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第二届“科学探索奖”获奖的50人名单正式揭晓,加上去年的首届50名获奖者,2年内100名青年科学家获得了共计3亿元的奖金,每人3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树成长营”统计显示,100名获奖科学家中,中科院、北大和清华合计50人,占获奖人数的50%。不过,今年获奖者中北大、清华获奖人数显著减少,非高校系统增多。

2018年,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携手饶毅、杨振宁、施一公、潘建伟等知名科学家14位科学家,联合发起了“科学探索奖”,主要是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助力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评选对象是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

这也是目前国内奖励人数最多、同时也是奖励金额最高的一个民间科技奖项。2018年起设立的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奖励年龄在35岁的青年学者,每年不超过10人,奖金为100万元;前不久颁出的“未来科学大奖”设置了三大奖项,每人奖项奖励100万美元,而“科学探索奖”奖金额高达1.5亿元。

从2年间“科学探索奖”100名获奖科学家分布来看,基本体现了目前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整体实力。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以17人位居第一,清华大学以16人位居第三,三家单位合计刚好50人,占据了获奖者的“半壁江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科大则以6名获奖者仅位居北清两大名校之后,可谓实力强劲;南京大学和南方科大各3人并列第五,超越以往复旦、交大、浙大,为近年来罕见;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各有2名获奖者;其它14所高校各有1人获奖。

对比2年来的获奖情况,除中科院外,获奖者所在单位仍以双一流高校为主,让让感到惊喜的是南方科大、西南交大、中国矿业大学、山西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和海军工程大学,特别是南大科大,近年来发展快速,在各项榜单上不断提升。

从获奖者分布来看,女性获奖者共9人,今年增加到5位;3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共15位,占比达到15%,最年轻的获奖者仅30岁。值得指出的,今年的获奖者来自34个科研单位,也去年仅24个,今年来自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各1人入选,而去年中国石油有1人。

今年也是“科学探索奖”首次对港澳地区放开申请,港澳地区共有59人申报,最终3人获奖,他们分别来自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

“科学探索奖”项目负责人表示,奖项的发起旨在为青年科学家提供更好的条件,希望鼓励他们投身基础科学,面向未来,自由探索,心无旁骛,潜心研究,以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