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靠衣裳马靠鞍,行走在官场或者职场,一个响亮的官位或者名号是必不可少的,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的名字,但只需知道你是某某省长,某某集团董事长,光是看到名号不需提名,别人就会对你肃然起敬,另眼相待。所以说,在官场和职场时常存在一些潜规则,就是职位越高的,往往都是称职位来代替其名,这样不仅好记还倍有面子。在形色各异的各类称呼中,会有一些看似如雷贯耳,级别特别高的官场职称,但却随着时代的发展、制度的变迁,可能早已经徒有虚表,变得一文不值。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细数一下,古代官场那些看似很强悍却徒有虚名的官场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官员

高官低配

前两年热播的影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饰演的角色深入人心,广受好评。

其中有个桥段就是没能从省委副书记转正的高育良,一直担心自己以后会被调往政协。

虽然行政级别一样,但是和手握大权的省委书记相比,看似同级对调,实则是在降级;同样情况的还有赵立春,虽然从正部级升级为副国级,看似升了官进入了中央,其实也是明升暗降,从一线退居二线,是典型的高官低配,只有高官衔却没有实权。

高育良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南北朝时期,假如有一个人身兼“大司徒、太傅、柱国将军、广陵王、某某尚书、史持节”等职,你会不会觉得这人一定是个身份地位显赫和权力滔天式的人物。

如果你怎么想,就大错特错了。

在西魏历史上还真出现过同时拥有上述头衔的人——西魏宗室元欣,然而他当时的身份地位并没有如我们想象一样。

我们看看当时的他,在拥有如此多的官衔以后,都做了什么?

翻开南北朝的相关史书,我们会发现在记录元欣的相关史料中,对于他的政治成就与官场活动鲜有记载。所记载的无非就是他喜欢侍弄花草、嬉戏荒唐的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的在《周史》中有关元欣的记载也是几乎相差不大:“魏广陵王欣,元氏懿戚,从容禁锢而已。”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简单介绍了元欣就是个皇室宗亲,没有什么大的政治作为,平日里也就是侍弄下花草,在民间的口碑还挺差,就是个皇家的纨绔子弟罢了。

按理来说,身兼如此多的职位,即使没有伟大的政治成就,荒唐的官场事迹应该会有很多记载才对。其实,要想揭开答案的谜底,我们还需要一一剖析元欣所任的这些官职实际都是干嘛的,你就会明白了。

柱国大将军:看官衔吓死个人,这“柱国”二字可是国家顶梁柱的意思,绝对是个手握重兵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将军。然而,从北魏太武帝时代起,这就是个虚职了,虽然其身份地位在丞相之上,却毫无实权,基本就是个摆设。一般来讲,因为职位很虚,所以往往拥有此称号的人会同时兼任其他很多职位;

录事尚书:其它不看,单是“尚书”二字,看过清宫剧的人都知道,尚书可是国家级干部,六部之首,平时都是在中央上班,妥妥的正二品,所掌管的实际权力比现如今的部长还要大。

在南北朝它确实是不小的官,一度是高官的标配。但是这个职位没有具体的委任状,没有统一的品级,算是编外人员。在南北朝后期,他们的地位早已经是江河日下,平时的工作偶尔也就是给皇帝提个小建议。到后来,皇帝更是直接罢黜了这个职位;

使持节: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这个职位主要是替皇帝在地方行使军政大权的官职,和我们熟知的钦差大臣相似,可以通过暂时不请旨皇帝,直接斩杀该杀的官员。在南北朝时期,此官位一般与刺史,都督同授,而元欣所授予的官场显然就是个虚授,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权力。隋唐之后,持节也彻底沦为虚授;

广陵王:献文六王爵,宗室,名号里虽带有“王”,却既不领兵打仗也不过问政事。

南北朝官员

至于大司徒、太傅等职,随着隋唐时期逐步实行三省六部支制度以后,它们的权力也逐步被弱化,也逐渐成为有名无实的虚职。所以在我们单看元欣的众多职位以后,会觉得他完全可以和当时朝中最大的权臣宇文泰分庭抗礼。然而,在我们真正理解这些官职的实际权力以后,就会发现元欣这个朝廷重臣只不过是个无权无势,甚至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吉祥物”。

像西魏这种为了表示皇帝对臣下的独特恩宠,尊而无实权的虚衔制度一直被后世沿袭至今。不仅生前皇帝怎么玩,很多臣子或者对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在去世之后,为了表示恩宠,皇帝都会给予追封,什么“生进太傅,死谥文襄”。甚至连皇帝尊号都可以追封,比如多尔衮死后,顺治就追封过他为“皇帝”。

在隋唐以后,对于威望极高的老臣皇帝多会授予太傅、太师、太子太保等虚职。

到了明代,这种虚授制度形成了更为完整的体系,光是“特进光禄大夫”“特进荣禄大夫”等正一品散官头衔为首,下领文、武官员的散官头衔统分别数十种。像太傅、太师等正式被拟定为虚职,明中兴之臣张居正就被授予太师太傅官衔,当然这些都是徒有虚名的官职,真正让他能有实权改革的官职当属建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三省六部制度逐渐成熟以后,虽然太师还是位居百官之首的崇高地位,但如果没有实权加身,只是徒有虚名罢了。

和八十万无关的禁军教头

……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林冲听得说道:“又是甚么多口的报知了。”两个承局催得林冲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随着两个承局来。

在水浒传中,林冲“误闯白虎堂”是知名度非常高的故事章节,太尉高俅故意设计陷害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说他挟刀进入白虎堂意欲行刺自己。最后,林冲被打入死牢,后来好在开封府尹的盘旋下才留了一命,林冲随即被发往沧州,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不说其他,单看这80万禁军教头这个称号就能把人吓死,字面意思理解这个官职,这可是80万军队的总教官,这实力是如今各大战区司令员都比拟不了的。

尤其是原著中将“80万禁军教头”和“太尉”一词联系到一起,我们也会不由自主的觉得林冲绝对是个牛轰轰的人物。

然而,虽然在原著小说中,林冲是威风凛凛,顶天立地的汉子,在真实的历史上林冲这个职位连个正式的官衔都没有。和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不同的是,林冲只不过是个军队教员,就是个高级点的“武术老师”。和掌管天下军队的“太尉”高俅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级。

在名著中,作者都会在官员的称谓都会以姓氏加上官位职称来称呼,比如称宋江为“宋押司”,杨志为“杨制使”等等。而林冲在里面多是被称作“教头”,或者“武师"。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林冲在官场确实没有多高的职位,顶多算是帝都里一位武艺不错的名师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

其实,不单单是在水浒名著里林冲的地位不高。就是在当时真正的北宋历史上,“教头”也算不上什么吃香的职位。在宋神宗当皇帝以前,教头只是个“编外人员”,连体制内都不算。再加之宋朝的国本向来就是“重文轻武”,自然教头的地位就更低了。

不仅地位低,和“教头”抢饭碗的人还不少。

在《却扫编》中有明确的记载:“每指挥选少壮勇健者二十五人,先教之以弓弩、短兵,俟其技精,则补为教头,每人却俾分教十人,以次相授。”

按照当时朝廷的编制,一般每10个士兵中就有一个人为教头,然后通过系统的培训,再分派到各禁军当教官,有的还会被分派到民兵部门进行教学。

按照当时的编制,一个教头大致可以培训25~200人的新兵。我们就按照训练规模最大的人额来算,光是80万禁军就至少需要4000名教头。因此,教头不仅不身份高贵,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教头遍地走”!

大汉“将军”

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荫寄禄无常员。凡朝会、巡幸,则具卤簿仪仗,率大汉将军等侍从扈行。

——《明史.职官志》

大汉将军,单看“将军”这个称号,你可能觉得一定是武将中的高级将领,其实他只是个宫廷卫士,顺便兼任仪仗,平时主要负责皇帝巡游,宿卫时的安全职责。虽然“大汉将军”和统帅三军的“将军”不同,但“大汉”这一前缀却是相当匹配。

在《南村辍耕录》一书中,生活在元末明初陶宗仪对“大汉将军”此名由何而来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国朝镇殿将军,募选身躯长大异常者充,凡有所请给,名曰'大汉衣粮'。”

除了称谓很响亮之外,“大汉将军”的行头也是相当出彩。因为常伴皇帝左右,“大汉将军”的行头打扮也都是最好的。他们通常身穿金甲白盔或者白甲金盔,衣服做工考究。

《明太祖实录》记载:“凡早晚朝及宿卫扈驾,俱执金瓜,披铁甲,佩弓矢,冠红缨铁盔帽,列侍左右。”披挂全套带护臂,戴凤翅盔簪缨高耸,异常奢华。

《出警入寇图》中手持金瓜锤的大汉将军们

陪都六部:明朝官员“调养院”

“院在太平门外,惟操江、全院间来同堂。四五御史,雍容礼貌,体统森严,殊无事事。”

这段话出自明朝南京工部任职的张瀚,在其所写的《松窗梦语》中,因为工作实在太过于无聊而发出的感慨。

其实,这不单单是张瀚一人的苦恼,按当时的历史情况,整个南京大部分的官员都很清闲。甚至被人们戏称为“养老院”。

我们知道大明王朝一开始的国都并不是在北京,朱元璋在剿灭张士诚,陈友谅以后,借助南京城离老家凤阳比较近,且江南自古繁华,所以就把都城建立在了南京。

后来明成祖朱棣推翻侄儿建文帝,自己做了皇帝。因为是篡得侄儿的帝位,帝位来之不,再加之他之前的封地就是在北京,且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南下入侵掠夺边境,在多重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朱棣将都城由南京迁往了北京。

但是这里是祖业兴起之地,老爷子朱元璋也埋葬在这里。且南京作为都城也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各项基础建设已经完善,白白放弃岂不可惜。再加之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华夏文明最大的威胁,谁也不敢保证“靖康之耻”再来一遍(后来的土木堡之变也确实验证了这一点),所以为了将来有退路,在将来遭遇强敌,北方不幸沦陷时,朝廷可以退守南京继续对抗。

所以朱棣在迁都北京以后,并没有废除南京帝都,而是将他作为“陪都”的形式与北京同级别存在,于是形成了南北两都制。

既然同是国都,政府官员配置也就几乎没有差异了,六部九卿一应俱全。

如南北六部各设有尚书一人(正二品)、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南京六部无左侍郎),都察院设有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南京无左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全都御史(正四品),下辖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

明朝官制简表

虽然官衔都一样,但是南北两朝的官员所做的工作却完全不同。和同是省部级的省长和省政协主席一样,一个是有实权的,天天忙于政务;一个是整天只能开开座谈会,嗑嗑瓜子,看看大字报,没事下下棋的二线领导一样清闲。

行政机构设置虽如此,但却因为国家政治中心已经北迁,南京六部的有些部门,诸如工部、礼部也就开始不怎么管事,而其他部门则要受制于北部官员,凡事都不能自我做主。

明朝官员像

当然,因为明朝的特殊南北两都制,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确实不奇怪。虽然不少南京在职官员觉得内心憋屈,官衔不小,却屁权都没有。说出来职位可能让人膜拜,但是官衔前面加上“南京二字”,含金量就会顿时大减。

因此,才会有人戏称在南京做官的官员,其实是在那养老。渐渐地,这里也成为官途不顺或者官员作为职业生涯缓冲点的暂闲之地。

名不符实的背后

在过往的历史中,各种名不副实的官职一直存在,它们或因朝代的更替、制度的变迁,或是出于统治者安抚人心的一种手段而采取的非常手段(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拥有实权的官衔实在有限)。这段过往的历史,也代表着我国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用人制度的变迁。

正如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所说的:“惟藉过去乃可认识现在,亦惟对现在有真实之认识,乃能对现在有真实之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