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黄体军

近日,山东省京剧院邀请了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袁慧琴和李光、沈健瑾、栗敏三位老艺术家,对该院正在复排的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进行悉心指导,帮助对此剧进一步精雕细刻。

李光和沈健瑾是目前我国梨园界唯一一对双获戏剧梅花奖的艺术家伉俪,沈健瑾和栗敏则分别是电影版《奇袭白虎团》中崔大嫂和崔大娘的扮演者。他们带来了哪些宝贵的经验?对《奇袭白虎团》又有哪些期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细节入手

演出满台激情

青年演员如何把握《奇袭白虎团》这部戏的精髓?对此,三位老艺术家共同强调了“激情”一词。“因为《奇袭白虎团》是战争戏,演员在舞台上时刻要保持充沛的激情!所有演员包括群众演员都有戏,要演出精气神,演出满台激情!”

今年75岁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沈健瑾先生是1972电影版《奇袭白虎团》崔大嫂扮演者。而当时剧中王团长和严伟才的扮演者则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和宋玉庆。她说,当年《奇袭白虎团》被誉为有“三好”:王团长唱得好,严伟才舞得好,崔大嫂跑得好。“崔大嫂跑得好,关键是圆场功要好,载歌载舞,边跑边唱,声情并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崔大娘和崔大嫂是剧中朝鲜群众代表。拍电影《奇袭白虎团》时,沈健瑾26岁。从1965年分配到山东省京剧院,到1973年调入中国京剧院,沈健瑾在山东工作了8年。“尽管离开47年了,但我对山东省京剧院感情非常浓厚,这次我就是抱着一颗感恩之心来做传承工作的。”

山东省京剧院这次扮演崔大嫂的有3位青年演员,沈先生上午看她们排戏,下午单独指导她们,进行加工提高,帮助她们在手眼身法步的每个细节上,努力做到精准到位。“首先要把握好人物关系,感情才能到位,要演出崔大嫂的爱憎分明,对亲人的爱和对敌人的憎形成鲜明对比。”

沈先生说,演完电影《奇袭白虎团》后,48年来她在心里一直作着总结,感觉她在电影上的表演还有很多不足。“艺无止境,希望青年演员能替我弥补这些遗憾。”

京剧《奇袭白虎团》20世纪60年代初演和1972年电影版中崔大娘的扮演者,是今年已85岁的山东省京剧院离休老艺术家栗敏先生。她和沈健瑾曾是老同事。这次同时指导《奇袭白虎团》的复排,也给她们二人提供了重叙友谊和重新切磋技艺的好机会。沈健瑾见面后就给她开了个玩笑,“栗大姐,你当时在舞台上中枪后是怎么死的,是怎么设计的动作,我也不知道呢,你演得那么逼真,再演一遍吧。”

对于类似细节动作,85岁高龄的栗先生不厌其烦地指导此次扮演崔大娘的两位青年演员,一遍遍地亲自倒在地上做示范,并帮助她们进一步提高念白功夫,锤炼唱腔。“崔大娘不能按中国老太太演,演时要把自己当成朝鲜人。”“表演时要结合中国戏曲中老旦的身段特点,比如小跑,小旦的步子快而碎,但化成老旦跑法,步子就要大一点,腿沉一点。”“嗓音好是有利条件,但关键是怎么唱得有滋有味,唱出感情,唱出激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79岁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光先生,曾于1965年专门来济南学习扮演《奇袭白虎团》中的严伟才一角,所以对山东省京剧院也有深厚的感情。这次和老伴沈健瑾一起从北京来到济南,专门指导此次扮演严伟才的青年演员孙卫安、宋柏龙、杜喆(特邀),帮助他从唱腔到动作到感情收放等各方面,一点点抠戏。“他们很有悟性,一点就通,非常优秀!”

沈健瑾和栗敏两位先生也都对演崔大嫂和崔大娘的几位女演员给予了充分肯定。“她们很刻苦,进步很快,感觉我们当年的精气神在她们身上又回来了!”

希望这部戏

继续传承下去

作为上个世纪60年代创作的一部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有哪些独特的艺术创新?李光先生认为,《奇袭白虎团》在当时传统戏演出受限的情况下,开拓了现代京剧的武戏的新路,把传统武戏的技巧融合到剧中,像借助传统戏中翻城的动作用于下高,翻铁丝网等,而且创造了很多传统武戏中没有的新的技巧,像云里前扑,云里后空翻,这些高难度动作过去是没有的。

为什么《奇袭白虎团》不像同时期其他现代京剧那样普及?李光先生表示,能演严伟才的演员很难找,要求演员文武兼备,既能唱,又能舞,经常是边舞边唱,包括武戏很多高难度动作,以及尖刀班的很多高难度动作,对演员是极大的考验,演出时不小心很容易受伤,这让国内其他京剧院团在排演时往往知难而退。

事实上,《奇袭白虎团》的“老东家”山东省京剧院复排这部戏的次数也并不多。据了解,在10年前复排时,孙卫安就曾在扮演严伟才时受过伤。而在他之前扮演过严伟才一角的该院副院长、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刘建杰也曾受过伤。

三位老艺术家表示,每个艺术院团都要有自己的代表作、看家戏,《奇袭白虎团》正是山东省京剧院的看家戏、立院之戏,所以,希望借助于这次复排,培养出新一代演员,把这部戏好好传承下去。“这部高难度的戏还就得山东省京剧院来演,才能演出原汁原味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