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能成功的原因确实很多,因为这个是大手术。我想除了落后(秦国比中原诸侯落后了一个多世纪,商鞅在秦国推行的表达,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复制三晋的改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商鞅变法的确是“使秦国和中原诸侯接轨”),利益链较少以及有个好伯乐,懂得借势之外,还有应该是人口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本人认为秦、楚两国封君、权臣势力还是比较重的,比如吴起说楚国的问题在“大臣太重,封君太重”,秦国虽然没有多少封君的记载,不过战国早期秦国权臣弑君、立君,导致秦国内乱不止也是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民:让老百姓有事做,不在社会游荡。各司其职,恪守乃业。有一定的经济来源,稳定生活。无业游民不便于社会稳定和管理,容易产生犯罪。

辱民:唆之相互检举揭发,使得违法乱纪之徒,作奸犯科之辈生活于恐惧氛围。

贫民:除却过多钱财,避免过多的金钱而骄奢淫逸,风气奢靡。

商鞅就是个怪胎,认同他的人,难道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看问题?商鞅之死,天下无人为之怜,我想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了,他把人间变成地狱,为了成功而成功,同时代的思想很多儒家道家各家都和它完全不同,甚至我认为他的思想可以说是把民众完全当成国家统治者的工具,这样子的国家,强大有何用?所以秦二世而亡,不是没有原因的,汉初早对商鞅有过定论,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喜欢他改造的社会,但是他的思想却成了专制统治者的利器,但是都是披了儒家的外衣而已,影响可以说直接持续到现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虎相争,之前占上风的老虎要是露怯的话只会给另外一方一个错觉,让对方主动进攻。反而虚张声势,愈加跋扈,会让敌对方以为自己仍然或更加强大,不敢动手。

商鞅在那个位置张扬点可以理解,退一步必然被对手害死,张扬点反而会让对手惊惧疑虑不敢动手。

如果秦惠王是个庸才,那这个因素影响就很大,从为政措施看秦惠王是个有想法有度量的人,这样的人会把利益权衡放在个人恩怨之上,商鞅当初处罚储君符合秦国法度,也符合秦国的利益,而不是针对太子的个人行为,奉行商鞅法治的秦惠王面子是挂得住的,杀商鞅如果会动摇秦国根基,秦惠王肯定不会杀,可惜杀商鞅好处太多,坏处太少,立威、集权、除患任何一个原因都比记恨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