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人他弃医从文,用一支笔和一个个滚烫的文字敲响了那时麻木的中国人;他曾言封建礼教是会“吃人”的,于是洋洋洒洒的写下中国第一部长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他将他的热血和青春都奉献给中国的革命事业。

无论是在留学期间还是归国之后他挺直的脊梁都曾受到过千夫所指的时候,但脊梁从未弯曲。“有些人死了但人活着”说的就是他。他便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鲁迅。

鲁迅在那个是接受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模式和行为方式可能会与其他人产生不同,甚至不被理解,譬如鲁迅和故乡绍兴之间的感情就让部分读者不太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年后的鲁迅就成了一位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这故乡对游子而言是一个感情最特殊的存在。在游子的眼中回不去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是最能引起他牵挂的地方。依稀记得故乡有蓝蓝的天空和新鲜的空气,偶尔还能看到绵羊慵懒的睡在草地上,经常想着功成名就时回家 。但是鲁迅却不是这样的,他晚年也没回到绍兴,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鲁迅在成年之后便在外求学。1907年,鲁迅和其弟周作人一起赴日求学。在留学期间,鲁迅的成绩良好,从未落第。但是看到与他一起在日本留学的中国人麻木不仁时,鲁迅忽的意识到“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

这个重要的时刻是鲁迅开始革命道路的开始,在那之后鲁迅以笔和文字作为武器在革命界打出自己的名声。回国之后,积极参加革命事业名声大噪。但是鲁迅的晚年却选择在上海定居并在上海离世,在这期间从未去过故乡绍兴

这让人不禁思考鲁迅和故乡绍兴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感情变化呢?

其一,在鲁迅小说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可以看到年幼时期的鲁迅的好奇和可爱。在这里我们可以大致揣摩出鲁迅在怀念儿时的自己以及儿时记忆中故乡的美好。在这一篇目中字里行间里都流露着天真和烂漫,这是鲁迅少有的对故乡感情的流露,但是也批判的地方。百草园是天真烂漫的象征,那三味书屋则是批判的象征。

我们从原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借幼年时的鲁迅的视角来批判传统教育的弊端限制住了儿童的想象力,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因此我们可以说在鲁迅年幼时困惑和不快乐是占大部分的。

其二,绍兴带给鲁迅的痛苦太多了。在鲁迅年少时家道中落,家境上的一下子落差,让鲁迅体验了很多人世间的冷暖。在家庭经济贫困后,周围人的目光和言语对年少的鲁迅来讲是一种另类的、漫长的凌迟。在这样的环境下,鲁迅对于绍兴人民的感情会逐渐地变淡。这也为晚年的鲁迅不回绍兴埋下了伏笔。

其三,鲁迅在绍兴看到了太多封建礼教会“吃人”的案例了。阿长的经历对于鲁迅而言是一个时代的悲剧。阿长在改嫁之后,儿子意外死亡之后,回到鲁镇没有体会到一丝的人情温暖,反而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压死骆驼最后一根稻草的是封建礼教对人们思想上的毒害。“祝福”本应是美好的词语,在这里却带着一丝悲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看来绍兴带给鲁迅的是痛苦多于快乐。因此不回绍兴也是可以理解的。

参考文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