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初我的贷款额度只有1万元,慢慢靠信用累积,增长到5万元;可应用卫星遥感技术以后,信贷额度提高到了30万元,太神奇了。”来自江西省宜春市的刘迎锋算是“跨界”参加外滩大会——她的身份是80后新农人,家庭合作社的种稻面积达到2000亩,是当地的种粮大户。9月初,她试用了一项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信贷工具:将合作社的种植范围在手机上圈出来,由卫星“拍张照”,传到发放贷款的网商银行,结果大大提高了信贷额度。刘迎锋把这笔钱投入到秋收中,支付收割设备租赁费、临时工工资等,“等到粮食都收上来,几个月后就能还款。农民对贷款的要求就是这样,虽然缺乏抵押物,但还得也快。”

刘迎锋在自家的合作社

9月25日,外滩大会进入第二天,传出一则利好全国农民的消息:卫星遥感技术将正式全面在农村金融领域商用,服务数亿农民。中国也成为全球范围第一个将卫星遥感技术运用于数字贷款领域的国家。

用卫星为农业生产“拍照”

为什么刘迎锋只是在数字地图上圈出了水稻田,就能提高贷款额度?根本原因是卫星遥感技术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加准确地评估了农民生产情况,解决目前农村贷款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农村地广人稀,不同地区的种植又各有特色,金融机构很难准确知道农民有多少资产、耕地产量多少、价值多少。要给农民放贷,要么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实地勘查;要么按照最低限度放款。前者金融机构觉得效率太低、成本太高;后者放款金额有限,农民觉得不解渴。

技术人员想到了卫星遥感技术,“就像手机拍照那样,让卫星从高空对农民的地块拍照,然后通过数字模型,分析处理拍摄到的图像,得到农民生产的具体情况”。

率先将卫星遥感技术与农村贷款结合在一起的是网商银行,其农村金融首席算法专家王剑解释说,卫星根据农民提交的范围给这块地“拍照”,金融机构通过后台分析,不仅能得到耕地的面积,还能分辨出农民种植的具体作物,如水稻、玉米、小麦、花生等。目前,卫星遥感技术对农业生产面积的计量精准率达到97%,农作物识别准确率超过9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卫星遥感图像分析结果示意图

同时,后台系统会将农户圈出的地块与他们在政府机构登记的土地流转、农业保险等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全面核实农民的生产信息。

接下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得到的生产信息将与当地气候、行业景气度等情况相结合,通过金融机构的数十个风控模型预估产量和价值,最终得到为农户提供的额度与合理的还款周期。

“中国算法”全球领先

刘迎锋在外滩峰会现场向记者展示手机圈地的方式和结果(任翀 摄)

网商银行表示,卫星遥感技术在农村金融领域商用的第一步,是从9月起在全国690余个涉农县区推广这项技术,覆盖全国1/3的涉农县区。在试用期,已有超过5万农户使用和受益。

在业内人士看来,卫星遥感技术的加入,使得中国金融科技在服务小微企业数字贷款领域为全球提供了新思路,也进一步强化了金融科技的普惠特点。

据了解,卫星遥感技术具有低成本、广覆盖等优势,所以在导航、保险理赔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空间。不过,这项技术在信贷领域没有应用先例,因为计算量过大——若想卫星遥感技术对农村信贷风控有帮助,卫星“看一次”或说“拍一张照”还不够,必须经常观察作物的长势。比如,网商银行以五天为周期,实时更新卫星影像和识别结果,监测农作物长势;还得根据动态情况分析农户在插秧、追肥、收割等不同时期的不同资金需求。

如此一来,意味着海量的计算需求。其中,算力可以通过云计算解决;但算法需要企业自行研发。好在中国企业的算法能力已经全球领先,所以成功将卫星遥感拍摄获取的海量数据通过计算,“翻译”成金融机构能够参考的贷款信息,最终变成能够解决农民生产痛点的贷款。

“这是近年来技术在农村信贷领域应用的重大突破,对解决农户贷款难的‘世界级’难题,提供可行的技术路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评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