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无

【引觞漫谈】

从最初秦王朝建立开始,到汉魏,到隋唐,到宋元明清,2000多年的时间里,华夏这片土地上人数最多的是农民,可是在历史上印象最不清晰的,也是这些农民。

“士农工商”,按这个道理,农民在古代社会的地位应该是挺高的。但是事实是这样吗?

大概不是,中国自古至今重视农业生产,这是实话。敬天保民的思想,也是从封建社会还没建立之前就在流传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百姓的生活依旧不幸福,当然,这是在用现代的眼光看古代,标准高了些。遇到盛世,倒也还好,可是每逢乱世,倒霉的却总是这些辛苦,老实的农民们。

统治者们,是否真的在脑中思考过,这些依附着我,我视为子民的农民们,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应该很少想吧,真正关心民间疾苦的,反而是一些位卑人微的地方官,人们管地方官叫父母官,很能说明问题。可是后来地方的政治越来越糟,县官也分了好坏,好县官也不一定有能力护得他们周全,农民的日子就更加苦了起来。

历史这样演变而来,或许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是亲身经历过,不会真正的理解,也就不会有“仁政”。

真正关心民间疾苦的人,都在农民身边。

【临其诗境】

今天我们来看杜甫的诗,杜甫被后人尊为诗圣,凭什么?

凭的就是他以自己的漂泊流浪经验,站在了下层人民的视角上,从他们的视角看世界,讲述乱世之中他们所遭受的苦难,所以人们爱戴他,尊崇他。

他是百姓中间的诗人,是一位读过书的农民,是怀着“再使风俗淳”梦想走入民间的儒生。

下面这首诗,就讲述了杜甫眼中下层人民的真正诉求,同时也是杜甫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一起来看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典原文】

蚕谷行
唐代:杜甫
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
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牛尽耕,蚕亦成。
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

【条分缕析】

杜甫创作这首诗,大概是在公元766-769年,那时候安史之乱的战火已经被控制且扑灭,只是各地仍有零星的战火不曾止歇,在诗中,杜甫希望战争早日结束,战士解甲归田,恢复男耕女织的正常生活。

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很高,认为它是汇聚了杜甫诸多美德的诗篇,是杜甫所经历的沧桑的总结,是其理想和执念的浓缩,也是杜甫之所以为诗圣最重要的一个理由。

天下的群国大大小小,不下上万个,没有一个城池不驻守着甲兵。为什么不把这些兵器甲胄重新铸造成耕田的农器,让耕牛耕开天下每一寸的耕田呢?

这里杜甫用到了两个极度加强语气的手法,第一句两个“无”字的双重否定,还有第二句的反问。马放南山,甲兵归农,这就是杜甫给出的实现理想社会的路径。“兵者为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如今叛乱已定,就应该早点的结束掉战事,让农民们回归到正常的幸福的生活当中。

后边两句,是杜甫所畅想的理想国。水牛耕田,蚕也吐丝,天下太平,不需要曾经的烈士出生入死,血泪滂沱,而是一幅男耕女织,边走边兴高采烈唱民歌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愿景当然很美好,但是在当时来说,也很不现实。战争真的有可能结束吗?即使我们是小农经济,不主动攻击,也会有人来袭扰我们,军事力量是一个政权不可或缺的东西,这里的铸甲作农器,还是太过理想化了,不过也能从中看出杜甫的文人气,他和李白在这一点上是共通的,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去博取功名仕进,实则其天生的诗人心性并不能适应官场,所以李白被赐金放还,杜甫一辈子郁郁不得志。

还好是这样的不得志,让他们发出了真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