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战役,像极了努尔哈赤递给大明王朝的一把绝命夺魂刀。

这把刀,将大明王朝砍杀的遍体鳞伤,几近奔残。

古代王朝的兴衰大抵和民间土地有着本质的关系,即便到了今天,华夏大地上仍旧寸土寸金,人们的生活也大多不是为了几两碎银,而仍旧是脚下的方寸之地。

一个新兴王朝在刚刚建立的时候,往往凝聚力很强,其政治框架更是行之有效,能够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办成任何一件大事。

像知晓全国土地的具体份额这种高难度的大事,也可以瞬间丈量完毕。

可到了王朝中期、王朝末期呢?

帝王所统御下的政治框架是否还有如此强大的动员能力?

毫无疑问,没有!

中国几千年来的所谓改革,大多非地即军。

不是土地改革,就是军政改革。

而军政改革又寄生在以土地改革为基础的大环境下,所以,说一千道一万,改革就是土地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同样是延续这个理念。

新兴王朝建立之后,全国的土地就像一块巨大的蛋糕,皇帝往往都元勋功臣多有偏爱,他们得到的土地最多,福利也最多。

因为,这些赏赐给功勋的土地,往往都免税。

啥意思呢?

相当于给了你土地,你还不用上交国家。

除却开国的元勋功臣,还有一部分人也能够获得这样的高阶福利。

---读书人。

普天之下的士族只要为官,大多都会免税,只是官职不同,大抵的数量不同,但是土地免税的福利却不尽相同。

老百姓呢?

国家可以发给他们土地,可他们的上交一部分,撑起国家的财政收入。

产粮

一些人为了减少上交的产粮,就会将自己的土地挂靠在大户人家的名下。

假如国家需要你上交40%的产粮,你只能享受到60%的劳动收入。

可如果挂靠在士族官僚手中呢?

他们名下的土地是免费的,所以可以随便设置一个低于朝廷的非官方数据。

例如,挂靠在他的名下,你只需要上交30%的产粮。

不过,这种挂靠土地的人一多,时间一长,会滋生怎样的后果呢?

士族官僚名下的土地会多,百姓的土地会越来越少,一个王朝财政收入会越来越低。

原来越

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钱,会间接流入士族官僚的口袋。

王朝末期大多会形成这种现象。

张居正想要改革,士族官僚们不愿意上报详细的土地数据,你如何改革呢?

所以,他一死改革几乎宣告失败!

更为可怕的是,随着实则官僚的土地越来越多,他们会渐渐提升交粮的百分比。

老百姓怎么办呢?

民告官吗?

很抱歉,买卖土地本来就违法。

你要是硬着头破想人财两空也可以,但是状告信大多出不了县衙,搞来搞去只能把自己害得更惨。

明王朝末期的经济崩塌,大抵就是如此。

萨尔浒战争爆发之前,明朝就是面临这样的困境。

万历十六年,努尔哈赤带领大军在明朝边境突突了好几遍,然后毁城而去。

哇塞,这大明太怂了吧!

努尔哈赤直接将辽阳也顺便一块突突,再一次暴打明朝军队,同样劫掠物资,毁城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萨尔浒之战由此爆发。

万历皇帝调拨了四路大军让杨镐统领,准备围攻赫图阿拉,直接端了他们的老窝。

  • 南路大军:辽阳总兵刘綎带领两万大军奔袭宽甸,切断后金的后路
  • 中路右翼大军:辽东总兵李松柏带领两万五千大军奔袭辽阳,随后引兵攻打赫图阿拉城
  • 中路左翼大军:山海关总兵杜松带领三万大军奔袭沈阳,随后引兵攻打赫图阿拉城
  • 北路大军:开原总兵马林带领一万五千大军奔袭开原、铁岭之地,随后引兵攻打赫图阿拉城

这四路大军啥情况,兵员来自呢?

那里

北方边镇、四滇地区。

这些地方大多长久不战,军队战斗力处于长期疲软的状态。

大军陆陆续续在沈阳集结时,正值料峭寒冬,士兵们的盔甲、盾牌、长刀更是破旧不堪。

杨镐上书万历皇帝,等到春季的时候再干那孙子吧,现在士兵们装备不行,天气也异常寒冬,这完全就是去送死啊!

再者,各路大军几乎都是从其他地方打包行军走过来,各路统帅恐怕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整合大军,配合完美。

万历皇帝以为杨镐认怂,勒令杨镐出兵进攻。

1619年,二月。

近十万之众的明军兵分四路浩浩荡荡的杀向了赫图阿拉。

大军行进时,天降大雪。

漫天飞舞的雪花看着很漂亮,可大家都感觉到了一丝的不安,一丝可怕的死亡气息。

第一败:

杜松统帅的在界凡山一带被突袭,杜松战死,全军覆灭。

第二败:

努尔哈赤利用行军时间差,直接扑杀北路统帅马林,尚间崖一战,马林战败,侥幸脱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败:

南路大军统帅刘綎挺兵至董鄂城时,皇太极、代善引兵冲击,南路大军又全军覆灭,刘綎战死。

第四路:

三路大败之后,李松柏所统领的中路右翼大军仓皇撤退,保留了最后一点有生力量。

萨尔浒战役,四路大军合围不成,几近团灭。究其根本,天气严寒,士兵们大多不适应东北的天气,而且大军无法协同配合,反被努尔哈赤引兵各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