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剧种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生动展现了一个地方、一个区域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它是弥足珍贵的地方文化“标签”,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特点。对于这种文化价值较高的剧种,一般是在“保”和“传”两个字上做文章。

从“保”的角度来说,近年来,我省许多地方组织当地文化馆等部门下乡走访,挖掘、整理出一批民间小调、小戏等稀有剧种,并通过文字、视频、录音等手段,将稀有剧种记录下来,力争恢复和还原剧种原貌。针对濒临失传的稀有剧种,一些地方还采取了财政兜底的方式,给当地剧团一定比例的编制,定向培养稀有剧种人才。这些举措,为稀有剧种的有效挖掘和保护提供了保障,对于繁荣地方戏曲文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在“传”的方面,我省各地主要做法是通过申报国家级、省市级非遗的形式,确定一批传承人,建立传承机制,并对传承人给予一定补贴。客观来说,此举有利于稀有剧种的延续和发展。我们还应当看到,除了非遗传承人之外,还有一大批与稀有剧种相关的民间艺人和团体。他们扎根乡野,巡演乡村,在普及和推广稀有剧种,培育地方戏曲土壤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同样承担着“传帮带”的重任,一些民间剧团不惜抵押固定资产,为剧团的繁衍发展培育新生力量。

稀有剧种的传承和发展,关键看人。关心、关注稀有剧种相关从业者的生存状况尤为关键。记者采访时发现,一些民间老艺人年事已高,“带徒授课”力不从心;有的艺人在剧团解散后,没有保障,只能摆摊维持生计;有的长期在外打拼,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当谋生都成问题,又何谈传承呢?

“每周在南京演出,有时要住旅馆,不能老是借宿别人家啊。 ”杨宗菊不经意的一句话,道出了老艺人的辛酸。以她为代表的一批老艺人,更加渴望回归家乡,结束漂泊的生活。政府扶持、重建剧团、地方育人,这是在外拼搏的民间艺人的共识。

在胡节银看来,出去走市场是被“逼”出来的。他和剧团演员们曾经一专多能,既是演员、舞美,又是市场经纪人。哪有邀约,就去哪儿唱。经过多年打拼,他的金义黄梅剧团在江西等地扎下了根,既有长期演出合同,又开办了黄梅戏沙龙。在更广阔的市场寻找生存空间,这也是不少在外漂泊的民间剧团的心声。

如何将这些声音转化为坚实的脚步呢?

首先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的稀有剧种发展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以政策为导向、以资金为支撑,为当地戏曲从业人员打造一个充分展示的舞台和空间。

其次要体制机制创新,鼓励“走出去”“请进来”。繁荣地方稀有剧种,要抓好本地、外地两个市场。可以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有条件的民营剧团大胆走出去、闯市场。同时邀请在外打拼的民间人士、民间剧团返乡,借鉴他们的经验,深耕本地戏曲土壤。一进一出,让戏曲市场“动”起来、“活”起来。

最后要在非遗传承方式上进行创新。可以借助其他优秀剧种的优势,边学边融入,借“船”出海,在市场磨砺、人才培育过程中,找到稀有剧种的发展规律,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最终形成符合剧种本身特色的发展路径。

稀有剧种的发展,事在人为,莫让艺人“空悲切”。(钱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