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看懂《夺冠》首先要明白电影所讲的三场比赛:

1981年世界杯干掉日本,2008年奥运会输给美国,2016年奥运会淘汰赛第一轮战胜巴西。

中国女排光辉的时刻如此之多,为什么偏偏是这3场比赛,它们有什么意义?

《夺冠》是陈可辛风格强烈的作品,

它所用排球讲述的是改革开放40年来“人心”的改变。

01

第一场比赛:

1981年日本世界杯,决胜局,中国对日本。

在电影的开始,就借由主角的对话点出为什么中国人这么重视比赛?

答案是因为我们还不够强大。

1981年,改革刚刚开放,出国一趟,看到国外的冰箱、彩电、空调,高楼大厦……

那时候的我们什么都没有。

人不怕一无所有,怕没有精神、没有魂。

中国女排就是那个时代的魂。

比赛对于国家与国家来说,绝对不是输赢那么简单。

况且主场是日本,对手是日本。

赛前拼死了,都要练,为的就是一定要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胜利后,全国都沸腾了,人们拿着彩旗、彩灯在马路上欢呼。这一幕镜头陈可辛拍出了现实魔幻色彩,如梦似真。

那个年代我们穷,女排精神鼓励着国人奋斗。

02

第二场比赛:

2008年北京奥运会,决赛局,中国对美国。

我们举办了奥运会,我们已经富起来了,我们变了。

这场比赛的焦点不是球员,而是教练。

郎平成了美国队的教练。

输给美国后,郎平低着头走出球场。

她听到了几个国人骂她,说她中国人帮外国人,丢脸。

她是职业教练,她没有错,但她在接受有些人的道德绑架。

我们不想输,输了就把责任怪罪到她的头上。

黄渤的台词是笑着说:“好像大家都不怪我,而是你。”

这场比赛以后,中国女排走向衰落,变成二流球队。

输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于输并没找到真正原因,只是觉得没面子。

脑子里头还是留在80年代的女排精神。

那时候多好啊,那时候的姑娘们肯吃苦,6.7个拧成一股劲儿,为什么现在不行了啊!

同样的,我们也常埋怨足球,十几亿人,就选不出几个好的?

我们停留在固有思维,认为体育拼的是人数概率,拼的是80精神。

我们没有意识:时代变了,体育,拼的是科技。

每个运动员都被电脑分析出来了,我们是输在这里。

从大了说,国家与国家拼的也不再是肉搏战术,人多不一定有用,走在科技顶峰,发展创新才是王道。

03

我们最在乎的还是面子工程。

2013年,女排是二流球队。

体育局在请郎平回来的时候开会了。

意思是说重要比赛派青年队去,这样输了不难看。

我们太看重输赢、成败。

我们在变富裕、变强的同时,虚伪的自尊心也扭曲了。

体育局在开会的时候老生常谈:“看看以前嘛,女排们腿磨破皮了都打,这是多伟大的女排精神。”

郎平说,“那是27年前的事了。”

那个时候可能有那样的人,而如今的时代不会有。

再抱着面子问题,只会思想腐烂。

新时代,要改革。

这部电影好就好在真实。

它不是去主旋律的歌颂女排有多伟大,而是挑明了我们的问题在哪里。

改革,先变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革开放至今。

国家富了,老百姓有钱了,都把家里的孩子宠成了宝贝。谁还去搞体育?

只有很穷的农村人会去打排球?

朱婷这个人物就是代表性的刻画,她说:

“我家在农村,就我爸爸一人工作,要养姐姐妹妹。我有时候看爸爸辛苦,就想去打工,爸爸说,还是搞体育才能改变现状,要坚持。”

电影中的郎平在不断纠正每一个女排姑娘的心态。

她问每个女排姑娘为什么打球?没人回答得出来。

黄渤点出了原因,不只是热爱,必须是爱国。为国征战。

和平年代里,我们的“爱国”意识越来越薄弱。

从小了说,郎平希望姑娘们能够有荣耀感的为国征战。

从大了说,电影借用女排唤醒每个观众的中国心。

04

第三场比赛:

2016年,巴西奥运会,淘汰赛第一场,中国对巴西。

重头戏为什么是这一场比赛?

为什么不是决赛战胜塞尔维亚夺冠的比赛?

其实《夺冠》已经在告诉你,比赛是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谋略。

谋略才是如今体育王道。

在比赛中郎平运用电脑分析出巴西球员的概率,不断把我们球员换上换下,让外国的电脑都分析不出意图。

一来,只有她最了解中国女排。四十年了,她的脑子比任何电脑分析都更厉害。

宛如40年前,她的教练对她说过的那句话:只有千百万次、上亿次的训练,培养出天生的直觉,你才会赢。

二,智慧、运筹帷幄,谋略才是中国人的厉害之处。

从古至今,那么多场不可思议的战役,以少数翻盘逆天改命,小米加步枪对大炮,能赢靠的是什么?

谋略。

这是中国人比别国人都要厉害的地方。

比赛不只是娱乐,国家与国家的比赛是国家与国家的比拼。

人创造了科技,比科技更厉害的是人的智慧,和人“心”。

女排姑娘们是士兵,教练是军师,陪打教练是后勤。大家紧密团结。

从大了说,我们也是队员,必须团结,上下一心,听从国家的指挥,才能赢得与别国的每一次对抗。

这就是《夺冠》,这就是新时代的女排精神、中国精神。

结语:

《夺冠》是高水准的电影。

导演陈可辛用“排球”串联改革开放四十年变迁,他所讲的是人的变化、心态的变化。

我们还是有很多不足,他敢拍,拍得真实。

全片最出彩的人物是黄渤,这个“福建人”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浪饰演年轻时代的郎平,现实中,她是郎平的女儿。

体育是一种精神,电影是表达精神的载体。

在改革中继续,在继续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