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7日,周日早高峰,成都微雨。往常总是“地面堵、地下挤”的时候,这天的火车南站地铁站却没有进入“艰难模式”,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序分为两股,分别涌进1号线和18号线。这一天,成都地铁正式迈入快线时代,从火车南站出发,30多分钟就能到达位于60多公里之外的三岔站。

位于火车南站的地铁18号线乘车月台

10年前的9月27日,晨光微亮,一列地铁1号线列车从成都地铁红花堰车辆段驶入隧道一路向南,成都地铁开启从0到1的纪元。彼时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城市早已率先破局,大连、长春、武汉等城市也纷纷步入“地铁时代”,成都是中国内地第11个开通运营地铁的城市。

后发起步,十年,成都完美“逆袭”。今年年内,成都地铁还将计划开通5条线216公里,届时运营总里程将达518公里,在全国44个获批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中位居“第一方阵”。

十年逆袭,是什么决定了成都地铁的后发赶超?在地铁的逆袭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一套城市发展逻辑?

从“线随人走”到“人随线走”

“汽车消费第二城”的位置,成都坐了多年。2003年成都机动车保有量为34.5万,2017年则上涨到432万,现在更是高达530万左右,十余年时间,就翻了十倍以上。

为此,成都相继规划建设了二环高架,并启动了三环路的扩能提升和快速路网建设,又新修了第二绕城高速。城市一圈圈变大,城市道路从平面走向立体,机动车出行的需求却没有得到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环高架桥实景(永丰立交)

这似乎陷入了“当斯定律”——在政府对城市交通不进行有效管制和控制的情况下,新建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而交通需求总是倾向于超过交通供给。

这是推动成都修建地铁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0年和2012年,成都地铁1号线和2号线相继开通,以“十”字型串起城市的4个方向,承担着分担公交客流的功能。成都主城区的中心天府广场站,是十字交点,沿途串起成都最具人气的商圈、景点、写字楼和住宅小区。首条环线地铁7号线,串珠成链,让成都地铁第一次形成线网。

天府广场站

这时的成都地铁,还停留在人们常有的印象里:人越多的地方越应该修地铁,地铁承担着公交替代者的角色。但显然,这只是成都地铁的角色之一。随之而来的规划和建设,成都地铁“破圈”了,像一个探头,它向一些当时还很冷僻的区域触发。

1号线二期延伸到广都,三期修到了兴隆湖畔;5号线和6号线并没有经过人们耳熟能详的景点和商圈;18号线则干脆修到了东部新区,让地铁穿山凿洞去到龙泉山的另一头……

“以前的思路是‘线随人走’,人流多的地方就要修地铁;现在的思路是‘人随线走’,用地铁去带动当地的发展,”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公司相关规划负责人解释了其中的逻辑之变。当城市刚开始修建地铁时,通常的目的都是疏解交通,而当城市向外发展时,修建地铁是为引领城市的新格局。

从成都地铁过去的4版规划可以看出,城市格局的大小制约着地铁的规模,城市空间的拓展支撑着地铁的生长。2001年到2016年间,成都地铁规划从三环内的“十字型”,走到绕城以内的“米字型”,再到三圈层内的“环+放射”结构以及全域覆盖的“双核多环放射”,成都的地铁线网规划随着成都成为超大城市而膨胀。

2017年成都市十三次党代会确立“十字”方针的城市发展战略,重塑城市空间地理,成都地铁又成为“东进”“南拓”的先行者。该负责人介绍,2018年成都地铁线网规划通过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走向、系统制式、主要换乘节点、资源共享和用地控制要求,实现与城市人口分布、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相协调。

回到最初的功能,成都地铁缓堵的功能得到了释放。十年间,成都已开通9条轨道交通线路(含8条地铁线路和1条有轨电车线路),运营里程近400公里,最高单日客运量突破500万乘次。这意味着,近三分之一的成都户籍人口每天搭乘地铁。

拐了弯的地铁6号线三期

截至2019年6月30日,我国共有37座城市开通轨道交通线路197条,运营里程6126.82公里。目前,共有44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国家批复,规划线路里程超过1万公里,在建线路里程约7000公里。

成都地铁用10年时间完成运营规模破500公里的目标,创下国内城市最快的速度。

不仅是速度。

刚刚开通的18号线,刷新了全国大直径盾构机掘进速度的历史记录,攻克了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史上第一高瓦斯隧道,还实现了国内最高速度车地无线通信。如果说这些都是藏在建设背后的高科技,那么9号线的全自动驾驶、新开线路提高的通风标准、增设的扶梯和独立母婴室,则是能让乘客感受到的高质量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轨道交通更加强调精准供给,”上述负责人说起站点设置的变化。

这其中,有几则小插曲。

1

位于双流区西南部的天府国际生物城,足足开了5条市区往返园区的班车路线。为了留住高层次人才,经园区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后,未来多制式轨道交通将覆盖到园区。

2

地铁6号线三期有一个勺子形状的拐弯,拐弯处正是天府商务区、西博城和秦皇寺站,未来这里将是成都“南拓”区域的总部经济聚集区。

“地铁线路可以根据城市功能调整拐弯,优先服务产城融合,”上述负责人表示,这在接下来的线网规划中将会体现得更细腻。

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将会基本覆盖成都的产业功能区。成都正在建设的66个产业功能区,规划远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和铁路公交化网络共同覆盖其中62个。在中心城区,地铁线网高密度覆盖;在山高路远的西部区域,将由市域铁路来实现串联。

即使位于龙泉山脉的山地旅游集聚区,无法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直接提供服务,成都也已启动旅游轨道交通专项规划,计划通过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衔接的旅游轨道线路进一步深入旅游资源集聚区,扩大覆盖范围。

23个区(市)县,66个产业功能区,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资源的汇聚交流。

今年将开工建设的成都资阳市域铁路S3线,还将与18号线互联互通。根据相关报道,考虑双机场一体化运行,成都地铁在18号线、19号线共线段预留最高时速160公里的运行条件,可实现与19号线、S3线互联互通,实现“30分钟成都地铁圈”,形成“1小时成都地铁生活圈”。

18号线联通天府机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号线车厢

未来,成都的城市轨道交通将是多层次一体融合的形式,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加上局部的有轨电车,共同支撑起成德眉资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

打造成都的尖沙咀和铜锣湾

走在钢铁丛林的城市,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华文总会期待一种全新的空间形态,那里形态优美、空间优化,最重要的是,能“像成都人那样生活”。

于是,王华文选择当“蓉漂”,从北京来到成都着手TOD开发。成都的TOD开创了“137”模式——也就是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在半径100米核心区布局商业服务业设施,打造具有显示度的城市地标;在半径300米次核心区布局办公、酒店及公共服务设施,塑造灵动多样的城市场景;在半径700米非核心区,布局住宅、公园等生活生态空间,营造从“城市到自然”的诗意栖居。从中心到周边,容积率线性降低,高低错落的天际线形成流畅的弧度。

二江寺站TOD项目效果图

“让具有商业价值的土地更有价值,让生活回归到生活,”王华文告诉记者,成都从2018年开始统筹轨道和场站周边土地同步规划,支撑TOD战略的实施。与成都人过去熟悉的天府广场、春熙路等站内商业不同,TOD开发让地铁站台与周边地块互联互通,每天数百万人的客流为站点附近商业吸引人气,高达35%的绿地率和40%的绿化率让附近的生活区域多了开敞空间,更宜居自然。

TOD承载着为成都地铁“造血”的功能,以便未来更好的用之于民,完成轨道交通的提质升级。目前,全球能盈利的地铁寥寥无几,港铁凭借“轨道交通+物业”的模式成为最能赚钱的地铁运营企业。王华文直言,成都地铁借鉴了港铁的模式,通过商业运营产生的效益来反哺地铁建设,实现了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不仅如此,今年6月,成都地铁集团携手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成都蓉港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将重点对成都地铁现有商业进行梳理、整合、提升、打造,重塑成都地铁商业形象,加快引进符合成都地铁商业定位的首店、名店、特色店,打造属于成都的尖沙咀和铜锣湾。

让TOD引领城市发展格局

成都的TOD,并不是一个站台,而更像是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生态价值的生活社区。以TOD来引领城市空间形态的重塑,也在改变属于个人的生活方式。

结束一天工作的你,由地铁准时接回家。站台的下沉广场处处绿意盎然,阳光洒进地下空间,与地面同样的敞亮和怡人。在站内商店逛逛街、买买菜,带一束鲜花回家做饭。或者你想走出站台,地面周边人车分流,机动车直接进入地下,漫步回家的你则享受着舒适安全的慢行系统。一路夕阳西下,看高低错落的建筑在余晖中勾勒出天际线。

骡马市TOD意境图

回家的路上,你会看见家门口的幼儿园、菜市场、电影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井烟火的生活百态、巴适生活的生动缩影,都在TOD这一方天地中。

“TOD是一种先进的城市发展模式,是通向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路径,”王华文说。的确,放眼整座城市的形态,一个TOD就是一个蓝绿交织的公园城市社区,就是一个商业、文化、生活中心,就是一个综合交通枢纽,由一个个TOD积聚和分散人流,整个城市形态疏密有度、错落有致、大开大合。

或许,这正是成都把TOD做得不一样的原因。

“其他城市只做几个项目,成都把TOD上升到了顶层设计和全域布局,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王华文表示,成都市出台了轨道交通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按照无策划、不规划,无规划、不设计的原则,优化城市空间,重塑城市形态,提升城市能级。

每个站点开发之前,量体裁衣都是少不了的一步。根据人口、商业类型、人群类型、文化特色、文化地标等特点做策划,再交给世界顶级的规划设计团队做设计,直到审查完才能后续开发。这其中的智囊团,包括高力国际、德勤咨询等全球一流策划团队,也包括日建设计、法铁等全球顶尖设计团队。

今年,14个TOD示范项目已全部动工,年内将有4个TOD亮相,在示范先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带动全域布局。未来,成都全市694个站点将会分级分类开发,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源头活水长流,而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场景,则在一个个TOD显现。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编辑 刘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