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天,2020年度“引文桂冠奖”名单公布,来自六个国家的24名世界顶尖研究人员获得此殊荣。“引文桂冠奖”获奖者的研究成果普遍被认为达到“诺贝尔奖级别”,因此也有“诺奖风向标”之称。迄今为止,已经有54位“引文桂冠奖”得主获得诺贝尔奖。

记者从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获悉,包括知名华人学者戴宏杰在内,有多位本年度“引文桂冠奖”获得者将参加定于10月29日至31日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WLF)。

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戴宏杰因“碳和氮化硼纳米管的制造和新奇应用”获奖。戴宏杰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应用物理系,之后赴美留学,分别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之后在莱斯大学跟随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理查德·斯莫利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加入斯坦福大学化学系任教。他长期从事碳纳米材料的生长合成、物理性质研究、纳米电子器件研发,以及纳米生物医学以及能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戴宏杰是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确定参加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本年度“引文桂冠奖”获得者还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教授斯蒂芬·布赫瓦尔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机化学教授约翰·哈特维希,两人对有机金属化学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通过钯催化实现胺与芳基卤化物偶联形成碳-氮键的布赫瓦尔德-哈特维希反应。两位教授是合作伙伴,共同获得了2019年沃尔夫化学奖。他们去年就来沪参加了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并作了精彩发言。

去年,哈特维希在讲话中表示,我给大家提出的是一些人类健康以外的挑战,世界经济增长大概每年3.6%的增速,按照这样的速度增长下去,全球经济20年后会翻倍。也就是说车的数量也会在20年后翻倍,粮食的需求在20年后也会翻倍,当然我们生产的塑料也会越来越多,可能未来10年生产的塑料比有史以来生产都要多,因此我们需要有长距离运行的汽车,而且我们希望能够通过阳光或者好的电池来充电,我们也希望有好的方式来生产粮食,存储粮食。我们的材料以后希望开发出来不是只用一次,而是重复利用。

作者:沈秋莎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