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应该是国产院线电影中最能“折腾”的一部。从立项到上映,它经历的事情都能拍成电影了。

最先上热搜的新闻是“中国女排前主教练陈忠和抗议电影丑化自己”。

随后,提前看过片子的网友透露电影被剪辑的面目全非,很难看;紧接着又有微博大V爆料,看过内部试片会,很棒、很燃。

一时之间,影迷都不知道应该相信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预售即将开启的几小时内,《中国女排》宣布改名为《夺冠》。

经过这么几番折腾,原本春节档最大的热门,却在预售中不尽如人意。

在徐峥宣布《囧妈》提档大年三十后,《夺冠》也步其后尘。

谁曾想,新冠突然降临,电影院纷纷关门。

半年的时间里,《夺冠》失去了音讯。

在重新宣布定档国庆之后,《夺冠》并没有没有改变它“朝秦暮楚”的性格,依旧“我行我素”地更换着上映日期,先是9月30日,后来改到9月26日,在最后的关键时刻,电影提前一天上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常这种"爱折腾"的电影,折腾到最后,往往弄巧成拙。

比如暑期档的热门《小小的愿望》,口碑票房一塌糊涂。

频频改档的电影很容易让别人误解为电影质量一般,害怕遇到强劲的竞争对手。

《夺冠》能摆脱这个命运吗?

电影我其实去年就已经看过了,看完我还发了一个短评:

和《囧妈》很像,同样是春节档的大热门,同样提档大年三十,同样主打感情牌,同样有看点也有槽点。唯一不同的是一个亲情,一个爱国情,选择哪一部,就看你爱妈妈还是爱祖国了,当然也可以两者都选!

很显然这个短评已经过时了。

时隔半年重看,却有不一样的观影感受。

看完我又写了一个短评:

“电影的核心是从’我们’到‘我’的转变,不仅仅是体育,文学、电影、音乐、艺术都应该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80年代,第一代女排人在日本大阪战胜日本队,问鼎世界冠军;

第二部分是2008年,郎平指导的美国女排和陈忠和指导的中国女排在北京奥运会上上演世纪大战;

第三部分,郎平重回国家队,大刀阔斧地改革,中国女排重回世界之巅。

三个部分看似独立,却又因为两个人物连在了一起。

——郎平、陈忠和。

三场大战确实很热血。尤其是最后的那场中巴大战,在已经得知结果的情况下,依旧拍得很精彩,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上一次在影院看到这么心潮澎湃的体育电影应该是《摔跤吧!爸爸》。

热血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感动。

你可能是为中国女排拼搏的精神感动,也可能是因为最后的胜利而感动。

总之,看哭的人不在少数。

热血和感动,这些是不消多说的。

一部电影,创作者一定会有一个想传递给观众的核心内容或者中心思想。

那《夺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热血和感动吗?不仅仅如此。

我觉得“郎平改革”是电影很重要的一个线索,也是电影的核心。

三十年前,袁伟民教练对女排姑娘们说:

“中国女排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

三十年后,郎平希望队员们只为自己打排球。

三十年前,当女排队员宣布退出时,遭到了教练的怒斥:

“你以为你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今天不练球,我明天就练你。”

三十年后,当有队员提出离开,并且说自己一点儿都不喜欢排球时,郎平批准了她的申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十年前,因为时代的因素,女排人背负了太多的东西,为国争光、集体荣誉等等。

三十年后,面对新世纪90后的这群姑娘们,郎平希望她们放下一切包袱,仅仅为体育竞技而战。

说一千道一万,是从“我们”到“我”的转变,而中国女排的精神也应该是这样。

什么是女排精神?

我想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关于女排精神,我们下意识地就会想到国家、集体这些宏观的字眼;亦或者拼搏、努力、不放弃等等。

可我总觉得女排精神不应该一成不变。


三十年前的女排精神和今天的女排精神有变化吗?我想是有的。

体育如此,文学、电影、艺术、音乐是否都是这样呢?

1980年《庐山恋》上映,张瑜的一个吻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之前的革命电影里哪有这些?

1983年有一首歌叫《乡恋》,这首歌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过,但它是大陆歌曲中第一首出现“我”和“你”的歌曲,之前的歌曲都是“我们”、“你们”。

文体其实都一样!

中国女排三十年的变化,其实映射的中国三十年的历史变迁。

从集体到个人,从禁锢到解放,从自封到包容,从命令到同理。。。

也许我们没有完全做到,但我们仍在努力中!

我想,这才是《夺冠》这部电影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