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夸父君。

无意间翻到这个问题,感觉很不可思议,不得不谈一谈。

隋炀帝杨广,能和秦始皇相比并论吗?

现在,隋炀帝被不少渐渐洗白了不少,但比起秦始皇的丰功伟业,还是逊色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始皇,才是千古一帝!隋炀帝,仅仅是中国漫长封建历史中的、一个“失败君王”而已,比秦始皇的文武功夫差远了。

1

秦始皇之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就在于他的开创性功绩:

第一,开创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秦朝。后世之君王、朝代,莫不是遵循秦朝的基本框架,来奠定王朝基业的。

秦朝之前,是春秋战国时期——七雄逐鹿,战火纷飞,奴隶制度逐渐瓦解,一种新的生产力方式、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结构,而秦朝就是这种新社会的缔造者。

秦朝的政治制度,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职,分管行政、军事、监察权力;

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度,官吏的大体设置,与中央层面十分类似,设置郡守、郡尉、郡监;

各级管理的任免权,都掌握在中央政府、皇帝手中。

这套制度,流传了两千年之久,后世王朝基本上没有修改框架,只是在具体的实现细节上,修修补补。

单凭这一点,千古一帝的名声,非秦始皇莫属。

第二,中国大一统王朝的思想,华夏民族作为一个完整整体的思想,华夏民族的大体疆域范围,在秦朝建立之时,大体上已经成形。

除了制度上的开创性功绩,在中国大一统、华夏民族思想领域,秦朝的功绩也是功不可没。

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周作为一个个松散的国家,以部落民族的形式,在黄河、长江流域散播华夏民族的生命火种。

此时的夏商周国家,边界模糊,部落混战;到了东周时期,分封制度的弊病日益显露,最终出现七雄逐鹿、周王朝被灭的结局。

秦王朝的建立,真正意义地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版图,展现了中国、华夏民族所代表的具体含义——秦朝的疆域、百姓,皆是中国之领土、华夏民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世之君王、大一统王朝,基本上都继承了这一思想。

大汉民族、华夏正统、大一统王朝……皆可以追溯到秦朝。

2

再说隋炀帝。

隋炀帝的争议比较大。

儒家史学家对其猛烈批评,将其与夏桀、商纣王等残暴昏君相比;

而一些积极支持他的人,则称他是“尽当时之力,功在千秋”。在军事上,隋炀帝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渴望建立前世未有之功;修建京杭大运河,虽耗费大量民力,却为后世带来了巨大的福利。

其实,这两种评价,都不算很完善。

真实的隋炀帝,既不像儒家史学家批评的那般无能,也不像他的支持者那般伟大。

真实的隋炀帝,用“失败的个人英雄主义者”一词来评价,比较贴切。

他年少聪颖,善于政治权谋,在贤妻萧皇后的支持下,夺得皇权;

相比于父亲杨坚,隋炀帝杨广更具有野心,期望建立更大的功业。

在这种急切心态之下,他发功了一次又一次的对外战争,以待开疆拓土,但收效甚微,反而一步步动摇隋朝根基,引发农民起义;

迁都洛阳,修造京杭大运河,以求解决当世之需,但耗费民力太盛,弄得民怨四起;

为了让隋朝威名远扬,杨广力图打造隋朝的繁荣景象,让万邦来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他又不惜浪费民脂民膏,铺张浪费,粉饰隋朝的虚假繁华,厚赏外邦来使。

这一系列操作,初看起来问题不大,但细细深究,就会发现,隋炀帝犯了君王大忌。

隋炀帝的本心,是建立万世之功业。但是,他本身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让他的举措太猛,行动太快,使用民力太盛,打仗太多、房子修的太多、花钱太浪费……

作为君王,最应该慎用民力。显然,隋炀帝没有明白这一点。

看着父亲杨坚打下的江山,渐渐风雨飘摇,全国各地陷入农民起义的混乱局面,隋炀帝的英雄气概也慢慢消散,南下江都,锐意尽失,最终被宇文化及谋害。

这样的皇帝,比起秦始皇的功绩,就要差太多了。

杨广做皇帝还是太理想化了,未得统治术的精髓。

我是夸父君,关注我一起看世间百态,品悟其中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