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写作圈里,文字语言地域性较为突出的,还要数北京周边地区的作家,读者称其为“京派风格”,例如老舍,老舍的文字轻快、幽默,哪怕是在叙述一些沉重话题时,也能巧妙地调动氛围,不会使人察觉到强大的压迫感。

那么到了现代以来,也有王小波、冯唐、王朔等人将“京味儿”语言风格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他们的文字较之前的人更多了一种对于生活“调侃”的态度,因此深受一大批青年人的喜爱。

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由于王小波、冯唐、王朔三人的作品风格有些许的接近,不免就会被人们拿出来放到一起比较——这“京城三大才子”之中到底是谁的文学造诣更高呢?

冯唐

一、王小波:苦难与荒谬结晶出来的天才

“小波”是他的母亲给他取的名字。我们常说人如其名,“小波”和他本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同样看上去貌不惊人、平凡无奇,但仅是简约而并不简单。

王小波出生于1952年,在历史时期上处于这个年份的人有不少正在经历运动,王小波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员。

王小波出生的前两个月,父亲不幸被打压,后来在特殊时期当中也饱受摧残,直到1979年才被正式平反。这对于王小波的家庭来说,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母亲为他取名小波,一是为了纪念这次事情,二是寄托希望能够早日让真相水落石出,三是鼓励家人在革命的长河中,能够抵挡住任何风浪,要善于将人生的大波大浪,化为微不足道的小波小浪。

王小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小波就是伴随着一潮又一潮的波浪而成长的。母亲因孕期成日里担惊受怕,连带着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也跟着受苦,王小波出生时被诊断为先天发育不良,自小体弱多病。

三四岁时,他患上了严重的肋骨外翻,是软骨病的症状,医生给他开了很多钙片,王小波被家人逼着吃了很多,个子因此长得要比同龄人快些。

身体持续发育但是营养却始终无法实现同步补给,因为后来正巧赶上了困难时期,所以他对童年最深刻的记忆是来源于饥饿。

王小波在家里男孩的顺序中排行第二,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他的作品中时常有“王二”这个角色的出现,多半是他自我意识的投射。

“王二”出现的故事背景大多是在知青上山下乡的时期,这也来源于王小波个人的真实经历,插队时期的许多见闻以及对生活的思考都被王小波积累下来浓缩成为写作素材。

王小波

王小波一直秉持着一个写作原则——传播有趣,书写智慧。这个原则使他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成为了中国文学的异类,很多人第一次翻开王小波的小说,绝对会发出一声喟叹:“噢!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自由而奔放,真诚且热烈,不正经不严肃甚至在某些人眼中“不文学”

王小波最负盛名之时,是在他然长逝之后。

在他笔耕不辍的那段岁月里,中国主流文学界始终不愿意接纳王小波作为组织中的一员,他既没有任何头衔,也没有任何奖项。

是因为王小波的才华不够突出吗?我想绝对不是,若是如此为何直至今日他依旧拥有大批量拥趸,那问题是出在何处呢?答案便是“体系”

主流与官方对于文学的定义,于王小波的作品内涵是截然相反的,文学在过去是要承载着许多功能,它需要宣传某种思想,提升人的思想品德,“开卷有益”为文学第一大要务。

就拿王小波最为知名的作品《黄金时代》来举例,它描述的是发生在知青插队时期的故事。这种背景之下的小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个笼统的归类——伤痕文学,可是王小波却对这一题材进行了完全的颠覆,读者见不到“伤痕”,只有满满的原始欲望跃然纸上。

王小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黄金时代》就是一本彻头彻尾的H书,有人说这种作品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荒谬,是无价值的,看完这本书并不能提升一个人的灵魂。

而作者本人想要传达的真正内容却无人在意,写作之初就压根儿没想过教化任何人,王小波从始至终如果想要提升谁的灵魂的话,那一定也是他自己的灵魂

王小波笔下的世界是极度轻松的,他认为小说应该尽量写得好看,写给真正读小说的人去看。难能可贵的是,王小波的文学不掺杂任何政治目的,商业价值,他从来不为任何现实因素考虑增加删改他的小说内容,只是自说自话,表达自己心中的天地。

王小波的小说为文学创造了更多的可能,尽管在当时不被主流所接受,但却正好让他另辟蹊径,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开始。

王小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王朔:无利不起早的“痞子文学家”

相信很多人对于王朔都不会感到陌生,尽管有人没真正读过他的一本小说,一篇杂文,但是或多或少地接触过由王朔参与编剧的热门电影电视剧。

与冯小刚导演合作的《甲方乙方》,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电视剧《渴望》,云集张国立、葛优、吕丽萍等等大腕儿联袂出演的情景喜剧开山鼻祖《编辑部的故事》……

他的小说也多次被改编,二次创作为影像作品,例如姜文执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改编自王朔的《动物凶猛》,王志文江珊合作出演的现象级电视剧《过把瘾》也是改编自他的小说《过把瘾就死》。

正是因为以上情况的出现,1988年中国影视界将这一年命名为“王朔影视年”,九十年代正式出现一种“王朔现象”,即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王朔

王朔的作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因为他的小说更加通俗,他描写的是那一代人正在经历着的,或者想表达又不敢释放的。

王朔在成为一名职业作家之前,从事过很多职业,他当过兵,退伍后进入企业打工,之后试图下海经商但终究没掀起多大的水花,走了很多弯路,最后才走上文学之路。

这些过往的经历是十分宝贵的,当他开始改变准备正式投入到写作之时,中国的社会也悄然在发生变化,这一段时期有人它定义为“文化失范期”。如果说八十年代上下最迷人的职业是诗人,远方迷茫惆怅理想,诗人为整个社会创造这些精神补给。

那么王朔所处的九十年代上下,最好的职业是小说家,因为小说是通俗文学大众文化。

人们已经抛弃了精神纷纷投奔至物质的海洋,所以诗人直接失业了,知识分子的地位骤然间从社会中心移位到了社会边缘,王朔从未在公共场合或者私下承认过自己是有才学的,反而一再强调自己没读过什么书,没什么文化,可以看到他从不以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身份自居。

然而一个著书无数的作家,能谈得上没有文化吗?

王朔

这恰恰是王朔的高明之处,文字在他手中是工具,书籍在他看来是商品,读者在他的小说中获得愉悦,他从读者手中赚取金钱,中国文学界何时出现过这样简单的“以物易物”的年代。在大众文化占领主导的时刻,迎合受众,懂得利用传媒为自己造势。

王朔说过,文学其实就是排泄,他描写的就是这个社会的整体现象的缩影,经他通过一种幽默的调侃,塑造了一批具有“痞子”特征的角色,无拘无束,精神贫瘠,反对已经形成的一切被视作高尚品质的东西。

这恰恰也是迎合大众心理的,王朔抓住了这一点,批量生产,开创了中国商业写作之路。

不难看出,当代很多以出名的作者,无疑都是先被资本认可,符合大众期待,才一步步通过类似的方式走向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但是这样的现象在王小波所处的时代是想都不敢想的,别看才相隔不过十年的时间,《黄金时代》在当时连出版的权利都险些被剥夺,所以王小波也不是所谓的生前籍籍无名,死后万人追捧,只是生不逢时。

若王小波能够活得再久一点,也赶上文学界这趟开往春天的列车,很难说他会不会与王朔同样受大众文化的追捧。

王小波

但是,王朔兴于大众文化,同样苦于大众文化。

因为当你以一个类型的文风被人记住后,达到创作的巅峰之时,快乐兴奋之余,思考更多的是如何下坡。王朔被影视圈追捧之后再也没有当初那样的创作水平,他的小说进展处于“瘫痪状态”,之后在出版的几部作品皆被冠以“江郎才尽”之名,换句话说大众不买你的账了。

这是王朔这类作家的难题,他们生于浪潮之间,注定是随风向波动的,没有一部作品可以起到真正为他垫底的功效。

他可以做到迎合一个年代的读者,一个时代的青年人,但不可能做到迎合所有人所有时代,风过后海面又是一片平静。

王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冯唐:内心持续肿胀

冯唐是今天所评论到的这三位作家中,年纪最轻却“头衔”最多的

他生于1971年,直接和前两位有了辈分上的代沟,冯唐的人生经历似乎要比前人们多得多。

他是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妇产科专家,同时也是美国工商管理学硕士,前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之一,前著名国企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中信集团高级董事总经理主理医疗投资……

这些天花乱坠的名号,令人眼前一亮的学习求职经历,他无疑是一个成功人士,如果冯唐放弃知名作家身份一样也可以生活得风生水起。

冯唐是最早的“斜杠青年”,你很难相信一个医学生、一个企业老总、一个社会名流,依旧可以每天有大量的时间投入到阅读和写作当中,换做是平常人,巨大的生活压力足够使人喘不过气,冯唐的精力是比常人要旺盛的。

冯唐

冯唐总是爱说“肿胀”这个词,年轻时身体肿胀,中年后思想肿胀,这一点也体现在他的作品当中。当你理解了什么叫做肿胀,你或多或少的了解了冯唐笔下的世界。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到《万物生长》再到《北京北京》是冯唐笔下的青春三部曲,也合称“北京三部曲”

冯唐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的书中也描写的人物经历和生活背景,与他个人形象有着高度的重合。

北京对于我有特殊意义。今天的北京对于我是初恋,火星,根据地,精神故乡。年轻时候的经历是一辈子的养料。

“北京三部曲”同样被改编成为电影电视剧本登上了更广大的荧屏,但是已经与王朔那个时代有了大相径庭。王朔是在跟随潮流的同时翻腾浪花,如今说起冯唐的作品,更多人谈起的是追忆青春回忆过往。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那样的青春滞留在脑海,在《万物生长》的季节里遇上了那个让你认为“春风十里不如你”的姑娘,凶猛的青春横冲直撞,荷尔蒙飘散后迷失在沉默的《北京北京》。

冯唐

“秋水”在三部曲中逐渐成熟,冯唐亦老。“北京三部曲”的成功不是偶然,因为的确很少有人能够摆出这样一部结构性如此完整的青春小说。

李银河曾经在微博上公开赞赏过冯唐,“当代写作者,王小波第一,冯唐第二。”

也有很多人拿出王小波与冯唐来做比较,他们的文学当中具有一部分共性,其实也可以说冯唐些许受到了王小波文字中的影响。

冯唐自己谈到过,第一次读到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时,是在蹲厕所便秘,在一种“不愉快的干燥中”读完了整本书,之后兴奋地裤子差点忘了提。

齐白石老先生有句话这样讲“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冯唐仅仅是前者而已,这也是他幸存下来的原因。

冯唐

至于王小波、王朔、冯唐在我这里的排名,毋庸置疑王小波是第一位的,王朔与冯唐很难评判出真正的高下,暂且算他们并列第二

文学造诣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提起《黄金时代》永远有人会跟上一句王小波,这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独特性,就像提到《红楼梦》便永远也不能忘记曹公一样,而王朔与冯唐除了一时的话题性和情怀外,再无更多深刻的记忆点。

王小波的作品在当时乃至现在都有一种实验性,他的杂文常看常新,文学与时代意义在他这里可以画上一个等号,尽管他个人仅仅是为了增加一些美才书写文字,但是他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

以上皆为个人,如有不同,尽交流!

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