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角是朱松纯,他1991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专业,1996年拿到哈佛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他是统计与应用数学家、人工智能专家,两次担任美国视觉、认知科学、AI领域跨学科合作项目MURI负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24日,朱松纯正式担任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而此前学术圈疯传他准备加入清华大学的自动化系,担任教研系列教授。是什么让北京大学截胡成功,引入了这位世界级科学家呢?听听朱松纯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朱松纯说,他与北大和清华的相关学者一直都保持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在综合考虑了两校情况之后,他认为北京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强大更加吸引他,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哲学层面的思考,文理医工学科更应该交叉融合。这促成他最终做出了加入北大的决定。

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呢?表面上看,因为哲学和相关的人文社科领域的强大,朱松纯弃清华选北大。再深挖一下就能看得出来,他的观点是:人工智能领域不是单纯的工科专业,而是需要多学科交叉联系进行研究的学科。

朱松纯在人工智能视觉领域的方向的直觉很准确,对数学也很擅长。做过非常多的大项目,对学生严厉,能督促学生成长,对学术也充满着热情。他到北大担任院长,应该是北大一众该领域学子的福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分别放弃外国国籍,加入中国籍,不知道朱松纯今后是否会选择同样的道路。而国内顶级大学引进的人才,还不止朱松纯,华东地区同样有好消息传来。

9月24日,药物制剂及生物材料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顾臻教授作为讲席教授全职加盟浙江大学,担任药学院院长。他曾担任曾任UCLA生物工程系正教授、生物技术/生物医学与工程培训中心主任。

与此同时,曾任芝加哥大学Ben May癌症生物学系终身教授的林安宁教授,近日出任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院长。

回看历史,我们还会发现很多从海外归来报效祖国的科学家,他们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让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的钱学森。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的李四光。

流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的陈十一。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竺可桢。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邓稼先。

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世界制碱业的权威侯德榜。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的周培源。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的茅以升。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的童第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追随者前一代的脚步,相信还会有更多的科学家归来,支持祖国的建设。愿祖国科研日渐强大,引四海名士俱来投。

前几天,清华大学刚刚因为专家评议“已经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遭受口诛笔伐,这一次又惨被挖墙脚成功,不知作何感想呢?有网友调侃说,朱松纯成功错过加入世界一流大学的机会。也有人说,朱松纯看到清华已经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觉得自己加入清华丧失了意义,不如选择一条更为崎岖的道路,于是加盟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