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如今,随着辣子鸡炒制方法的不断升级,最传统的那种几滴酱油几个花椒的干炒法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这种方法的瓶颈之一是由于对鸡的年龄要求较严格,老鸡炒不透,嫩鸡又没嚼头,另外,由于饲养方式和人的口味变化,市场上绝大多数鸡的品质早已不如当年,加上现在很多人不喜欢吃肉,即便喜欢的,也只是把鸡肉当作众多肉类中的一个调剂品,对肉的渴望程度,与当年相差甚远。

近两年,使用本地改良鸡作为辣子鸡食材的饭店基本采用了煸炒然后加水炖再收汁的形式,这样做的优势很明显,由于加水炖的更透,在鸡种类的选择上更为宽泛,不再那么的受鸡龄的限制,炖煮后的鸡肉也更加入味,由于加了水,冻冻的数量也会更多,通过这种方法,近几年又衍生出了面条鸡,麻花鸡等更多的品种。

也许有人说这一切是对传统方法的一种挑战,但这却让不喜欢吃鸡肉,但喜欢吃汤汁的人感受到了辣子鸡带来的魅力,不得不说其实是一种进步。

记得前两个月,我脑海中总是有一个疑问——到底是谁发明薄皮辣椒和蒜来炒鸡?

刚刚想到的时候,我还总缠着市餐饮酒店商会的一位秘书长,但这几天脑子里突然就开了窍,自己想到了一个如标题这般的解释方案。

很多外地朋友在尝过枣庄菜后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第一是枣庄的菜太辣太咸,第二是枣庄的菜都一个味,其中的太辣和一个味其实均说明了枣庄厨子尤其是野路子的厨子,无论炒什么菜都喜欢放一些薄皮辣椒,我们也经常拿“不放辣椒不会炒菜”做一些调侃。

通过统计也不难发现,无论是传统还是现在,枣庄人在炒一些荤菜的时候就习惯拿薄皮辣椒和蒜提味的最佳选择,致使如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辣炒系列”,什么辣椒炒肉,辣炒排骨,娄鱼,羊肉等等等等,大家评论这些菜好不好吃的原则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进没进味,而这其中的“味”,就是来自辣椒蒜在遇热一霎那激发出的诱人香味是否融进了食材之中。

作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中你只要细细发现就经常能够碰到以下几种人,第一种是吃辣椒炒肉只喜欢吃辣椒和蒜的, 虽然这些人不吃菜里的肉,但还偏偏就喜欢里面放一些肥肉借味,自己就挑一些小瘦肉粒,这说明了人们对辣椒蒜的偏爱。

第二种是吃辣子鸡只吃鸡胗鸡肝鸡个了白儿和一些小碎肉的,这部分人吃辣子鸡基本不吃那些块比较大的肉,就喜欢挑里面那些兜着酱汁的辣椒或者裹满酱汁的小肉粒,对他们而言,只要你的酱汁好吃,辣子什么对他们都无所谓。

这里面的酱汁,其实就是各种酱油加上辣椒蒜的味道,这种味道就是枣庄人的根,就是我们百吃不厌的味道。

为什么隔夜的鸡更香,那就是因为大蒜和辣椒经过一段时间后,味道更加释放。

如果真像我所说,为什么只有辣子鸡这么火,辣椒炒肉辣炒排骨和辣炒羊肉等为什么就没火起来呢?

这其中抛开民族原因不谈,我认为还是因为鸡肉的受众群体更广泛一些,生活中有很多女生即便不吃带肥肉的猪肉,尤其是五花,但鸡肉多多少少还是能吃一些;辣炒羊肉由于肉质没什么嚼头,吃起来没有咀嚼的快感;排骨的肋条虽然要好些,但由于块太大,辣椒蒜的味道很难浸入到肉的内部,没了辣椒蒜,肉的猪腥味便会显露,整道菜也就没了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