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是分裂的、残缺的、不完整的、自我敌对;马克思称之为“异化”,弗洛伊德称之为“压抑”,古老的和谐状态丧失了,人们渴望新的完整。

这是伊塔洛·卡尔维诺对自己的小说《分成两半的子爵》创作核心的阐述。这个精彩的幻想故事讲了一位子爵在战场上被一颗炮弹击成了两半,一半变得残忍冷酷,回到家乡施行暴政,一半变得软弱善良,四处游荡乐善好施,两半子爵为争夺一个牧羊女决斗,受伤后恢复成了一个完整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看完这个故事,和当时的很多批评家一样,我以为卡尔维诺想讨论的是善与恶的议题。然而在后记中,卡尔维诺否定了这个观点,他表示小说的核心是人的“分裂”。

我反思自己的观点,发现我之所以把目光聚焦在“善”与“恶”,就是因为我也是“分裂”的,被互联网时代的“标签化思维”局限了思考。由此引发我想要探讨“标签化思维”对原本复杂人性的“分裂”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1、什么是人性的“分裂”?

人性的“分裂”这种表达看起来比较抽象,但从《分成两半的子爵》当中的形象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看,就会清晰很多。

1)卡尔维诺对“分裂”的表达

卡尔维诺用半身人的形象表达他对“分裂”的理解。随着身体分裂成两半,梅达尔多子爵的精神也变得不再完整,一个人裂成了两个半身人,好人和恶人。恶人会把遇到的动物、植物都砍成两半,用一只眼睛看穿完整的人们在邪恶和道德之间茫然地挣扎。好人则用道德约束和剥夺着麻风病人的快乐,用宽恕的善念害死了反抗恶人的革命者。

卡尔维诺承认,为了营造戏剧冲突,“善”与“恶”只是被选中,用来呈现从一个人身上被分裂出的两种特性。也就是说为了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特质化,卡尔维诺在两个半身人身上分别贴上了“善”与“恶”的标签。

这两个标签在方便读者理解的同时,也成为了一种阻碍,让读者先入为主地形成了定性思维。还好卡尔维诺在情节中留有余地,在他笔下,邪恶的一半有着冷酷的睿智,善良的一半也迂腐得可笑。这就暗示了他的核心思想,单一的特性都是不完整的,是“分裂”的表现。

这种“分裂”在现在的社会中也比比皆是。

2)现实生活中,人性“分裂”的表现

比如前阵子在网络上收割了大量网友同情心的苟晶。作为一个被冒名顶替上学的受害者,苟晶用“弱者”身份轻易博得了大众的关注。很多网友帮她转发、声援,事件迅速在网上发酵。当相关人员受到调查和处分之后,苟晶在直播中露出了胜利的笑容,并且承认自己用了夸大其词的手段,同时嘲笑帮助过她的网友。

“弱者”苟晶,就是她“分裂”出来的一半好人。她清楚“弱者”这个身份标签,能够打动成千上万与她一样的普通人。普通人最痛恨的就是权势利用触手可得的便利条件,打破社会上的公平规则。苟晶举报自己两次高考被顶替,就是为了加深受害的程度,引导和放大网友的情绪。然而真相是第一次高考的成绩确实被人利用,但通过第二次高考,她已经顺利完成了学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们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被“弱者”标签误导,片面地相信了苟晶的陈述,这是一种“分裂”人性的目光。心理学上把这个过程称为“锚定效应”,人在做决策和判断的时候,总是依赖于第一印象,思维就像被沉入海底的锚定住。

第一印象通常是带有偏见的,单一的一种特质不能成为一个人的全部。所以标签就是锚,“标签化思维”就是利用偏见“分裂”一个人的完整。

2、“标签化思维”为人们带来的“分裂”性误导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增加了信息存储的便利,同时也为人们获取信息降低了门槛。我们来到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庞杂的信息为人们的记忆和时间消费增添了负担,于是“标签”成为筛选的一种非常高效的手段。

1)无论是维持人际关系,还是获取信息,都离不开对“标签”的依赖。

翻看一下你的App通讯录,你有多少个好友?在上个世纪,人们建立人际关系的成本还很高,物理距离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阻碍。如今,我们只需要花几秒钟从社交App的通讯录里找到对方就可以了。App帮我们储存了几百甚至上千人的联系方式,但是却远远超出了我们维持人际关系的能力,这个时候标签和备注就发挥出了实用而有力的功能效力。

再翻看一下你的手机,安装了多少个新闻用户端以及流媒体用户端?在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我们只能依靠各式各样的标签,例如标题、关键词或者冲击的画面等,首先做出初步的判断,决定是否消费时间来接收这条信息。

2)无论是人际社交,还是商业营销,都在不遗余力地利用“标签化思维”争夺用户的注意力。

设想你在参加一次面试,或者在参与一场社交活动,如何能让自己脱颖而出?必然是挖掘自身的独特性,对它进行放大,让它成为自己区别于他人的标签。说是长处也好,优势也罢,这就是现代社会推崇的个性化。

再设想一款产品,怎样在众多同类中成为消费者的心头之好?那就是营销所强调的做好定位。在物资充盈的时代,“生产即有销路”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强定位和品牌化才是营销的出路。商家利用标签包装产品,垄断行业,压抑商业中百家齐放的竞争力。

3)“标签化思维”对人们思考的局限

通过标签降低信息筛选成本的同时,“标签化思维”也潜在地干预着人们的思考习惯。如“富二代”、“90后”、“剩女”的标签把人简单地划分为特定的群体,标签所代表的典型特质形成了这些群体的刻板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刻板印象简化、节省了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人们会逐渐用“分裂”的一半代替人的完整性。通常在未观全局的前提下,急于表达自己的立场,这种带着偏见的行为无疑会激化社会矛盾。

是时候,对“标签化思维”产生一些警惕了。

3、警惕“标签化思维”成为分裂人的那颗炮弹

人性是复杂的,社会同样是复杂的。人性的“分裂”,同样意味着社会价值观的“分裂”。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这个观点得到了多位心理学家进行实验论证。

例如罗森汉恩博士的“假病人实验”。博士招募了8个人假扮病人,他们都告诉精神科医生自己常常出现幻听。在医生观察病情期间,每个假病人的行为举止都表现正常,然而仍旧有7个人被诊断为狂躁抑郁症。这个试验揭示了“标签效应”:一旦医生主观判断病人有病,就会寻找病人行为上的蛛丝马迹来证实自己的判断。

就像曾经犯过“盗窃”的小偷,哪怕服满刑罚出狱,也难以改变周围人对他的看法,环境也很难抛开标签提供给小偷公正的待遇。那么处处遭遇挫折的小偷,就有极大可能再次犯案回到监狱。人生中的一个污点为整个人生都定下了唯一的基调。

那么,如何避免“标签化思维”成为分裂人的那颗炮弹呢?

卡尔维诺为分裂的现代人指出了一条更明智的道路。卡尔维诺在小说的结尾,让两半的子爵恢复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兼具品德以及邪恶,体验过分裂的经历,子爵反而更加懂得包容完整的人性,做出明智的判断。

我们对这个“分裂”的社会经历得已经够多了,全局的目光和深度的思考,是恢复人性完整的唯一途径。“富二代”并非个个都是纨绔子弟,“90后”也不是永远代表着颓废和不靠谱,“剩女”也不意味着排斥婚姻落到没人要的地步。打破标签所代表的局限性,看透每一个人每一条信息背后更深入的价值应该成为“人们渴望的新的完整”。

看待“标签化思维”本身,同样也要用一种完整的目光。不能否认“标签化思维”为节省信息筛选成本所具备的作用,同时也要警惕“标签化思维”对思考的偏见误导。

我们应当学会正视自己的每一部分特质,把自己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人,同时用更加理性和全局的目光去重新审视身边的人以及接收到的信息,避免被“标签化思维”所利用,做出不客观的判断和举动。别再做“分裂”的人,试试找到完整的自己和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