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家对“五险一金”的说法已经非常习惯了。

广泛实行的“五险一金”政策,是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成。

也是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统称。

但随着人们生活的所需,这一保障举措也在慢慢摸索中逐渐完善。

国家医保局,于2016年出台新的社保“第六险”长期护理险,并推行上海、广州 、青岛等15个试点城市。

该险种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从美国开始,随后进入法、德、英、爱尔兰等欧洲国家和南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在2000年将长期护理保障作为公共服务产品引入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要求40岁以上的人都要参加新的护理方案。

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少数保险公司开设这一险种。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一项新的保险社会制度,它是通过大家共同缴费方式筹集资金,为那些失能人的生活照料及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费用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它的目的在于化解失能人员家庭的护理费用负担风险的项目。

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54,中国失能人员超4000万。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正在面临巨大的养老负担。

这一数据,也代表着,独生子女将面临着长期照顾老人的责任与压力,而这从人力和时间成本上都会给他们施加巨大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这样的困境,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公布: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名单中,新增北京市石景山区、天津市、山西省晋城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等14个试点城市和地区。

至此,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市(区)已扩至49个。

老人难以独自生活,家人奔波照料,经济负担加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了不少家庭面临的难题。

老龄化问题严重,养老压力大,不管是现在的,还是将来的老人,都有无法避开的话题——养老。

预计到2053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9%,也就是说,每3个人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

还有就是,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超过4000万,而这一数字还在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长期护理险试点的范围,无疑也将使得更多普通中国家庭受益。

“半失能老人每月护理费用是6000元,全失能老人大约在7000-8000元,失智老人护理费接近万元,并且要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才能确定是否接收”。

这是近日北京一家养老机构护理费报价单。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样的“报价单”可谓是经济负担很大,一般家庭很难承受。

而长期护理保险,能够减轻了老人及家庭很大的人力、时间与花费上的负担。

长期护理保险推行了这么多的试点城市,上海作为首个试点城市,2019年已有50万失能老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的陈阿婆就已经用上了长期护理保险。

陈阿婆今年89岁,患有帕金森症,生活不能自理。每周有5天,护理员都会到家里为她提供一个小时的专业照护服务。

根据政策,通过评估的老人,按照程度等级不同,每周可获得3-7个小时的服务。

陈阿婆每周5小时的上门医疗照护,费用65/小时,自己只需掏6.5元,其余90%由长护险基金支付。

陈阿婆女儿说:不管养老院再好,她总是认为在家里好。有长护险护理员上门服务,减轻我很大的负担。没有这么好的政策,靠我一个人,我已经65岁了,这肯定是很累的,吃不消的。

不得不说,长期护理保险这种新型保险的推行试点的成功,为老人及子女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期护理险,不仅保障的是老人的养老权益,也为子女分担了老人所给他们带来的责任与压力。

相信在未来的不断实行下,将会有越多的城市都会推行。

我们也期待着,这个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保险制度日益完善,让更多人受益。

本文出自公众号“观海茶楼”,如您喜欢,请您关注查询更多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