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1831字 阅读时间∣6分钟

Part 1

晓薇与男友相恋多年却一直难以得到家人的认同,家人们常以“我是为你好!”、“我还能害你吗?”为由阻挠这段恋情。晓薇因此陷入了或选择孝道,却要独自品尝伤心和遗憾,或坚守爱情,却深感愧疚的痛苦之中。在如此个性彰显的年代,关乎恋爱婚姻这样的大事,不仅仅是父母的事,还是七姑八姨的事,看似是出于关心和爱护,但很少有人是以孩子的角度去做考量,而是努力地令自己的意见最终得以实施。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时往往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家庭是父母与孩子的意见能达成统一,孩子能选择喜欢的专业。也有家庭会爆发激烈的矛盾:父母与孩子意见不一致,父母坚持选择他们觉得好的专业,而孩子并不感兴趣。

其实,这都是“人际边界感”模糊导致的。人际边界感是指人与人之间基于人性和规则形成的清楚边界。中国是一个重亲情和联结,但缺乏边界感的社会。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边界非常模糊,父母长期处于这种模糊的界限中,仍然觉得“你的高考志愿是我的事,你的恋爱婚姻是我的事”。

Part 2

人际边界感强的人,能够分清自己和他人之间清楚的界限,不会纵容对方越过边界而干扰到自己的私人空间和权益,与他人交往时总能近而不狎,有礼有节,因此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根据常见的“越界”行为,判断你是否缺乏人际边界感。

1、过分干涉,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

TA们喜欢“帮助”别人,认为自己是热心肠,是在真心实意地对别人好,甚至不求回报、不遗余力。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与老友唐晶从好友沦为陌路,就是在边界感上犯了错。唐晶对失意的好友施以援手无可厚非,但她错在将罗子君与自己的人生混为一谈。对好友的婚姻硬性干预,甚至派出男友一同“包揽”好友的生活。最终数十年的朋友成陌路,友情变烟尘。

所以说过分热情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好事,反而是“自私”与“控制欲”的心理表现,这会在人际关系中不自觉地给别人造成干扰。

2、将个人意志强加给别人

我们从小到大听得最多的话就是:“我是为你好!”“我早说了,你不听我的。”“我还能害你不成?”在这样的传统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自然而然地会在成年人的交往中将自己意志强行授予他人,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殊不知这种行为方式却是对别人的忽略和不尊重,甚至从心理动机上来说,是一种“绑架和控制”他人的行为。

3、取悦他人,把价值感寄托在别人身上

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在讨好别人,TA的价值感是让别人感到愉快。TA们忽略自我,甚至没有自我,TA的世界以别人为主。这样的行为不大可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你无法让每一个人开心。做人做事需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这样才不会使自己的人际边界模糊不清,让人误会,也不会跨越别人的人际边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art 3

想要拥有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边界,同时尊重他人的边界。

1、建立自我的边界,守住内心世界的秩序

首先,列出你对陌生人、同事、朋友、家人和伴侣的人际边界分别是什么。检查过去使你感觉不舒服、恼怒、排斥、厌恶的场景和体验,这些感受可能是别人的言语或行为触犯了你的边界所致。按照“自我感觉舒服和安全”为界限标准明确“可接受”和“不可接受”。(例如:我觉得同事问我童年的阴影/恋爱情况,我会感到不舒服。)以这种方式列个表,能让你在别人可能表现“过分”的时候有个大概的参照。

其次,要让别人知道他们越界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立场坚定地和对方说明。例如:远房亲戚不断打探你的恋爱生活?直接说,你更愿意聊其他的话题;某个同事将原本属于他的工作推给你? 提醒他这并不在你的职责范围内,你现在手头也很忙。

需要强调的是,立场坚定≠不近人情;表明立场≠吵架冲突。

2、尊重他人的边界,不做以爱之名的干涉

夫妻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为亲密的一种。李治《八至诗》中写:“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最好的婚姻其实并不是亲密无间,而是有亲有距,相敬如宾。Papi酱的爱情观被许多年轻人视作婚姻标准:结婚五年,不办婚礼,不请喜酒,双方父母不见面,过年各回各家,不为了父母心愿生儿育女。Papi酱夫妇及各自的父母拥有清晰的边界:小家是彼此的,原生家庭是各人的,而人生是自己的。

在亲情、爱情、友情中,爱一个人是爱TA的独特及理想,爱TA,不是把爱当作借口,绑架TA的思想。真正的以爱为名是支持TA的想法,用你的思想、实际行动和正能量去支持。

我们要学会明确自己的边界、提高边界感,让边界合理而逻辑地存在,让人际交往状态化繁为简,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更加轻松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