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好

民间有谚:“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作为中医防病延寿的一种保健良方,艾草养生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扁鹊心书·须识扶阳》中就写道:“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古为今用,吃艾、艾灸、艾熏等保健方式也逐渐受到现代人的推崇。

而在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厦安村,艾草成了村民们的“致富草”,农户靠种植艾草,每亩地可实现增收3000元。这个曾经因为落后贫困导致村民纷纷外出打工谋生,土地荒废的散乱村,实现了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华丽蝶变。与此同时,村里产的艾草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还被制作成艾绒、艾条、灸贴、灸具、洗化、布艺六大类四十余种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目前,凭借地铁13号线从村前经过的交通优势,厦安村正在通过大力发展规模化种植,开拓艾草为主题的健康养生游、民俗观光、餐饮等项目,带领村民加速奔小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厦安艾草制成的艾条

改种艾草农户实现“躺赚”隔年收入能翻番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位于古镇口湾西侧,距张家楼街道驻地8公里的厦安村。刚刚下过一阵急雨,行走在村西的艾草种植园区,喝饱水的艾草青翠茂盛,长势喜人。“艾草真是好东西,今年地里的收入翻两番没问题。”再过不到一个月,今年的第三茬艾草就该收割了,村民逄焕亮看着地里的“宝贝”,眼中充满希望,“去年一亩地收入一千多元钱,今年就不止了,收割三茬能收入三千多元钱。”

厦安村党委书记逄春波告诉记者,2019年3月份,村里合作社引入艾草种植,包括村“两委”成员以及一些“胆大”愿意尝试新项目的村民共11户加入试种,整理出了53亩土地,当年即收回了成本。由此,今年更多村民加入种植,面积迅速增至500亩。“种艾草的好处很多,首先是产量高,一种收三年,每年能收割三到四茬,而且从第二年开始,每年都会比前一年增产至少两倍,收益也就更多。然后是比较环保可持续,艾草的根系可以深入地下一米,但地下实际存活的根长度在20厘米左右,死亡的根系就成为了植物肥,起到改良土壤的效果。”他预计,十月中下旬收割完第三茬后,今年的亩产可以达到4000斤,年产值过百万。

除此之外,艾草相较于传统作物,除了种植当年的成本投入外,在田间管理方面几乎无需打理,“种艾草比种任何作物都省劲,头一年除除草就行,以后进本不用管了。”逄焕亮笑着说,以前怎么也想不到,种草比种传统作物还赚钱,而且几乎是“躺赚”,“如果合作社号召,我会继续再增加种植面积。”

“合作社保底收购,确保种植户不吃亏。”逄春波说,为了彻底打消村民疑虑,村里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广订单种植,以每斤一元的收购价格和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当年便能回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逄春波和合作社成员查看艾草长势

逄春波介绍艾产品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农民主要种花生、玉米和小麦,按照两年三茬收成计算,小麦亩产1000多斤,花生一般亩产500斤花生米,玉米亩产1000多斤。即使不计算劳动力的投入,仅仅除掉化肥、种子和农药等成本费用,一亩土地两年的纯收入大概2500元。而种植艾草节省了种子、农药的投入,一年每亩纯收入就有3000元,两年少说也有6000元。“这样一来,不仅土地盘活了,也不耽误村民外出打工,“种地打工两不误,实现增收致富”。

打造40余种“厦安”艾产品 不少成了“爆款”

“明年我们的艾草种植面积将达到1500亩,未来不止我们村,还会将种植区域向周边邻村拓展。”这两天,逄春波正在马不停蹄的跑手续、改图纸,忙活艾草深加工项目建设。作为配套,这处村合作社自筹资金千余万投资的艾草加工厂马上要开工,预计明年五一就能投产,到时年加工能力可以达到2200吨。不止如此,村里近300平方米的艾灸养生馆也已经于6月份开门纳客,还聘请了专业技师,为市民进行艾灸养生保健的同时,教授本村村民民简单的灸疗技法,“我们希望通过上下游产业连动结合,推动艾灸文化在村内的普及传播,让更多村民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起到健康保健作用的同时,也能更加认同艾草的产业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大家的种植热情。”

紧锣密鼓的为村里艾草产业“开疆拓土”,逄春波的底气来自供不应求的市场需求以及村里质量过硬的艾草产品。“厦安村的艾草不愁卖,收割完马上就被拉走,现在是产量太少跟不上需求。”他告诉记者,厦安村种植的艾草是专门引进的大叶香艾。这种艾草全身可以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与野生艾草相比,大叶香艾叶片厚而宽绒毛多,艾绒纤维粗产量高加。今年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养生保健意识迅速提升,艾草作为中药材,医用渠道的需求量也明显增长,这都给了厦安村提速村内艾草产业,加速实现村民小康的

目前,村里对接了两家加工企业,分别位于诸城和河南南阳,通过打造品牌艾产品为村里的艾草产业赋能。厦安艾草除制成艾绒、艾条、灸贴、灸具等中医养生保健用品外,还“变身”艾绒被、养生枕、艾草蒸汽眼罩、颈椎贴、泡脚包、抑菌沐浴露、洗手液、手工艾皂等四十余种日用艾产品,除部分返回村内养生馆等终端进行销售,其余全部被加工企业“包圆”销往全国各地。

《黄帝内经》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探访当天,记者来到厦安村的艾灸养生馆,袅袅熏烟弥散,整个空间内淡淡的艾草药香令人身心舒缓。理疗室内,有村民正在体验穴位灸。“我的工作平常经常开车,脊椎疲劳感很重,现在村里搞艾草产业,还有了养生馆,咱的艾灸条原料都是自己村里产的,家门口就能放心保健,做完身上轻快多了,感觉很不错。”一位刚刚做完艾灸的村民告诉记者。

厦安村艾灸养生馆不仅让村民感受到了中药保健的神奇,还为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丰富了村内经济业态。

“大椎穴、肺俞穴可以预防感冒咳嗽,平常在家里也可以用艾条自己试着熏蒸一下。”今年40岁的村民高燕飞是养生馆的店员,说起店里的艾灸和艾产品,她如数家珍,“我们这个养生馆虽然才开了三个月,但是客户口碑特别好,不少都是从西海岸城区那边专程过来的,高峰时候还得提前预约。”她告诉记者,因为货真价实,艾草洗手液、沐浴露等都是店里的‘爆款’,不少客户都会在体验完艾灸后顺手买一些,很多还是回头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民在村内养生馆体验艾灸

高燕飞在村内养生馆跟着技师学习艾灸知识

而就在几个月前,高燕飞还是一名专职主妇。她告诉记者,这两年随着孩子长大,一直在家带娃的她也寻思着复出工作,但因为缺少一技之长,选择空间有限。正好村里开始推广艾草种植、艾灸保健,在跟爱人商量后,今年把家里的两亩地流转给了合作社种植艾草,而她则通过艾灸养生馆实现了再就业。如今除了负责店内艾产品销售,高燕飞还跟着技师学习艾灸技法,“村里的艾草产业越做越大,还免费给我们学习艾灸技法的培训机会,我们村民也跟着受益,以后肯定越来越好,没准儿还能自己开店呢。”对于村庄和个人未来的发展,高燕飞信心满满。

负债100多万“贫困村”的华丽蜕变

别看现在厦安村的艾草产业势头红红火火,村民干劲十足,时间回拨到五年前,村里的光景跟现在可以说是霄壤之别。今年70岁的村民逄增云还记得,那时候“村里街上到处是土堆、粪堆、垃圾堆,没法看。常年没有干净的饮用水。”

村容村貌的脏乱差,村庄经济发展也十分滞后,“2014年之前,村集体负债一百多万。村委办公楼是一片四十多年房龄的危旧平房,一下起雨来,外面大下,屋里小下。”经换届选举,2014年弃商回村的逄春波成为了村庄新的“带头人”。

上任之初,他首先从村民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饮用水等问题入手。“当时我们村是附近出名的贫困村,村民也都知道村里没有钱,但是我常跟村民打比方,没钱咱身上的衣服可以穿旧的,但是至少要干干净净的。”与此同时,新组成村“两委”成员会同村内威信较高的老党员,主动上街清扫公共街区,跟村民拉呱谈心,宣传动员大家提高环境卫生意识。在此基础上,2015年6月,村里开始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拆除私搭乱建建筑,同时向上级申请指标,打井寻找水源,自建村庄自来水系统,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100%,解决了村民30年来无放心水可吃的难题。2018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成立道路硬化、天然气管道下线、村庄绿化亮化、修渠修坝和排水沟下管等6个以党员为主体的督导小组,积极协调各方工程进度,共新砌排水沟4000米,硬化道路5500平方米,新建环村路480米,绿化8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2019年天然气顺利开通。

民生问题初见成效的同时,逄春波和班子成员开始啃更硬的骨头。“其实村里存在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没有产业凝聚,缺少经济支柱。”逄春波告诉记者,传统农业效益不高,当地大多村民常年在村外各大建筑工地务工,对于自家的耕地疏于料理,逐渐荒废。为此,经过多次开会动员,探索寻找合适村庄的产业项目,尽快实现“造血”功能,逐渐成为村内上下的共识。此后,村里先后流转土地350多亩,尝试建设蓝莓种植园、苗木花卉基地等农业项目。

通过合作社发展产业,加上2015年地铁13号线车辆基地建设征地500亩给予的相应补偿,村集体的债务也逐渐处理完毕。不过,由于没有与周边村镇形成差异化,厦安村产业竞争优势不并明显,村民增收致富仍然缺少“杀手锏”。直到2018年底,逄春波去朋友的艾灸馆“捧场”,却意外“捡了个大便宜”。

“我去朋友的艾灸馆做艾灸,感觉效果挺明显的,就和朋友聊了起来,朋友对艾草的种植、理疗很有研究,就建议把这个当做产业来发展。”当时满脑子想着发展村内产业的逄春波立刻开启“考察模式”。“我和两委成员专门到河南南阳呆了八天,走访学习取经,那里有全国最大的种植基地以及收购集散地和艾产品加工基地。”深入考察下来,小小艾草的巨大致富能量令成员们既惊讶又羡慕,“一个小县城艾草种植面积达到了30万亩,年利税超过30个亿。”眼见为实,这之后,逄春波便坚定了依靠艾草种植,带领村民增收奔小康的想法。

如今一年多过去,艾草产业正在厦安村蓬勃生长。

艾草长势喜人

根据村委的规划,在不久的将来,合作社还将开拓艾草为主题的健康养生游、民俗观光、餐饮等项目,使艾草产业向着集种植、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全方位、全系统的格局发展。“我们的大目标是,逐步形成一个过千万的艾草产业。”在逄春波看来,随着地铁13号线的开通运营,以及地铁沿线周边的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地铁经济”逐渐培育形成的人流客流,对于村里依托艾草产业发展康养旅游等来说是绝佳的时机,村子距离古镇口地铁站步行只要十几分钟,距离海边也只有两公里,正好形成旅游度假的一个舒适区。“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加紧打造自己的品牌和产品,把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种植加工销售养生等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为今后抓住机遇做足准备”。

村民自发办艺术团,剧本都是原创的

“竹板这么一打呀,二人台上站”“夸一夸,赞一赞,咱青岛西海岸”“青岛的地铁呀,壹十三号线,海底隧道长又宽,美丽又好看”“你看那公交车,围着村庄转,无论大村小庄,都有公交站”在位于厦安村村委三楼的老年大学活动室,村里新时代和美艺术团的成员逄锦足、庄英正在排练快板节目《喜看新区西海岸》,为十一假期的串村巡演做准备。交流后记者得知,这支艺术团成立于2016年,为村民自发形成,而与一般乡村民间文化团体不同的是,他们演出的包括茂腔、快板、小品等在内的节目大多都是原创作品。

“艺术团成立四年多,从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四十多人,成了张家楼街道的骨干民间艺术团体,多次在区里组织的文化演出种获奖。”艺术团发起人柴淑媛是逄春波的妻子,2014年以前,两人一直在外做水产养殖生意,既是生活中的夫妻,也是事业上的搭档。“2014年换届,老逄当上了村支书,我也就跟他一起回村了。”在柴淑媛看来,回村以后相当于两人“二次创业”,“老逄当时带着大家寻找致富产业、整治环境卫生,我这人闲不住,总想着也干点啥。”看到当时村里因为经济薄弱,村民们几乎没有任何文化休闲生活,她便计划着发动大家业余时间跳跳广场舞,“培养个爱好,精神上多个寄托,对于村子的凝聚力和村民间的团结也是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厦安村和美艺术团成员在排练

“一开始就等于是在广场上放音乐,根本没有人跳,我自己也不会。”于是,柴淑媛专门去找了村外的广场舞团体“拜师学艺”,回村后教给其他村民,渐渐的广场舞、太极拳等健身活动在村里兴起,“现在每天七点左右,大家就会在村委广场跳起来、练起来,到八点左右结束。”柴淑媛介绍,如今艺术团的节目种类越来越丰富,包括广场舞、太极拳、茂腔小戏小品等等,成员年龄从30岁至70岁都有。随着村里发展艾草产业,村民们的收入高了,精神生活需求和文化活动热情也逐渐高涨,“现在每天下午,只要有时间的艺术团成员,就会聚在一起,研究剧本、琢磨表演细节,大家还自费购买了乐器各种道具,服装舞台等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艺术团还有“专职”编剧,负责小品、快板、茂腔等剧本创作。曾经是中学教师的逄增云便是剧团的编剧之一,“我们自编自导自演,用身边人演身边事,宣传党的好政策,还有现在的美好生活。”逄增云告诉记者,如今村里有了产业支撑,村民生活环境、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对于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多追求,“今年我自己的两亩自留地也在合作社登记了,明年交给他们种艾草,我就有更多时间在家写写小戏小品,争取给艺术团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为村民增收奔小康鼓劲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