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经》中有这样一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说的是女子更容易陷入深情无法自拔。的确,自古以来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痴情女子的形象都似乎更多一些。然而,她们的痴情却往往难以换来美好的结局,比如黄维的夫人蔡若曙,就选择了冰冷的河水,作为她的最终归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维,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毕业于黄埔军校,在从军之前也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是一个仪表堂堂、文武双全的好男儿,而他的夫人蔡若曙也是一位受过新式教育,不扭捏造作的先锋女性,两人堪称是金童玉女,佳偶天成。

黄维与蔡若曙相逢于一场舞会,那时,蔡若曙还名叫蔡维新,是一所女校的学生。因为当时的中上层社会都时兴学习西洋人的习惯,开舞会、办沙龙,蔡若曙这样的女学生便因为赶时髦参加了此次聚会,在觥筹交错、燕语莺声中,一身戎装却又文质彬彬的黄维一下吸引了她的注意。

当时,蔡若曙只有17岁。在她的那个年纪里,所有姑娘都有着英雄情结,更何况当时的时局已经开始不稳,她们更需要一位英雄来给予她们安全感。而且巧的是,黄维也在这场舞会上,对这位年轻靓丽的少女一见钟情,两人迅速的坠入爱河,并开始同居。

因为容颜姣好,性格又豪爽利落,蔡若曙被称为"怒江之花",她的名字从蔡维新改成蔡若曙,也是在与黄维一起生活后,丈夫给她改的。或许在黄维的心中,这位小他十几岁的妻子,就如一轮朝阳那般让他觉得温暖。

然而,这段甜蜜的爱情却不如表面看起来那样纯洁,因为当时的黄维已经29岁,在那个年代里,像他这样到了年纪、又有功业的男人不可能没有成家,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在与蔡若曙相恋之前,他已有了妻室。

在两人同居后不久,蔡若曙便有了孩子,按道理说这是个好消息,但黄维却感到了麻烦。他不得不向蔡若曙坦白自己已有家室,所幸,蔡若曙丝毫没有感到被背叛,她理解包办婚姻的愚昧与落后,深信黄维是忠心于自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得到了蔡若曙的信任后,黄维与蔡若曙举办了婚礼,两人结为了夫妻。既然成了两口子,黄维就得把她带回家中见见父母。然而,在黄维带着妻子来到老家江西,准备叩见母亲时,却吃了一个闭门羹。他的老母怒不可遏,大声斥责黄维为不孝子,蔡若曙是狐狸精。

这倒也不难理解,黄维的母亲是从封建时代过来的人,自然对自由恋爱不有任何好感。在黄维与太太蔡若曙一起跪了好久,连跟着长官来的警卫队都下跪求饶后,黄维的母亲才勉强同意让黄维进来说话,至于之后黄维是如何与发妻离婚,那又是一段长长的故事了。

总之,黄维最后还是与蔡若曙成为了合法夫妻,只是两人还未甜蜜多久,战火很快地自东北、华北一路烧到了全国各地。淞沪会战中,黄维作为12兵团司令长官,血战沙场,全军奋战到最后一刻,生还者寥寥无几。此时,蔡若曙虽因战争不能常与丈夫相伴,但心中却是无比幸福,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走眼,自己的爱人,就是一位英雄。

抗日战争时期,蔡若曙对黄维如影随形,解放战争时期,蔡若曙更是随着丈夫南征北战,但她作为军官太太终究不能上前线。淮海战役结束,黄维被俘,她则被知晓败局已定的国民党带到了台湾。

但蔡若曙没有在台湾度过余生,一听说自己的丈夫还活着,她便带着四个孩子辗转香港前往大陆,在战后百废俱兴的新中国安了家。此时的她也就30岁多点,容颜依旧姣好艳丽,可她不仅没有选择再嫁为自己找个依靠,还抛弃了自己曾经大小姐、军官太太的身份,做起了脏活累活,好养活自己的儿女。

在劳累与日复一日的等待中,蔡若曙也不再如同一轮太阳那般明艳动人了,她开始衰老,发胖,变得唯唯诺诺,甚至还因为过度紧张焦虑得了精神疾病。待到1975年,黄维被特赦出监时,迎接他的已不再是风华绝代的"怒江之花",而是一个憔悴恐慌的老太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是说,蔡若曙最终和老去的黄维一起相互扶持度过了余生,那么她的痴情守候还算是值得的。然而事实却是,黄维并没有感激她的等候,他或许从来只是爱上了她年轻时的容颜,就从他在办理离婚时,还与原配夫人有了一个孩子上,就可见一斑。

终于,在某次蔡若曙关切的提醒他应该休息时,已对永动机研制走火入魔的黄维对她大动肝火,他对着对自己不离不弃的蔡若曙怒吼了一句"滚"。然后,没过多久,在某日的中午,蔡若曙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家,投入了冰冷的河水中。她终于清醒了,只是,这清醒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