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了不对的事情,我们不需要对他破口大骂、严厉处罚,但也不应该掩饰或否定自己的生气,面对孩子犯错,资深园长何翩翩给老师、家长两个原则。

陪伴每个父母和小孩,成为更好的自己。
让每位父母、教育工作者,都有能力,以生命滋养另一个生命,带领孩子,走向海阔天空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何翩翩

资深蒙特梭利幼儿园园长。在台湾蒙特梭利幼儿园担任园长,曾在纽约生活与工作,并取得纽约大学(NYU)的幼教硕士与3-6岁蒙氏教师证。身兼三子妈与园长的双重身份,生活中有压力、有挫折,但有更多感动与成长,用文字让大家感受到在育儿的路上并不孤单,愿意跟着孩子一起成长改变,身为父母的我们就是收获最丰富的人。部落格【Mella的幸福蒲公英】,著有《蒙特梭利教养进行式》,并有在线课程《何翩翩:用「蒙特梭利」教养法,培养出独立自主的孩子》。

有次点心时间,一个冲动性比较高的新生,想把手指伸进大家的点心中,好在老师立刻制止,把他带到我办公室,孩子脸上还带着笑容,我听到老师告诉小朋友:

「老师没有生气,但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做呢?」

这时我暗示老师先等等,告诉孩子:「我很生气你想做不卫生的事,这样大家会都没点心吃!现在你可以选择在我办公室吃完之后再回教室和小朋友玩,或是在这里等妈妈来接你(只剩半小时就放学了),然后把点心带回家吃。」

孩子非常生气的大吼大叫加跺脚,发动身体所有电力系统来向我抗议,我请老师离开并且坚定的重复:「吃完点心就可以回教室和大家玩玩具了。」平静但坚持,也让他发泄他的不满,边继续我手上的工作,边观察他的情绪是否渐渐和缓,轻描淡写的提醒他:「其实吃完点心就可以回去了喔。」

他慢慢发现哭闹没用,换成问:「为什么不行在教室吃咧?园长在做什么啊?... ...」我置之不理,他就把目标转向办公室的行政老师,老师还没开口我就直接告诉他:「老师在做她的工作,你现在的工作是把点心吃完。」

他不再转移话题,躲在计算机后面偷偷观察我,我开始和行政老师演戏:「老师,其实小朋友把点心吃完就可以回教室了,快放学了,再不快吃就没时间玩了,好可惜喔!」行政老师也配合着和我一搭一唱。

真实表达你的情绪

终于孩子回到点心旁,我过去请他坐下,他不肯,这时有没有坐下不是我的重点,因此我提醒他:「如果待会你把我的桌子弄脏了,必须帮我处理干净喔!」他弯着身默默的把点心吃完,告诉我他吃完可以回去了,我摸摸他的头谢谢他的配合。

事后我提醒了老师以下这两个原则,也提供给家长们思考:

第一、大人当然可以表达你的情绪!孩子的行为不对,影响到大家,你当然可以生气,这是直接的情绪不需要掩饰或否定,但我们不可以有「情绪化」的行为表现。

情绪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体察并说出自己的情绪,所以大人在处理孩子行为时,如果能精确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对孩子来说会是很好的学习,比如:「我好沮丧,当我请你来洗碗时,你告诉我你不喜欢当我的小孩,我觉得我的心受伤了。」

切记情绪没有对错,反而是当孩子卡关时,你若能帮他说出当下的情绪,甚至真实的表达出你的感觉,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同理、解放与学习。

而所谓的尊重孩子,绝对不是大人永远笑嘻嘻、不对孩子生气,「正向教育」是要帮助孩子处理完情绪后,选择正确的解决方式,让孩子更成熟、EQ 更好,而大人刻意隐忍、过度尊重孩子,往往忍到最后才爆发时会更可怕!

第二、不是什么时候都要问「为什么」!尤其是孩子一时冲动做的事,在超市奔跑、在朋友家乱开别人的抽屉、在餐厅大声喧哗、动手打人、破坏物品... ...不行就是不行,为什么要问他「为什么」呢?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所谓的「共情同理」!

问孩子「为什么」只会养成他善辩的习惯,下次他绝对可以把你的道理重复说给你听,让你哑口无言,所以开口之前,请先思考你「为什么」问他「为什么」,是希望他回答你什么?让他习惯找借口吗?还是只是想听他说一遍正确答案?就算说对了,下次他就不会再打弟弟了吗?

当你说再多也没用时

大人明明有答案,却要用问题去引导孩子认同自己的想法,还不如一开始就把界线和结果说清楚,才不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断测试大人的底线。

我们这代的父母接收到太多教养信息,都说要尊重孩子、要和孩子沟通讨论,总是希望能照顾孩子各方面,尤其是心理的需求,因此当孩子出现偏差的行为时,总不断努力说服孩子,希望孩子最终「首肯」,愿意主动配合。

殊不知在幼儿成长的阶段,除了尊重之外,纪律更是不能忽略的,尤其当幼儿们正在练习运用「不」的力量时,有时那个「不」其实是在等待成人更明确的指示与坚持。

当成人很确定该怎么做时,孩子也知道为什么不行,大人却还继续用「说服」的方式沟通,不但累死自己,也很容易养大孩子的胃口,三岁之后就只能怪孩子怎么叫不动、讲不听、意见那么多了,因此我会建议爸妈,有时候也该理性、平静的多使用直述句,而非总想用疑问句「好不好?」「要不要?」「可不可以?」来说服小孩。

有位妈妈无奈的告诉我,孩子其实两岁就已大小便训练成功了,可是几个月后一次不小心尿湿,孩子从此不肯再脱下尿布,一直到三岁半,似乎得了「戒尿布焦虑症」,一脱下尿布就开始恐慌,妈妈好言相劝、分享绘本故事,甚至买了两打的小裤裤让孩子知道尿湿没关系都没用,超过两小时不包尿布,就会焦虑得大叫大闹,让他们伤透脑筋。

给了爸妈几个建议,发现他们试过都没用后,我渐渐看到问题的核心,所以请他们就让孩子尿湿吧!让他大叫、让他焦虑,然后去体验所有的恐惧其实都是孩子自己想象出来的,其他就别再多说,因为大人说太多「尿湿没有关系」,都只是在暗示孩子「尿湿是件很重大的事情」我们很担心,这个担心不是担心「尿湿」,而已经变成是在担心孩子的「担心」,因此当好说、歹说都没用时,就请别再说了吧!

当成人很确定该怎么做时,孩子也早知道为什么不行,大人却还继续用「说服」的方式沟通,不但累死自己,也很容易养大孩子的胃口,请理性、平静的多使用直述句!

*本文摘自亲子天下出版《蒙特梭利教养进行式》,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版权所有,转载前请申请开白,核准授权之内容须完整加注作者及出处,出处为亲子天下微信公众号

★尊重原创,请依照规范申请转载,未申请开白之自行转载行为将一律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