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汉景帝刘启为了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削藩策》中的建议,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拉开了“七国之乱”的序幕。吴王刘濞不愿坐以待毙,以“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勾结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诸侯王发动叛乱,但仅仅三个月叛乱便被平息了。

01

《三国演义》一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被多次影视化,里面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书中的主角之一刘备在先期每每登场时都要说一句:“在下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这给了他一个正统高贵的出身,时人都尊称其为刘皇叔。但汉朝上下几百年历史,贤明的帝王不知凡几,刘备单单自称是中山靖王的后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备剧照

中山靖王刘胜,乃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其母为贾夫人,是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兄弟。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刘启封其子刘胜为中山王,至元鼎四年(前113年)中山王刘胜去世后,定谥号为靖,因此史称其为中山靖王。父亲是皇帝,兄弟也是皇帝,他本人又没犯什么大逆不道的过错,按理说应该是个混得相当不错的王爷了。可命运这个东西还真是不好说,鉴于吴楚七国之乱的教训,大臣们对宗亲那是相当严苛,可谓百般挑剔,没事就去皇帝那儿告一状,说这些诸侯王又如何如何犯错了,刘胜自然也是饱受官吏侵夺欺凌之苦。

▲刘胜墓出土文物照片

要不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在汉武帝的一次宴会上,刘胜放声大哭控诉自己离京都遥远,消息闭塞,大臣聚在一起众口一词,胡乱进谗言,他也没有办法可以解决,只能暗自伤心,表示这样就可以致他于死地。此外,刘胜还哭诉自己虽然地位不高,但怎么说也是汉武帝的亲哥哥,朝中大臣跟汉武帝没有血缘关系,却结党营私构陷宗室,使宗室皇族受到打击和排斥,伤害了天家的骨肉亲情,为此他真的非常悲伤。 因为中山靖王将大臣们欺压宗亲的事情都告诉了汉武帝,汉武帝便废除了大臣们检举诸侯王的权力,对宗亲施加恩惠礼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武帝剧照

在刘胜看来,诸侯王就应当纵情享乐,《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中记载班固对刘胜的评价:“胜为人乐酒好内。”《史记》中也对刘胜为人喜好酒色记有所记载,其中更是记载了刘胜有“子枝百二十余人”。表明了其为大汉宗室的开枝散叶,确实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02

中山靖王刘胜的子嗣真的是太多了,一辈辈繁衍下来实在是数不胜数。因此,待到东汉末年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人能说得清到底哪些人是中山靖王的后裔了。而刘备出生在河北涿县,这里又恰好在刘胜的封地内,所以当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的后人,谁也没法证明他不是,那他就只能是了。

▲刘备剧照

刘备就这样给自己找了一个十分不错的背景,为了背靠大树好乘凉,走到哪里都得强调一下自己刘皇叔的身份。既然皇室背景这么好用,那么刘备为什么不自称是汉景帝、汉高祖这些名声更响亮的皇帝后裔呢?那岂不是更好用?

北宋史学家刘恕在《通鉴外纪》中记载:“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皇位的继承是在皇帝这一系主干里的,诸侯王分封出去的是支系,继承的依然是支系里的,这是不可以混淆的。

▲刘备惠陵照片

依据《周礼》中的记载,即使汉高祖刘邦是整个大汉宗室的祖先,但刘备也不能违背礼法称自己是汉高祖的后人,只能说自己这一分支第一个受封的刘胜是其祖先。只有继承皇位的正统皇帝才可以称先皇是自己的祖先,刘备这样的分支是没有这种资格的。而自认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既不好考证,又能让人认清他的背景,真的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备称帝剧照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汉。作为蜀汉开国皇帝,依据《周礼》,刘备这回可有资格追认刘邦为祖先了。所以在《三国演义》中,当刘备成都称帝以后,就没有其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的描写了。毕竟一个正统的皇帝还认支系做祖先总归是不合礼法的。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病逝,谥号昭烈帝,后世称之为汉昭烈帝。

有趣的是,刘备前期对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的介绍实在是有些过甚了,这个身份简直是深入人心。无论如何,提起刘备总会想起他是刘胜的后人。刘备本想蹭一下中山靖王的东风正名,结果反而带火了刘胜,真是世事难料啊。对此专家则表示,出来混都要还的,天下没有白吃的饭。

结语

动漫《钢之炼金术师》开场便有这样一段话:“没有牺牲就没有获得,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付出同等的代价”。就像刘备借了中山靖王的名气,同样也被中山靖王借了东风。得到和付出向来是等价交换的,不要想要空手套白狼,狼也是要进食的。

参考资料

《削藩策》

《三国演义》

《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