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你就会发现关于皇帝的叫法有很多种。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皇帝等等。

这几种叫法有什么不同呢?

汉文帝、汉武帝、隋炀帝,类似于这样的什么什么帝,这是谥号。

谥号是指人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唐太宗、唐玄宗、明成祖这样的什么什么祖或宗,这是庙号。

庙号是君主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明清时期两字的那个叫年号。永乐、嘉靖、康熙、乾隆这些都是年号。

至于秦始皇,这得另起一行,他这个和上面三类没啥关系,因为秦始皇觉得自己的功绩已经超越三皇五帝,自己创立的帝国可以千秋万代,所以,他把谥号和庙号统统废除。

他是始皇帝,二世三世乃至万世。这个有点像西方君主的叫法,比如拿破仑一世、伊丽莎白二世等等。

皇帝的称呼这么多,但还是有规律的。

唐朝之前的皇帝,大多数称他们的谥号。

汉朝的汉文帝、汉武帝;曹魏的魏武帝、魏文帝;北魏的孝文帝;隋朝的隋文帝、隋炀帝等等。

唐朝到明朝,包括明朝,人们又习惯称皇帝的庙号。

唐朝的唐太宗、唐玄宗;宋朝的宋太祖、宋仁宗;明朝的明太祖、明成祖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清两朝,大多数会用年号代替,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崇祯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光绪皇帝等。

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看过一些文章,他们认为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谥号的字数增加以及谥号只褒不贬。

汉朝时期,皇帝的谥号只有两字,刘彻的谥号是“孝武”。

到了唐朝,字数逐渐上升,唐高宗的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再往后发展谥号字数就已经多到无法想象。

乾隆皇帝的谥号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谥号字数这么多,念起来太不方便,自然而然谥号的称呼就被庙号和年号取代了。

还有一个原因,后期朝代的谥号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谥号是指人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

后来的很多谥号都是只褒不贬,甚至成了褒义词的堆砌,那还叫它干吗?

我倒是不这么觉得,其实这个问题没有那么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单来讲,就是为了防止“撞号”。

明星怕撞衫,皇帝怕撞号。

举个例子,李世民的谥号是“文皇帝”,庙号是“太宗”,可他的前头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皇帝和他撞得死死的。汉朝的刘恒也是太宗、文帝。

历史上记载刘恒都是以汉文帝代称,甚至一提起到“文帝”两字,都不用多想,就是汉文帝。

李世民作为唐朝皇帝的NO1,怎么能让他活在汉文帝的阴影之下呢?

所以,既然你用了文帝,那我就用太宗呗!

井水不犯河水,多好啊!

再举个例子,明朝有一位皇帝,也是太宗文皇帝,谁呢?朱棣。

文帝被刘恒抢走了,太宗被李世民抢走了,那咋办?

把庙号改了呗,改成啥?成祖,这就省事多了。

当然,后世也叫他永乐大帝,这就是年号了。

唐朝的皇帝发现谥号已经被人用了无数次了,所以就改用庙号;到了明朝,庙号也被人轮了好几百遍,得,咱们用年号吧!

接下来反驳一下广大网友“谥号的字数增加以及谥号只褒不贬”这两个观点。

皇帝的谥号再怎么长,其实还是有一个核心字眼的。

咱们以李唐为例,找一找这些皇帝谥号中的核心字眼。

唐高宗李治的谥号是天皇大圣大孝皇帝;唐中宗李显的谥号大和大圣大孝皇帝;唐睿宗李旦的谥号玄真大圣大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谥号是至道大圣大孝皇帝。

这里面的弘、昭、兴、明,就是核心字眼。

所以,唐玄宗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唐明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人说唐朝之后的谥号只褒不贬,已经失去了意义。

可事实上,唐之前的谥号也是褒多贬少,我们以谥号横行的汉朝举例。

终汉一朝,皇帝谥号最差的是“哀”,汉哀帝刘欣,但是“哀”并不是一个恶谥,而是带有怜悯一点的中等谥号。

难道汉朝就没有烂皇帝?

一般来讲,所谓的恶谥都是下一个朝代的人给上一个朝代的末代君主上的谥。

比如隋文帝杨坚给南陈末代皇帝陈叔宝上的谥就是“炀”;

谁曾想天道好轮回,老李家给他儿子上的号也是“炀”。

仅仅是本朝,基本上不会上特别差的谥号。

毕竟都是儿子给老子上谥,哪有“糟蹋”老子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