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语,叫“宁做太平犬,莫做离乱人。”如果说在古代还有什么比在乱世之中做老百姓还危险的话,那就是在乱世之中做监军。

安史之乱后,唐朝虽然还延续了许多年,但军镇割据尾大不掉的形势已经形成,其后五代十国的战乱,无疑证明着这一点。“天子,兵强马壮者者为之!”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容这句话,在五代十国军镇割据的乱局下,将赤裸裸的弱肉强食规则,表现的一览无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代十国

在藩镇们都是如此想法的乱世之中,五代十国的监军,毫无疑问的可以当选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不光是那些桀骜不驯的军阀们,动辄杀监军。就连派出监军的中央王朝,也时不时就来个“皆杀之!”

那么为何在如此危险的境遇下,五代十国的监军制度,没有逐渐消亡,反而走向完善和体系化呢

一.中国古代“监军”的设置由来已久,但一直到五代十国时期,才形成体系化的监军制度

监军的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由来已久,最早甚至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其后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军在历史上出现的频率并不低。

但隋唐以前的监军,一般都是偶然性的,随机性的派遣大将或者是皇帝信得过的人担任,在战争期间负责做将领的参谋和中央的耳目,战争结束,监军自然要回到中央。

这一时期的监军,实际上只能当成是一种兼职,而且担任监军职位的,往往是名将重臣,其主要目的不是防止军阀叛乱造反,而是保障在外行军打仗的部队能够打胜仗。

但安史之乱后军镇作乱的政治现实,促使中央王朝不得不加强对于地方军镇的监控,监军的第一职责,也从帮助将领打胜仗,变成监督将领们不会造反。

与此相对应的是,监军们的军事才能变得不重要,而对皇帝的忠诚成为第一要素。这就促使了中国古代一个特殊的现象发生,即由皇宫内的太监,来任职监军这个职位。

由监军的身份变化,也能够看出,随着中央对地方将领的提防加重,打仗能不能赢已经变成了第二要素,对于中央王朝来说,派出去的军队不会变成敌人,才是第一要素。

同时,五代十国处于一个动荡的年代,大军常年征战在外,促使原本临时性的监军政策,变成了长期派驻军队的官员,并由此形成一种国家制度,就是对所有在外的军队,不管打不打仗,全部派驻监军,即监军这种职位的制度性。

藩镇将领

不光是被部队派驻常设的监军,而且在有大的战争爆发时,往往还会出现好几个监军一起出现的情形。

《旧五代史》中记载:

“庄宗遣宦者供奉官李从袭监中军,高品李廷安、吕知柔为典谒。”

既然特意提出来有李从袭监中军,那么自然也有人去监督偏师。由此可以看出五代十国时期监军制度的盛行。

逐渐制度化和细化到每一支部队的常驻监军,每一次大战中多位监军并存的现象,证明五代十国监军制度的完善,同时也说明一个显著的问题,即中央对地方的防备逐渐加强,而这,就给五代十国时期监军们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

二、五代十国监军们动辄被杀的宿命,其实是中央政府和地方藩镇激烈冲突的结果

按理说在完善的监察体系之下,军队的忠诚应该更可靠,叛乱和造反的次数应该减少,但五代十国诸国混战的历史,证明监军制度的结果,显然并不是像统治者所想象的那样。

相比于文官来说,古代将领们显然城府没有那么深,很多都是纯粹的武夫。你派个太监来监督他,对于这些桀骜不驯的将领们来说,就是不信任的表现。这种认知下,想让将领对监军态度好一点,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而反观监军,原本的监军是由大将,或者是重臣,再不济也是国家正统的监察御史来担任的,其监视心胸,都远非后来的太监们所能相比。太监们好不容易从规矩森严的宫里出来,自然不是来受气的,将领们对其态度不好,他们岂能在给皇帝的迷信中说将领的好话。

如此一来,其结果就是皇帝对将领们更加不信任,皇帝越不信任,将领们自然对监军越讨厌。如果是和平年代,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一两个将领个人的好恶,是没办法和国家制度抗衡的。

可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之中,皇帝都可以“兵强马壮者”为之,这些手握重兵的将领们,对中央王朝的向心力可想而知。而一旦兵强马壮,决定造反的时候,还有什么比“监军”更适合祭旗的人呢?

当然监军们的悲惨命运,远不止此、除了要防备军阀们突然造反,杀监军祭旗以外,还得随时准备被皇帝牺牲,以安抚将军们的心态。

太监监军

事实上五代十国大批量的杀监军的,反而不是造反的军阀,而是中央王朝。

《旧唐书》中记载:

“请悉罢诸司使,其事务尽归之省寺,诸道监军俱召还阙下,后皆杀之。”

《资治通鉴》中也记载了后唐时期中央杀监军的事情:

“又罢诸道监军使;以庄宗由宦官亡国,命诸道尽杀之。”

总之,一旦边疆军心不稳,而中央还没有做好准备应对,那么先杀个监军安抚一下藩镇,就是顺手的事情,反正他们也只是太监,皇帝的私臣而已。

影视剧中的太监形象

但是反过来看,通过五代十国时监军如此悲催的命运,就可以反推出其在中央跟地方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即,和平时作为中央的眼线,监督地方藩镇。而一旦皇帝和驻外大将发生冲突的时候,又可以作为一个缓冲,不至于直接刀兵相向。

这也正是为何五代时期很多次对“监军”施行“皆杀之”的策略,但后来又重新设置派驻的原因所在,无他,就是为了给趋向于对立的中央和地方之间一个缓冲而已。

三、五代十国监军制度之所以屡经破坏,但最终依然建立,是古代中国“高度中央集权”的历史趋向所决定的

如果从更长久的角度去看,五代十国时期,好像对于监军有点流年不利。往前,秦汉时的监军地位崇高,不会遭受动辄被杀的命运。往后,宋代随着武人地位的降低,轻易被杀的就不是监军,而是将领们了。

总之前后都很悠哉,只有五代时期的监军们比较悲催,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从监军制度的角度来看,当然是因为五代十国,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过渡的时期,旧的监军制度已经废弃,而新的监军制度虽然已经逐步完善,但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威信,因此很容易成为中央和藩镇之间的弃子。

而从社会风气变迁的角度,五代时期正处于中国古代文武地位的置换时期。从盛唐的: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到宋朝的:

“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乃好儿郎。”

文人和武夫的地位,正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彻底翻转,期间虽有一定反复,但大的趋势没有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军队

武将作为国家政治力量中的重要一极,他们的地位逐渐被降低,自然要反噬,而处于变革时期的监军,则是这种武将反噬的直接受害者。

但不管是监军制度,还是社会风气变迁,都不是自然发生的,是在统治者的意愿之下,强行人为的引导其转变的,而促使这种转变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古代大一统王朝高度中央集权的历史导向。

中央要集权,文人们反对很简单,直接抓起来或者杀了好了。但地方拥有军队的武将们,当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权力被收拢,他们的反抗,就直接促使了五代十国战乱不断,藩镇割据的历史现状。

而监军制度的完善,则表明皇室,或者说中央集权的意志是非常坚定的,就算杀的人头滚滚,皇帝高度集权的大方向一直没有改变。而其后武人地位的降低,则是中央皇权为了应对武人反抗而可以营造出的一种政治生态。

所以说,五代时期监军们悲惨境遇的造成,不是某个皇帝,或者某个藩镇将领决定的,而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在往前发展的时候,不断的走向高度中央集权的历史大势所决定的。

四、结语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分分合合之间的,是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迁。五代十国以前,中国古代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限,个人的勇武在社会上是一种很重要的优势。而经历过盛唐文化的催熟,五代十国以后,智慧在社会生活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

这种生产力导致的生产要素的转变,反映到社会风气上就是文人地位的提高和武人地位的降低。而处于战乱时期的五代十国,则是这种转变完成的过渡时期,而监军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则是这种转变的重要表现。

一项新的,能够决定各阶层社会地位的制度转变,势必要遭到旧有的特权阶层的反噬,五代十国监军们动辄被杀的悲惨遭遇,则是武人在“重文轻武”这种社会观念形成时反噬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旧唐书》

《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