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去冒一下险,以后会比较被动。”东莞市塘厦镇经济科技信息局负责人刘碧峰坦言,塘厦镇、东莞市科技局联手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引进“东莞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研究院”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塘厦镇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这是一项创新上的“投资”,三方风险共担。

塘厦镇是东莞创新强镇之一,2019年实现生产总值470.25亿,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4%。塘厦已逐步形成基础牢固、产业链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最新公布的《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2019》塘厦位列第13名、广东第5名。如今要打造更具有竞争力的新塘厦,她主动为产业注入创新因子,联手省级实验室,每年镇级财政科技投入过亿元经费支持科创,其中三年计划投入2625万支持创新强镇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大团队落地塘厦 开展产业化

孔凡磊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多孔陶瓷团队的一员,目前带领团队在塘厦工作。在工作日的早上7:50,他就要从松山湖出发,经过1小时的路程,到达塘厦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或者到塘厦镇的企业调研对接需求。最近在塘厦镇的牵引下,团队与青鸟金属对接,用多孔陶瓷的成果,进行相关技术改造帮助青鸟金属实现节能,最终降低生产成本。

与孔凡磊一样来往松山湖与塘厦两地工作的科研人员,还有近40名,主要来自实验室的是多孔陶瓷、透明陶瓷、轻元素材料三个团队。他们在塘厦开展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对接,从而辐射大湾区乃至全国。这是去年塘厦、东莞市科技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共同推进的结果。

时间回到2019年9月,塘厦镇政府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同年东莞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研究院”)完成注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塘厦镇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019年9月在塘厦揭牌成立。今年5月22日,东莞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研究院在塘厦金地智汇港正式落地揭牌,标志着研究院正式投入运营。

按照研究院的目标,计划5年内形成以新材料为核心产业,拓展至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疗等领域,带动产业上下游,形成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集群;10年内形成年产值300亿元以上的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创业基地。

目前研究院的三个团队已经进驻场地,在金地智汇港的一栋4层建筑开展研发和生产,其中一楼是材料生产制备,二楼主要是产品定型与销售,三楼是半导体公司,主要负责做模组,四楼是展厅。

孔凡磊介绍,多孔陶瓷预计今年有1500万到2000万销售收入,透明陶瓷产业化也开始了,预计今年接近1000万元销售,轻元素材料方面正逐步产业化,开始小批量生产,预计有100万的收入。目前三个团队已形成5项成熟、可产业化项目,共有超过7家产业化公司注册,同时与13家塘厦的公司开展了项目对接合作,效应正在显现。

资料图。

院士级团队到来 带动产业圈提质

塘厦位于深圳、东莞、惠州经济圈几何中心,与深圳交界线长达21.5公里,近年来承接深圳经济的溢出明显。不完全统计,澳海科技、熵基等数百家深圳企业在这里生根发芽。不过塘厦没有停留在“摘果子”,而是更愿意的栽树育林,为镇经济注入创新因子。

“研究院的设立,是科研机构和镇街政府联手合作的一种可行性探索”。刘碧峰表示,塘厦镇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截至2020年5月底,仅有1家市级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且塘厦的专业镇协同创新中心未能实际运营,没有建成物理空间,也未配备专业运营团队,镇内硬件资源较少。本次联手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希望通过“研究院+产业生态圈”的模式,将塘厦创新强镇建设起来。

塘厦主动联手创新可以理解,而团队为何选择塘厦呢?事实上,研究院正式落地塘厦前,它们曾到其他的镇街进行考察。

孔凡磊坦言,他们考量的因素包括环境是否有利于快速产业化,而塘厦镇经济基础比较好,工业配套齐,地理上临深,如此更利于实现产业化。更重要这里的政府很积极,当前塘厦为团队提供场地支持,未来还有成果转化基地的落地,后续凤凰产业园预留产业用地用于项目的增资扩产。

“我们目标是真正的落地。”透明陶瓷团队文子诚介绍,团队致力于光功能透明陶瓷及其他先进光学材料关键科学与技术的研发和产业转化,塘厦镇电子信息产业发达,相关性强,产业工人招了就能用,基于这个考虑,选择这里。他介绍,团队研发的光电功能陶瓷第一代技术在福建,第二代技术在成都,在东莞计划完成第三代技术的进化,同时储备第四代技术,“我们擅长做材料,工厂擅长做产品”。

来自轻元素材料团队的张志强介绍,他主要负责单晶铜箔的研发,产品主要用于电路板,具有低损耗的特点,随着5G时代到来,高速、低延时成为传输的基本诉求。电路板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地皮”,过去多是工艺上的改进,而团队则是通过产品材料的结构改造,实现低损耗,提高导电率。此前已经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内进行批量验证,如今需要进行产业化技术验证,目前部分产品已经发往通讯公司进行试用。

双方如何互为作用促进?“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孔凡磊认为,通过研究院带动上下游,吸引人才的到来,产业发展起来了,税收也来了。

“更重要的科技创新人才,他们来塘厦搞科技做实验也好,抓成果转化也好,希望固化在塘厦,形成科技生态”。刘碧峰介绍,塘厦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签订合作协议,助力塘厦创新强镇建设,包括成立博士后工作站,带来一批人才团队、科技项目。目前塘厦成立研究院服务工作专班,指定专人对接服务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推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塘厦项目的发展。

如今人才方面正在显现效果,东莞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研究院科学顾问委员会共有9位院士,首批入驻三个创新团队由3位顶级科学家领衔的40多位硕士/博士/博士后等组成,其中包括多名广东“珠江团队”核心成员和领军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团队名单。

技术有支撑 产业竞争力更强

塘厦镇政府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将以先进陶瓷等成熟项目为抓手,目的是形成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试孵化园区为支撑的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区域新材料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创新强镇的创建路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其中一个抓手,不过塘厦仍需要更多的创新支撑。

塘厦镇明确提出探索与深圳共建“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正加强与罗安院士团队沟通,确定电能与绿色变换研究院建设主体和方式,争取早日启动建设,加强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沟通,推动中科先进科创产业园顺利落地。

从本次联手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合作当中,或者可以梳理出创新强镇建设的经验,为镇街合作当中带去参考。孔凡磊表示,“相较于硬件,团队更看重的是软服务”,这里的软服务是指市场资源,科研团队主要从事研究,因而对市场的产业状况、企业实力难以快速掌握,而政府方面掌握着更为真实的数据,上下游产业链的关键信息,如果团队能够对接上这一部分信息,可以让团队少走弯路,这一次团队与青鸟金属的合作就是典型。

文子诚建议“打破常规”,当前技术快速迭代、市场变幻,主政者能够打破常规,把握时机,如果怕风险太高,可邀请专业人士把关,转型风口上,机会稍纵即逝。轻元素材料团队的张志强补充道,在对接科研工作上,是否可以有专项的负责人,好的办法也需要好的沟通,提速增效。

孔凡磊坦言,东莞镇街与研究院当前的合作模式是一种创新。在今后的执行当中,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镇街政府可给予多大的支持力度,合作项目的验收指标如何设置,如果能够探索好的模式,是可以考虑在东莞镇街进行复制,让创新有更多的路径选择。

刘碧峰表示,塘厦是电子电源专业镇和工业大镇,此前也与一些科研机构合作,鼓励产学研,但是过去更多依托企业,合作成果不明显。虽然一直倡导企业是创新主体,但是政府不积极参与的话,单靠企业接触面不够广,力度也不够。现在是市镇科研机构的三方合作,合作深度力度已不一样,同时风险共担。

目前塘厦已统筹镇级财政科技投入经费合共10766万元,力争2020年镇街财政科技投入经费占镇街财政支出比重达3.21%以上。“花了那么大的财政基金,成果究竟怎样,其实有一定风险。”刘碧峰强调,但是不能再单纯“摘果子”吃,政府如今不去冒一下险,以后会比较被动,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警示很大,抓创新的企业如澳海科技等实现逆势增长。对于工业强镇的塘厦而言,技术有支撑,产业竞争力更强。

统筹:南都记者 梁锦弟

采写:南都记者 梁锦弟 刘辉龙 莫晓东

摄影:南都记者 刘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