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岗位,包吃包住,没有工资。

这样的公司,你会去吗?

我绝对跑得比谁都快。

可这样的公司,真实存在吗?

存在,别名叫做“婚姻”。

这就是前几天上热搜的#基层女性的婚姻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主题,其实挺简单

来自博主@玲玲Peter和四只猫的十分钟视频,将传统基层婚姻比作“开公司”,好好捋了一番不公平之处,也为基层男女提供了不同的建议…

能引起广泛共鸣,还是靠逻辑清晰、深入浅出

从这家“公司”建立,不公平就出现了。

男人支付的结婚成本,房子和车都是固定资产,大多为男方所有,而男方在外找业务,赚钱养活自己的小公司。

女方也开始为公司工作,有些在外面找些小业务赚钱,有些只能在公司里打扫卫生、洗衣做饭。

既然都为家庭付出,问题在哪呢?

从小家庭的角度看——

女性既要打白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家创造的劳务价值还得不到男性的尊重

还有不少男性仅出于“传宗接代”的压力结婚,达成目的便视“家”若无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从社会层面看——

女性的生育和劳务价值没有福利制度保障

甚至会在离婚时经历重重困难

种种困难和重担之下,底层女性的婚姻就是一场凭运气的赌博,赌一个男人的良知和责任心。

其实,完全不如去打工,一开始便不要踏入婚姻。

如果没有选择,唯一的“风险基金”便是彩礼

面对这种广泛存在于现实的困境,

博主给女孩提的建议是:

1、没有爱的婚姻,对你来说就是彻底的消耗;

2、谨慎又谨慎地筛选伴侣,要选择精神富裕的男性;

3、要做到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做一个生活有多种选择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男性的建议也有:

1、承认家务的价值,为妻子提供物质保障或情绪价值;

2、踏实上进,对人生负责,有开放进取型思维,尊重伴侣的独立人格;

3、同样,在生活有更多选择之后,再选择婚姻。

不得不感叹,这个博主有点东西——

比喻精妙,一针见血,逻辑满分,对事情抽丝剥茧的剖析,没有一句废话…

如果有空,建议大家对着视频整理笔记并全文背诵。

(视频)

开个玩笑莫当真,但视频真建议看看

一个视频就信息量爆炸,自然要翻看其他。

一看,橘便停不下来了。

有一些是我过往对生活模模糊糊的感受,她用大白话讲得清清楚楚,也不折损其中的要点。

还有一些金句,更是令人醍醐灌顶。

把彩礼比喻成跳河的救生圈,其实什么都不如自己会游泳来得香

聊婚姻的本质,就是一起种田并收获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果

支持婚前同居,这就是结婚冷静期

一定要为自己生孩子,不要让孩子成为牺牲品

说女人物质、剩女警告的男人,并不是不想结婚,只是想降低结婚的成本

指责别人不肯生孩子,无非是不相信,有人居然不想要她自己唯一拥有的东西

不少女性婚姻的悲剧,都把自己放在了“被选择的弱者”位置上

生孩子,也只该是愿意牺牲一部分自我,去成全另一条生命

最有实践意义的,大概要数这篇

“如何从源头上避免进入一段危险的两性关系”

1、请不停地更新自己、积极自救、脱离基层,没有能力的姐妹也要擦亮眼睛,远离那些精神贫困的异性;

2、警惕占有欲和控制欲强的异性;

3、警惕相处过程中情绪不稳定、性格暴躁有暴力倾向的异性;

4、警惕那些生活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失去的人;

5、了解约会常识;

6、远离伤害虐待小动物的人;

7、宁缺毋滥,对自己负责。

几乎每一句,都是橘想说的。

更击中我的,大约是她站在“底层女性”的视角发声。

与“二十块奶茶不贵”的主流小资思想不同,

与“我身边好多随母姓、姓氏有什么重要”的社会中上层不同,

与部分上赶着印证博主的男网友更不同——

“女人的事情都是为自己做的!”

“家务有什么辛苦的!”

“女人还好意思找男人要钱!”

“有本事心疼心疼婆婆!”

这般疯狂的宣泄,自然会让人担心这位身处漩涡中心的女性…

没想到,玲玲姐回应了,

三次回应很好地展现了被影响的心情——

“多温和平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真碰到了,谁打谁还是问号”

“爱看看,不看滚”

如此回复,不愧是她。

要说对“玲玲”的初印象——

大概是性格开朗、自信满满、事业婚姻都经营得不错,每一件事都能理清楚,为自己的生活选择,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也确实有不少依据支撑

有一个相恋13年的英国人老公Peter,

双方一致同意丁克,不生孩子,

日常生活更是悠闲自在,提升自我,

健身,35岁实现了脱胎换骨,

撸猫,救助超过一百只流浪猫,

习惯性去海边度假,或山上旅游,

在老公的鼓励下开始画画,已经能卖出商稿。

看到这般丰富多彩的人生,总是会本能认为:

她肯定在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长大,

未必多有钱,但一定很有爱,

才会有同理心和富余,帮助基层女性说话。

这点才是深入了解之后的印象反转——

玲玲,一个成长于重男轻女家庭的穷人女性,实现了阶层跨越。

玲玲,82年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偏远农村,

她是家里的大姐,底下还有两个弟弟。

这般典型的姐弟结构,必然注定了很多事情——

父母会将偏心放在明面上。

姐姐,19岁开始没有花过家里一分钱。

弟弟,快到70岁的父母依旧在外打工,只为了给儿子攒钱买房买车娶媳妇。

姐姐听从指挥也必须扶助弟弟。

19岁到29岁的十年,赚的每一分钱基本都给了家里。

还帮助两个弟弟读书,把他们接到上海。

所有的付出都被视作理所当然,一旦反抗就会遭遇“孝顺”大棒。

只因为玲玲不愿意生孩子,其他东西便毫无价值,

父母念叨,都是女儿让他们在亲戚面前抬不起头。

身后拖着这样一个“拖油瓶”式的原生家庭。

她依旧在决定命运走向的关键节点,带着一丝直觉,一往无前。

16岁离家,去省会合肥读中专,学的赤脚医生。

19岁到上海,此后10年基本都是一人生活。

也是走向经济独立、精神独立的第一步。

在上海的第一份工作,是上街推销袜子,类似传销,做了三个多月。

每天都会与街上涌动的人头相遇,大多时候都只会得到拒绝。

如此“平凡”的工作,她依旧学到了东西。

冲上去就侃侃而谈,被拒绝后也能面带微笑地收拾。

这之后的三年,尝试了不下10个工种。

她就像蚯蚓一样,一步步向前挪动。

因为太穷了,一心想着怎么能多赚一点钱,

寻找比现在更好的机会,哪怕只是好那么一点点。

在茶坊当服务员,发现吧台更赚钱?学。

在美容院做吧台,发现按摩更赚钱?学。

在日料店工作,发现店长都会一些日语?学。

实质性改变还是发生在学日语之后。

当年的目的简单粗暴,只是为了多赚几百块钱,但非常有效。

23岁拿到日语一级证书,最开始只能端盘子的她,去了日企做总务。

脱离单纯的体力劳动,成为一位坐办公室的白领。

坦白讲,单纯行政类的工作,提升空间较窄。

想要在脑力劳动的职场上拼出一条血路,靠单纯的努力已然不够,只怕会碰到能力天花板。

几年后,她主动选择了辞职。

在前途未卜的时候,一定程度得感谢丈夫Peter。

两年前,她在社交软件skype认识了Peter,两人通过日语交流。

相识,相恋,沟通愉快,选择结婚。

婚后,她求职处处碰壁,Peter事业压力也大,

最后,只能奋力一搏,另起炉灶开夫妻店——

老公Peter,负责工作室最核心的摄影修图,

玲玲,主要负责宣传、组织等行政类工作,

两人也会一起和客户谈生意。

不仅事业如此,Peter也让她的视野开拓了很多。

虽说当年,对方只是一个外教老师,一度穷得连自行车都买不起。

但Peter就是玲玲口中“精神富足”的人——

公婆条件并不差,在英国有一栋前后院的别墅。

但老公只认为这是父母的资产,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

读大学靠的助学贷款,创业也没有得到一分钱资助。

反过来,父母也没有索取,没有控制,没有要求。

退休后到世界各地旅游,甚至有计划地把安排好了后事。

买两口棺材,订好葬礼的流程,选好喜欢的音乐。

有人或许会认为,这是亲情冷漠淡薄。

实际上,他们像朋友一样相处,互相关心。

每一个节日和生日,父母都会远隔重洋寄来礼物和卡片。

每一次回英国,Peter都会陪着父母散步。

日常联系一点也不少,一周三四次电话,一聊就是半个多小时。

一个完美伴侣,一段好的两性关系,所有的积极改变都体现在玲玲身上。

分担,

鼓励,

在需要的时候,

认真陪伴,

更别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观一致、志趣相投、相互扶持,

一个正确的另一半,实在太重要了。

玲玲过去的自嘲

尽管如此,她也没有向所有人安利婚姻,

大约也是自身经历告诉她:

宁愿不找,也不要瞎找。

她也差点因为年少无知,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万一选择了那个22岁认识的男朋友?

万一在男友动手的时候,自欺欺人地忍一忍?

要是没有下意识的敏感,认为对女人动手的男人不能嫁?

比起部分一味否认女性困境的男网友,

我们当然只可能从玲玲身上学到点什么。

无法否认,成功是一个综合因素的结果:

玲玲有始终如一的探索精神,是其一,

嫁了一个好男人,从爱与尊重获得滋养,是其二,

甚至可以说,后者为她提供了一座灯塔。

但同样也必须承认:

有这般意志的人,明天一定会过得比今天更好;

哪怕“比今天过得好”的程度,不一定能和玲玲相提并论。

比起,任由物质匮乏践踏自己的思想,

恐怕,还是个人奋斗更香吧?

最后一句

BTW,开头的视频男性不看也无所谓,起码女孩听懂了就要慎重选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