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首发大众医学

随着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包装食品或判断食品是否新鲜时会关注产品的保质期。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食品包装袋上的出厂日期和保质期是评价食品品质最直接、简单的指标。

近几年,很多大型超市纷纷设立了“临期食品”货架,打折销售临近保质期的食品。临期食品能不能买?回答这个问题,要看食品的类别和状态,有些临期食品不易变质,可以食用,而有些“放不住”的临期食品,还是不买为宜。

一、食品劣化,无法避免的过程

食品的品质劣化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化学反应及食品自身的代谢作用引起的,是一个缓慢而渐进,却又无法避免的过程。有些劣化过程对人体相对安全,仅是外观、口感劣变,营养价值降低,并不会引起实质性的危害。有些劣化过程则对人体有害,如某些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毒素,高油脂食品中的油脂氧化、酸败而产生过氧化物,某些食品成分分解产生有害物质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常情况下,食品的感官劣变和有害物质的产生是同时发生的。所以,食品一旦出现明显的感官变化,无论是否处于保质期内,都不能再吃了。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实际上也处于缓慢的劣化过程中。接近保质期的食品,各方面指标肯定不如刚出厂的食品好。

二、临期食品安全吗?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食品生产者会结合所生产食品的特性做一些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最适宜食用的期限,标注在食品标签上。在此期限内,生产者要尽可能保证食品感官接近食品出厂时,且不允许有有害物质生成。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种类食品,其保质期受产品工艺、原料种类、配方等的影响而有所差别。保质期相当于生产者对消费者做出的承诺。如果在这个期限内,消费者吃出了问题,生产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通常情况下,食品的保质期要比真正发生“变质”的时间短。从这个角度来看,临期食品的安全是有保障的,且经济实惠。

需要提醒的是,保质期是指在正常贮存条件下保证食品最佳质量的时间。食品的贮存条件极大地影响着食品劣化的速度,高温、高湿、频繁的搬动容易加速食品变质。应尽可能按照食品标签的提示正确存放食品,如冷藏贮存、避光保存、阴凉处保存等。如果贮存条件不适宜,食品很有可能在保质期内就会变质,临期食品就不再安全。

三、买不买临期食品,要看类别

食品临近保质期,意味着食品色、香、味已不是最佳状态。

不同食品的劣化速度不一样。像奶茶、果汁、糕点等营养丰富、含水量高的食品,一旦滋生微生物,变质的速度非常快。这类临期食品最好谨慎购买。如果买回家后因未尽快食用而“过期”,就不要再“冒险”食用。

水分含量低的食物,如烤鱼片、方便面等,以及罐头食品、冷冻食品等微生物不易生长或生长速度较慢的食品,安全性相对高一些。这类临期食品若外观正常,通常可以放心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食品过期了,有什么妙用吗?

很遗憾,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没有”。但是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变废为宝,将过期食品打造成其他生产原料。已腐败变质的过期食品已无利用价值,应及时进行无害化销毁处理。家庭应理性购买临期食品,买回家后应尽快食用,避免过期。

本期作者:赵力超 李清岚

审稿:赵力超 | 美编:陈楚欣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