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陷落在大地的风景

文/李忠东 杨立;摄影/周建军等

在喀斯特地区

始终存在着两个世界。

一个是地表的

一个是地下的

地表岩溶世界显而易见

如峰林、峰丛、石林

它们兀立于地貌,峻拔秀丽

就像是从地上生长出来的景观

而地下岩溶则神龙见尾不见首

溶洞、地下河、洞穴沉积物

它们更像是隐藏在大地深处的另一个世界

神秘莫测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两个世界。绘图/杨金山

在这两个世界之间

其实还有一种岩溶景观

它们就像大地的肚脐

介于地表与地下之间

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

这种岩溶景观我们称之为地表负地形

洼地、漏斗、竖井均属此列

其中有一种特殊形态的负地形最为瞩目

它四壁如井、坑口如洞

它是大地突如其来的陷落

是大自然出人意料的奇观

这就是天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寨天坑具有双层结构

01

天坑:中国科学家的特殊贡献

2001年之前

“天坑”还只是对重庆奉节小寨天坑的特称

类似的地貌在各地有不同的称谓

“龙缸”、“石院”、“石围”、“岩湾”、“天盆”

它们往往被当成岩溶地貌中竖井和漏斗的一种特殊形态

“竖井状的巨型漏斗”

“漏斗状的巨型竖井”

但慢慢地质学家们便发现

同一种地貌既叫漏斗,又称竖井

显然不合适

▲小寨天坑具有双层结构。摄影/卞玉鹏

2001年

岩溶学家朱学稳先生首次提出将天坑

从大型漏斗或竖井中分离出来

作为一个专门的喀斯特地貌术语

2005年

国际喀斯特天坑考察组

在重庆、广西一带大规模考察后

“天坑”这个术语

在国际喀斯特学术界获得了一致的认可

并开始用汉语拼音“tiankeng”通行国际

这是继石林、峰林和峰丛之后

第四个由中国人定义

并用汉语和拼音命名的喀斯特地貌术语

▲龙岗天坑平面、剖面示意图

02

什么样的坑才叫天坑

按照《旅游地学大辞典》的定义

天坑是指喀斯特作用形成的

一种特殊的特大型塌陷地貌景观

其宽度和深度均应大于100米

且宽深比甚为接近

而按照《百度词条》的定义

天坑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

陡峭而圈闭的岩壁

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

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

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

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

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坑形成示意图。绘图/杨金山

因而

不是所有陷落在大地的深大凹坑都能称为天坑

能称之为天坑至少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一是发育于灰岩等可溶性岩层

是一种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

二是规模要足够大

一般而言深度和口径不小于100米

三是形态上坑壁陡峭

呈深陷的井状或桶状

四是其形成与地下河密切相关

一般是由地下河的洞厅崩塌而成

也就是说人为作用形成的巨型坑不能叫天坑

比如矿坑就不能算天坑

此外陨石撞击地球形成的陨石坑也不能叫天坑

因为它不是喀斯特作用所形成

▲大石围天坑(源于网络)

03

我国天坑知多少?

天坑概念提出之后

引发了广泛的天坑发现与研究潮

它就像《盗墓笔记》一样

惊险刺激,让人欲罢不能

截止到2017年

全球共发现天坑群34处

天坑数量约250个

在全球的天坑分布图上

中国以数量多、规模大、分布集中而瞩目

在中国境内

特别是在南方喀斯特发育区

已发现超过100余个天坑

全球排名前十的天坑

中国就占了九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可溶性岩分布及天坑大省分布示意图(源于网络)

随着科技的进步

人们寻找天坑的手段也突飞猛进

尤其是谷歌地图以及无人机的普及

让大量隐匿在大山密林的天坑再也藏不住了

新的天坑不断被发现

如2016年汉中天坑群

2019年广西那坡天坑群

2019-2020年间湖北数十个天坑的发现

我国天坑的数量不断被刷新

▲汉中天坑航拍。上图/李忠东,下图/源于网络

04

乐山硝斗岩天坑:四川天坑新发现

2020年6月

笔者受邀赴乐山市沙湾区

考察正在开展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

沙湾区普查办的同志告知

在大渡河畔的铜茨乡发现一处小洞值得一看

沙湾位于大渡河下游

这条发源于青海阿尼玛卿山的著名河流

在流入沙湾境内之前

刚刚流经地形逼仄的中游峡谷区

切开大相岭

摆脱横断山阻挡的大渡河

一改磅礴之势

在四川盆地底部的低山地带蜿蜒缓行

展现出柔美温婉的另一面

▲大渡河沙湾段。上图/李忠东,下图/杨建

穿过一片绿林

区文旅局的陈珏局长说“硝洞到了”

我茫然四顾

除于不远处一面绝壁

目光所及皆为丛林

哪来的溶洞?

陈局长指着前面一片密林说

“在哪,小心点,别掉洞里”

按照她指的方向

小心翼翼走到丛林的边缘

突然

我发现前面几步之外变成了万仞悬崖

而且与对面灰白色绝壁呈合围之态

这哪里是溶洞

明明就是个天坑

▲硝斗岩天坑坑口。摄影/李忠东

而且我就站在天坑的坑缘上

立即打开手机上的高清卫星影像软件

一个略成黑洞般的阴影

清晰地显示在地图上

直径约为100多米

形态上呈不标准的椭圆形

没想到在距离成都平原(广义)仅20公里的地方

竟然隐藏着一个天坑

在此之前

四川仅在兴文县发现过天坑

▲位于大渡河畔的硝斗岩天坑。摄影/周建军

这处天坑发育于

2亿多年前二叠系中上统碳酸盐岩地层中

整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

天坑北壁十分陡峭几乎直立

南端主要为崩积堆积

因崖壁陡且高

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硝斗(陡)岩

从外形上来看

硝斗岩天坑坑口呈椭圆形

长轴长约110米,短轴长约65米

天坑最深处深度达400米

▲硝斗岩天坑平面图及剖面图。绘制/侯潇伊

沿着南侧坑壁凿出的小路下至天坑底部

底部堆积着许多巨大的岩块

岩块表面覆盖着青苔及草本植物

显得绿意盎然

这些岩块皆为天坑形成过程中

洞厅崩塌后残留于此

由此证明硝斗岩天坑是塌陷型天坑

这类天坑的形成一般要经历

地下河阶段、地下崩塌大厅阶段

和天坑出露地表阶段

▲硝斗岩天坑。摄影/周建军

从坑底仰望

如井底观天,蓝天如洞

北侧的绝壁上

一帘瀑布从数百米高的洞顶飞坠而下

流水不断撞击崖壁

纷纷扬扬如翠玉飞花

当阳光照射

半空中的水幕

两道鲜艳明丽的彩虹

如梦如幻

▲硝斗岩天坑。摄影/5零2(图虫创意)

▲瀑布与彩虹。摄影/周建军

当地所称的硝洞便位于天坑北侧的底部

主洞沿南北向延伸

为顺层溶洞

最终通过地下洞与大渡河相连

洞内支洞繁复

并有多处数十米深的竖井

需借助于专业的探洞设备方能进入最下层

洞口有多处制硝遗迹

直至上世纪

这里依然是当地炸药的重要原料产地

硝洞的得名来自于千余年的采制熬硝历史

▲从硝斗岩天坑坑底拍星空。摄影/创作者151718430388509(图虫创意)

洞中的钟乳石不断被开采

化学沉积物已保存不多

上世纪90年代

一支地质考察队在洞中发现一枚“龟背形”石斧

经鉴定系中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物品

由此证明,早在1万年前

便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他们以洞为家

开始文明的起源

如今

这枚石斧收藏在郭沫若旧居博物馆

▲从硝斗岩天坑坑底拍星空。摄影/小强先森(图虫创意)

不知从何时开始

这里成为

瀑降、绳降、洞穴探险爱好者的天堂

一根长绳从天坑顶部垂落

爱好者们沿着细绳缓慢而下

阳光中

人就像在瀑布轻歌曼舞

如梦如幻

但来此的人却很少有人知道

他们降落的小洞

其实是一处罕见的天坑

▲瀑降爱好者。摄影/燃烧的无名之辈(图虫创意)

▲绳降爱好者。摄影/似匹烈马sd(图虫创意)

05

兴文小岩湾:天坑理论发祥地

中国的天坑虽多

但四川的天坑却很少

在此之前

仅有宜宾兴文县一处共三个

其中小岩湾天坑被称为天坑理论的发祥地

因为早在“天坑”这一术语诞生之前

喀斯特学家朱学稳与英国学者Tony waltham博士

便开始合作对小岩湾天坑进行了统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为后来“天坑”术语的提出和定义

提供了灵感并奠定了基础

▲小岩湾天坑。摄影/杨建

小岩湾天坑

位于兴文县石林镇东侧

俗称“天盆”

东西长625米

南北宽475米

口部面积达20万平方米

最大深度为248米

攀上盆东缘的绝壁之巅

天坑的形态一览无遗

它就象陷落在大地的一口深井

▲小岩湾天坑。摄影/杨建

06

期待更多的惊喜

随着汉中、湖北、广西等大量新天坑的发现

四川会不会也会有新的发现呢?

沙湾硝斗岩天坑的发现

给了我们更多启发

借助于卫星影像图

我们在硝斗岩的附近

发现了多处疑似天坑的黑洞阴影

如田兴村的飚水岩

这里会不会存在一个类似于汉中的天坑群呢?

相信随着科学考察进一步深入

这个秘底很快将揭开

▲飚水岩退化天坑。摄影/杨建、杨义东、李忠东

而在遥远的四川南部

再次传来好消息

普查人员在泸州市古蔺县马嘶苗族乡

发现一处疑似天坑

天坑呈南北向展布

长轴方向直径约150米

短轴宽约50米,深300米

传来的图片显示

无论是形态、规模、成因都

完全符合天坑的构成要素

▲在泸州古蔺县马嘶苗族乡发现的疑似天坑。提供/古蔺县普查办

天坑

被誉为“地表最壮观的喀斯特地貌”

这一概念直到21世纪才被提出和定义

人们对它的了解和认识才刚刚开始

而四川可以说是喀斯特地貌最为独特的地区

无论是龙门山前山带的砾岩喀斯特

秦巴山地的南北过渡带喀斯特

还是川南的喀斯特都极富特点

作为天坑理论的发祥地

相信随着科技力量发展

一定还有更多的惊喜等着我们去发现

包括发现更多的天坑

……

▲沙湾硝斗岩天坑瀑布飞虹。摄影/周建军

本文始发于《四川画报》2020年第8期

-END-

撰文/李 忠东 杨立;

图片/周 建军 杨建 卞玉鹏 李忠东等

(部分图片源于图虫创意)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不代表任何官方和机构

寻找自然美景

探秘山水奇观

用脚、相机和键盘记录地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