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把孩子养到18岁,需要花多少钱?

有人算过一笔账,60万。

那七万五千分之一的8块钱,可以给孩子买什么?

一个练字本、两袋妙脆角、三张地铁票、四瓶矿泉水、五根棒棒糖……

如果时光倒流100年,8块大洋又值多少钱?

也有人算了,在民国初期,这个钱能买到128斤大米与960枚鸡蛋。

如果就用8块钱做教育的启动资金,会不会太敷衍?

还真有这么个孩子,揣着母亲东拼西凑的这点儿路费走出家门,从此在文学巨匠的路上越走越远。

这个孩子,后来成了中国最著名的公务员,也是近代中国反差最大的名人:鲁迅。母亲鲁瑞,如果你学生时代有认真听讲,也不会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去闯吧,家里有我呢”

昏暗狭小的屋里唾沫横飞。

“真要把他送出去吗?你丈夫走了没多久,他又是家里的长子!”

“对呀,先帮家里挣几年钱,再说读书的事情。”

“我记得你连嫁妆都搭在医药费里了吧?不还债,还给他凑学费?”

“孩子过几年就该讨媳妇了,男人成家才是大事,大哥要给两个弟弟做榜样啊。”

眼前这些男男女女七嘴八舌,单亲母亲鲁瑞陷入了两难的抉择。手里的帕子被她攥地更紧,通红的指甲早就被日复一日的粗活磨平。

鲁瑞仅存的一张肖像照

这些都是大实话,公公坐牢、丈夫病逝让这个家迅速坍塌;可自己已经摊上了这样的日子,还要让儿子因为世俗的看法,绑在家里出苦力吗?

这个瘦弱的女子怎样说服众人的,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小镇青年周树人揣着母亲变卖首饰的8块大洋,奔赴南京。

他求学的第一站,是江南水师学堂,选择了放到现在都非常时髦的专业——水手。

“你做啥选择,妈都支持”

自古以来,一个家庭的长子要背负更多的责任。有钱人家的长子继承家业,没钱人家的长子糊口就业,少有像周树人这样可以选择继续读书的。

后来在自传中,他特别点明了选择江南水师学堂的原因:不要学费。

“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学洋务尤其是去水手培训学校上学,是一件及其洋气但是会被众人奚落的事情:毕竟谁攀爬桅杆的速度最快,谁就是考试第一名。

我们的确无法想象这样的场景——还没发育完全的未成年周树人,穿着宽大的水手服,像一只瘦猴一样,在桅杆上爬上爬下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年鲁迅

也许是因为攀杆这件事太过滑稽,周树人发愤图强考上了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背着母亲偷偷转了学。

在父母之命不可违背的封建社会,先斩后奏、擅自转学是很大的忌讳。尤其鲁瑞还是卖了嫁妆、力排众议送儿子读书,结果还没5个月就被换了地方,换做谁会不生气?

但当他提心吊胆跟母亲写信就转学道歉时,鲁瑞的回信却毫无波澜,中心思想一句话:儿子,你开心就好,不用担心我

在职业选择的路上没人一帆风顺,做了5年的“地质勘探员”后,周树人再次上演了与之前八竿子打不着的发展方向——远渡东洋学医。

这一次家里的长辈又炸锅了,不回家挣钱,怎么还越跑越远,读上瘾了呢?

20世纪初,中国封建王朝处在全线溃败的边缘,有人用“死气沉沉”来形容社会百态。时局动荡之下,鲁瑞做了一个母亲最大胆又另类的举动,把两个儿子接连送出国门,继续深造。

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今日,一位单亲妈妈凭一己之力培养两位成绩优异的公费留学生,都令人肃然起敬。

去他的“父母在,不远行”,孩子就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只是,当周树人登上这艘摇摇晃晃的船,踏上悬壶济世之路,你我都明白,如果没有这次的日本求学,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会失去一位怎样的文学革命家。

鲁迅(后排左)在仙台医科学校留学期间和朋友的合影

回国后,周树人的第一份工作,是当生物和化学老师,兼职日语翻译补贴零用,然而就像所有刚毕业的社畜一样,满怀热血却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 只干了一年,他就辞职回家待业了。

关于“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抛开众所周知的家国情怀,那个年纪的周树人已是而立之年,可以想象:一个大龄留学生,一心想着救国,却为了讨生活,只能做自己不爱的工作,闲暇之余喜欢写写东西,却难以出头,也挣不到稿酬。

就这样迷茫了大半年,周树人终于在31岁时下定决心北漂,成了一名国家公务员——教育部的正式编制。

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任性”是一件难以负担的奢侈品。从求学到找工作,周树人三番五次的转学转行背后,是一个妈妈对儿子最坚定的支持。

鲁迅为什么姓鲁?

从8块钱的全部家当,到月薪2万的闲差,周树人一个月的工资连本带利赚回了之前的所有学费。 自此,他不仅温饱自足,还时不常去个电影院。 更重要的是,这份活少钱多的工作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写作。

终于,在周树人37岁那年,世上多了一个叫“鲁迅”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8年,周树人以笔名“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引发轰动

自此,“鲁迅”的影响力响彻文坛,以至于名气过旺让不少人以为是他的本名。为什么周树人在作品里频频提到“鲁镇”,笔名也选择了母亲的姓氏?

在嫁到周家的前十几年,鲁瑞还是过了一段小富即安的日子。祖父、外祖父、父亲都做过京官,公公是位居翰林的士大夫,丈夫是当地有名的才子,自己是识字的大家闺秀,还生了五个孩子。

可是一切在正值壮年时天翻地覆,公公因行贿入狱,丈夫被牵连后一蹶不振,大病三年后去世,一儿一女接连夭折……面对家财散尽的空壳,鲁瑞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在极艰难的环境下,供养三个男孩成年,直至出门求学。

作为家中长子,从小帮忙分担家庭责任的鲁迅,最懂母亲的不易,对鲁瑞自然有深厚的感情。

多年后鲁迅以笔为矛,也像自己的母亲一样,用忍耐、坚毅与果敢,在沉静的死水里激起巨浪。

关于母亲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在鲁迅作品里并无太多着墨,跃然纸上的,更多是一个勤于学习、不耻下问的知性妈妈形象。

比如自传里的这句, “母亲,乡下人,以自修到能看文学作品的程度。” 鲁迅的幼弟周建人曾指出:“鲁迅有时候会把一件事特别强调起来”。而关于鲁瑞的自修能力就属于这件被他“特别强调”的事例之一。

鲁迅对母爱是极力推崇的。他认为, “女人天性中有母性” ,并认为只有 “觉醒的人,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 ,中国人才是有希望。

在鲁迅的小说中,我们看到家庭成员关系的描写多是冷漠、隔膜甚至残酷的,但只要写到母亲,不管是朴实善良的母亲,还是愚昧麻木的母亲,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多是出于天性的关爱和呵护。

从现代“穿越”回去的时髦妈妈

除了教育上的开放思维与眼光,鲁瑞还有许多习惯也像是一位来自现代的穿越者,比如:

最爱读民国言情作家张恨水的小说,每逢新书出版必然要鲁迅给买回来。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三日前曾买《金粉世家》一部十二本,又《美人恩》一部三本,皆张恨水作,分二包,由世界书局寄上,想已到,但男自己未曾看过,不知内容如何也……”

凡事喜欢赶时髦,打破旧俗更是走在时代前列。

1902年,鲁迅在日本给母亲写信,要她放足、剪发,她回信说:" 老大,我年纪已大,头发以后剪,足已放了。 " 不仅如此,绍兴光复后她还劝家族其他男人把辫子剪掉。

面对儿媳与儿子的纠纷,她站在女性立场开启上帝视角。

每次儿媳和儿子吵架不吃饭,鲁瑞都会唠叨儿媳:“每逢吵架就不吃饭,那怎么行,我年轻时候和你们爷爷吵架,都要多吃两碗,不然怎么有力气吵架呢?”

所以,这种“穿越感”,是因为鲁瑞太特别,还是大家看待母亲的角度太单一?

我们总是习惯从“她为孩子付出了什么”这个角度,来评判一位母亲是否伟大,但这只是在强调母亲的单方面牺牲,却忽略了一个大前提——

在养育另一个生命之前,她首先已经是一位优秀的女性。

但优秀如鲁瑞,晚年再一次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 79岁那年,她收到同乡宋紫佩送来的鲁迅病逝的电报,悲痛欲绝,却仍克制强忍,送走同乡后,才放声大哭。事后她说:“ 我不能累宋先生难受。 ”

鲁迅去世时群众纪念场面

再后来,看到社会各界对鲁迅的隆重悼念时,她这样说道:“ 还好,这样子,儿子死得不太冤枉! ”

她不会知道,儿子岂止在战乱年代被推崇爱戴,八十多年后的和平盛世,他依然是互联网上最受拥护的段子手和金句王;字里行间的那份智慧和勇气,依然像不灭的灯塔,照耀着摸索新路的人们。

End

无论你是还是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