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学者王向远曾在《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中评论:“可以说,村上春树在我国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林少华译文的精彩。”

村上春树和林少华可以说是相互陪伴,相互成就,从1989年林少华翻译《挪威的森林》到现在的《刺杀骑士团长》,30年间,共翻译了40多部村上春树的作品。林少华凭借其优美典雅的翻译文笔以及对日本文学作品氛围的出色把握而受到读者的好评,同时也驱动着村上春树在中国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上春树

当村上春树感动无数年轻易感的心灵时,其实又何尝不是被林少华出色生动的译文所打动呢?

一些读者也曾调侃林少华对日文原文的忠实度,说喜欢中文翻译的人可能不太喜欢“村上春树”,而他们可能喜欢“林少华+村上春树”。

译者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风格留在作品中,翻译的忠实度不仅应止于中外文本之间的一一对应,还应进一步传达其概念、含义和氛围。林少华在这方面说,应该是个极为出色的翻译家。

林少华

村上春树从《且听风吟》在文坛崭露头角,到打破日本文坛沉寂的《挪威的森林》,后来的《海边的卡夫卡》《东京奇谭集》等等,获奖无数。但被人所诟病的是他多年的诺奖“陪跑”。

林少华认为,村上春树获诺贝尔奖是早晚的事。村上春树除了诺贝尔文学奖以外几乎赢得了所有世界文学奖,在世界各地还获得了巨额的版权回报,拥有数量众多的粉丝,可谓要名气有名气,要钱有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少华曾打趣地说:“他都拿了那么多奖,再给他诺贝尔文学奖,别人还活不活?”

一个良心作家能获得奖项是一种认可和殊荣,但写作不是比赛,无论村上春树能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都不会妨碍读者对于他的喜爱。文学作品的外在价值在作者交出去的那刻,就已经和他无关,而我们作为读者,更只需去感触和欣赏,看淡风评和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