据中国银行研究院9月28日发布的《2020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三季度国内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且呈现供求两旺态势,需求端的投资、消费、出口和供给端的工业、服务业增速均高于二季度。

对比来看,需求端恢复态势明显好于供给端。在需求端方面,出口增速由二季度的零增长左右提高到7、8月份的月均增长8%以上,投资累计增速由二季度末的-3.1%转为8月末的-0.3%,消费增速在8月由负转正,实现0.5%的增长(二季度为-4%);在供给端方面,工业增速由二季度的4.4%提高到8月份的5.6%。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婧分析表示,三季度国内经济景气度将在二季度的“V"字型反转基础上继续上升,预计三季度中国GDP增长会在5.1%左右,展望四季度,中国经济将进入复苏平台期,GDP有望继续走高,增长至5.6%左右。

纵观全球其他主要国家,其经济在各种纾困政策的推动下,也逐渐从上半年的衰退中走出。其中,美国经济呈现复苏势头,其失业率从4月的14.7%回落至8月的8.4%。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同比增速由负转正,ISM制造业PMI指数连续四个月反弹,从4月份的41.5升至8月份的56。

欧洲经济复苏出现放缓迹象,5月份欧元区经济重启后,工业生产和旅游业有所修复,7月Markit综合PMI升至54.9,但随着第二波疫情的来临,8月欧元区经济再次放缓,尤其是服务业出现大幅萎缩,8月Markit综合PMI已降至51.9。

日本经济则继续处于“滞缩周期”,其消费、 旅游、餐饮等服务业严重受损,海外需求萎缩对其出口造成了负面冲击。三季度后,尽管疫情得到控制,但7、8月制造业PMI仍然持续低于荣枯线以下,后续复苏前景仍不乐观。

全球经济复苏道路存风险

目前,全球疫情“大流行”何时能够减弱和消除仍旧未知,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存在一些风险因素。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国内宏观杠杆率已增至300.7%,较2019年末提高22.2个百分点。各部门杠杆率也有所提高,尤其是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上升较快,已从2019年末的123%升至了136.5%。

报告指出,快速上升的杠杆率将给未来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埋下隐患,加大了未来杠杆调整压力。此外,二季度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94%,较2019年提高0.08个百分点,须重视市场信用风险上升,多措并举助力商业银行做好资产质量管理工作,防范不良资产集中暴露风险。

然而,除国内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因素外,外部环境风险的影响更为严重。如全球疫情存在二次反复风险;各国财政货币刺激政策空间有限;产业链分工面临重构,核心技术争夺更加激烈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疫情使得全球政府债务激增,借债潮汹涌而至。据悉,美国此前共实施了总额近3万亿美元的四轮刺激计划,而第五轮刺激正在酝酿之中;欧盟委员会出台了7500亿欧元的泛欧洲经济复苏计划;日本政府则分别投放108万亿日元和117万亿日元用于家庭、中小企业和地方政府。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王若兰表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全球政府债务总量已升至69.9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比重的90.7%,二季度全球政府债务发行又新增了7.5万亿美元,使得占GDP的比重升至131.1%,创下历史新高。而快速扩张的政府债务将危害到经济复苏进程,如阿根廷、巴西和南非,目前已面临着巨大的债务风险,这将会形成未来税收负担上升、社会福利缩减预期。据IMF预计,发达国家债务占GDP比重每上升10个百分点,人均GDP将下降0.15-0.2个百分点。

在后疫情时代下,全球经济虽有明显复苏,但部分领域隐忧尚未完全暴露,而过激的纾困政策可能增加经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因此,未来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