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围城》,经不起推敲的经典

《围城》没有小说。看过《围城》的人都知道,《围城》就是一堆比喻的汇集。琐碎得几无情节可言。妙喻成篇听起来是对钱钟书著作的赞扬,但另一层意思也很明白,钱钟书不会写小说。

读《围城》,你不会想到它有什么主题,有什么故事,有哪些发人深思的社会观照。你只觉得它有好多漂亮话。仅此而已,这哪里像小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文艺反映时代,《围城》更是淡得彻底。很难想象写于1945到1947年的作品,背景也是二三十年代,居然让人感受不到一丝炮火气息。里面一群知识分子成天陷在婚姻、情感,与学历、工作当中。仿佛和平年代的我们。

现在将《围城》抬得这么高,与文学评论家夏志清有关。就是发掘了沈从文、张爱玲的那位。其在《中国现代小说史》里,给了钱钟书《围城》“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写得最有趣、最细腻的小说,或许是最伟大的小说”这样的评价。甚至将《围城》与吴敬梓《儒林外史》并提。

但有人对比两本书,认为:

《儒林外史》一方面刻画人物穷形尽相,入木三分。另一方面作者下笔很有节制,或是纯用白描,或用隐笔,时常点到即止,或在前后呼应中让读者自行领会。

《围城》则不然,挖苦人唯恐不够尖刻,硬是将书中人物从心理到行为、对话,将其可笑之处一一展示,放在阳光下供读者嘲笑。如下,连两岁的孩子也不放过去。

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细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中国人的脸。

这又是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形式大于内容,炫博大于主题。相信有这种感觉的人并不少。一碍于“文化昆仑”之大名,有想法也自我压抑了。一是架不住市场上的吹捧,《围城》好啊《围城》好,特别是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将《围城》视为“是一部探讨人的孤独和彼此之间无法沟通的小说” 后,谁读《围城》都要作一番深刻解读。甚至要谈到哲学上去。谁说不好谁就是没读懂太肤浅。以至于钱钟书自己都说,不要捧得太高了。但书已经架上去了,人也就迷信了。

为什么一个描写90年前海归富二代的书,围绕的也不过是工作与情感,题材与内容也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人物也并没有什么典型性,仅仅因为比喻打得多打得好,就要连带着连主旨与思想都要拔高?夏志清写《中国现代小说史》之前,也没有人说《围城》是经典,问世70年,何以前40年没那么热情,后30年就嗨了?只能说出版商太能宣传,跟风吹太厉害。反倒是文坛与学界中人,很少有看到评价,更别说吹捧《围城》的了。

另外,要吐槽一下《围城》的语言了。实在生硬干巴,不古不新,字里行间也毫无热情可言,都是一副别扭的冷冰冰腔调,无论人物对话还是旁白式的比喻。让人读不流畅,自然也读不畅快。有人评价钱钟书冷漠,从他的文字语言就可以见到端倪。太刻板了!如果觉得生动,完全是比喻带动的,生动的是某些比喻,而不是句子本身。举个例子:

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阳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这一句难道不是又啰嗦又矫情吗?还绕来绕去。喜欢绕,这也是《围城》一个毛病。他的语言读起来真的吃力,不利索。

最后,经常让人津津乐道的《围城》主题——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也不是钱钟书的句子,而是来自法国谚语。

就这样的《围城》,能是一流作品吗?又如何经得起经典的推敲。读者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