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缪禾

很多人都期待着能够在这个国庆+中秋的美好日子过一个好节。说到过节,自然免不了吃喝玩乐,不过最近几天的生猪价格走势确实有点令人困惑,生猪价格可以说是莫名其妙的下跌,甚至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按照往年的经验,由于“金九银十”,猪的价格应该在9月份上涨,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学生开学甚至双节到来,都没能引起生猪价格的上涨。这只能解释一个问题,现在市场上有了更多的猪,事实也是如此。市场上的活猪数量远远超过去年同期,甚至超过今年上半年的数量。

2019年8月以来,猪肉价格开始上升,平均价格在28 ~ 30元之间,最高涨到40元一斤,到目前为止,高价猪肉已经持续一年,从9月开始,生猪和猪肉价格呈下行趋势,全国外三元出栏均价每公斤由37.26元降至35.46元,降幅5.18%,上半月均价为36.5元/公斤,环比8月下半月降幅2.41%;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均价由47.39元/公斤降至45.35元/公斤,降幅4.30%,9月上半月均价46.36元/公斤,环比降幅2.50%。

目前全国生猪均价已经跌破17元,部分地区甚至跌至15元的水平,这个价格可以说是自2019年10月以来的第二低的价格了,有养猪朋友开玩笑说现在这个猪价已经是跌出“新纪元”了,而且后续跌势还深不见底,根本看不透生猪底价是多少。上半年4月和5月价格下降了14个月的时候,生猪价格最低跌到了14元左右,当时虽然受到疫情影响消费偏低,但是在当时那个极低的生猪存栏量下能跌到那个价格,以现在的生猪存栏看14元绝不会是底价,预计底价应该是在12-13元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猪肉的价格一直牵动着老百姓的心,过去,一到中秋节,猪肉价格必定会呈上涨趋势,似乎已经成了每年的一大规律。那么,在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双节来临之际,猪肉的价格有没有可能降到每斤20元以下呢?对于这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还是要看具体的情况来分析:

自去年5月以来,猪肉的价格一直在上涨。为此,引进“猪八条”促进生猪养殖和产能恢复,并从资金、技术、场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加快生猪养殖和产能恢复。政策出台已近一年半,从理论上讲,刺激措施将直接导致生猪库存增加,市场猪肉供应持续增加,导致猪肉价格逐步下降。业内人士认为,猪肉价格飙升的主要原因,以及这个市场背后“黑手”的存在,极有可能是资本进入后市场价格异常变化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猪肉市场的背后,很可能存在“炒猪”行为,干涉市场肉价。价格上升到一个高度以后,他们通过暗箱操作方式,推动价格到一定高度,通过炒作,不断获取更高的利润,这极可能就是“炒房团”的翻版,不断将市场价格推向新高,这就是资本进入猪肉市场后产生的后果。因为猪肉是人民大众生活的必需肉类食品,市场需求大,再通过些别有用心的人控制,猪肉价格不由自主的就向着另一个高度飙涨。

2019年生猪价暴涨的原因就是非洲猪瘟入侵后,全国生猪存栏大幅下降,影响了猪肉的供需。结果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生猪价格自然上涨。专家表示,最近猪肉价格下降的主要是因为生猪的出栏量变多了。决定猪肉价格的关键因素是市场上的供需关系,而生猪的存栏和出栏量整体上就是影响猪肉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8月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7%,连续7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1.3%,能繁母猪存栏3.5%,带动市场生猪数量增长。另一方面,是国家投放储备冷冻猪肉的效果。9月18日,国家向市场投放了2万吨冷冻猪肉,这给了屠宰场进一步压低猪肉价格的机会。在屠宰场降低价格后,许多养猪户开始了“恐慌式”抛售。

但国内生猪产能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生猪供应的恢复过程仍需一段时间。与此同时,生猪库存开始同比增加,这并不意味着生猪供应能够迅速满足市场需求。从猪的生长繁殖周期来看,母猪从怀孕到妊娠,从出生到育肥,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要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此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近期已停止从多个国家进口猪肉,猪肉供应也受到一定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经济生产迅速恢复,中秋节国庆双节到来,猪肉消费可能在短时间内爆发上升。上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只能闭门在家,平常的走亲访友也大幅减少,如今国内疫情基本上获得控制,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来临,十一黄金周即将开启,远道而来的亲戚,从外地归来的儿女,大家从五湖四海回家团聚,大鱼大肉的招待肯定会增加,猪肉的消费很可能大幅刺激增加,市场上的需求无法满足,猪肉价格会有所波动、上涨。

虽然在一些节日,例如元旦、春节临近之前,猪肉价格将再次飙升到又一个新高度。在未来两年内,此轮“猪周期”将有可能迎来新拐点,但猪价绝不会回到之前每斤十几元的状态。

本文由不凡智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