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村落中随处可见的石雕。

▲山墙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巷中纳凉的老人。

▲翻拍的唐氏族谱。

▲桐荫山庄一角。

沛田古村位于全州县石塘镇东北部,距桂林市区约100公里,村落保存较为完整,农舍、祠堂、官员府邸建筑层次丰富,大小院落形式多样,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建筑的营造样式。因为一直有原住居民生活使用,保持了该村传统村落的活态性,因此被称为“活”的古村。明清至民国时期,沛田古村曾受官职的就有三十多人,先贤们也为沛田村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故事。

桂林日报记者刘健 文/摄

走进数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世界”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初秋,气温还有些灼人。在全州县沛田古村村口,一株百年老树遮挡出一片宜人的阴凉地。树下,一群老人或手摇蒲扇纳凉,或聚精会神下棋。走出阴凉地,在阳光的炙烤下,一座座青砖黑瓦的老建筑仿佛讲述着一个和树阴里相似的旧时世界。

“沛田村始建于明初,又名泽沛田和泽惠田村。据沛田村族谱记载:此处‘左有湛江,右有丽岩之源。前有大井之水,旋绕入宅,大沛我田’,故得名沛田。”采访当天,全州当地民俗学者吴冠金介绍说,据唐氏族谱中的“村名说”所述,沛田村先祖迁徙至此,适宜农耕的自然条件是首要因素:该地域三面环水,有充沛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充足,开阔平坦的土地可供开垦耕种;东面山丘可为日常生活所需的柴草等提供资源,这些都是满足农耕经济时代人们生存的条件。

“我们沛田村是典型的汉族民居聚集村落,以祠堂为中心,居住建筑布局不拘朝向,形态较为规整,建筑集中布置,院落之间距离很近,以巷道互相联系也相互区别,而且没有明显的村寨边缘。”沛田村委主任唐光进告诉记者,村内街巷依地势呈西南低、东北高的走向,主要巷道均为青石板铺设。

走在古村中的青石板路上,烈日仿佛撤去了余威,只剩下浓浓的“古”意从四面八方袭来。记者看到,村子中部有一巷道,被村民称为“龙巷”,长约36米,宽约1.6米,呈南北走向。巷道北部6级台阶形同龙尾微微上扬,南部为进入巷道的大门,上搭设屋面构建形如龙头轻摆。可惜南部入口屋面现已损毁,仅残留部分木构架。

吴冠金告诉记者,沛田村保存了占村委建筑总面积74﹪的传统建筑,高低错落分布于巷道周围,形成建筑群,鳞次栉比,层次丰富,山墙墀头多灰塑花鸟瑞兽图。其建筑构件雕饰精美且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地方建筑风格突出,是我国建筑历史文化中的精品。尤其这些建筑采用的传统工艺技法,为研究古代建筑史留下了珍贵的实例。

记者到沛田村时是中午,古民居的屋顶上飘出袅袅炊烟,有些院内晾晒着浆洗过的衣物,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和安逸。走进一户人家,随处可见石雕、古式门窗,仿佛历史在这里暂停了下来。

“我以前在信用社上班,这座房子是政府在1949年分给我的,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居住在这里。我也不知道这个房子建了多久了,反正住着很舒服。”今年92岁的唐远华老人告诉记者,以前沛田村是周围最有名的村子,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最让人羡慕的就是村子“漂亮”。

据桂林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考证,沛田村的古民居多为小青瓦硬山顶穿斗式砖木瓦结构建筑,建筑样式多,既有楼阁式、三合院式,又有四合院式、吊脚楼式等,建筑风格突出,地域色彩浓厚。民居体量虽然较小,但建筑构造却十分考究,院门门头、马头墙及内部门窗雕花无不制作精良。建筑的用地十分狭窄,又在道路旁边,为了不影响行人,采用了二楼出挑增加使用空间,出挑的木质阳台呈三角形,体现了桂林传统民居的随意性、灵活性。

“这里以前是‘小卖部’,卖油、糖饼等等,据说已经有500多年历史了,我们小时候还在这里买东西。前面不远就是我们小时候上学的老学堂……我从小在古村里长大,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所以我对这里很熟悉,没有哪一条巷子我不熟悉,也没有哪一座古民居我不知道。”跟随唐光进的脚步,我们穿梭在古村中,每到一处,都能听到他精彩的讲解。唐光进告诉记者,自从1980年当上村干部以后,他就一直致力于保护这些古民居,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他发动过村民捐款,并且拟定了村规民约,不许在古村内修建新房,也组织起了一支义务“管护”古村落的村民队伍。

在唐光进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肖峰公祠堂。据他介绍,该祠堂内部为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结构,二进一院建式。步入一级门厅,就能见到房柱上悬挂的“将军第一”牌匾,两边为房间;经过八角亭,到二级门厅,就可以见到大堂梁枋上悬挂的“三赐桐封”牌匾,八角亭左右两边为天井。在正大门的左右两侧,曾经还立有“祖孙联榜”“弟兄同科”牌匾,但如今这些都已经被盗或被毁了。

“除了文物被盗以外,沛田村也正面临着败落的危机,许多空置的房屋已经出现了垮塌,甚至有些近半米厚的墙壁都没能幸免。”唐光进说,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保护这些数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民居,让它们不至于“断”掉。

传统民居建筑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共生之美

在沛田村,有一座建筑最为显眼,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筑精致程度,都区别于普通民居。村民们告诉记者,这座特别的宅子叫桐荫山庄,是由村里一位古时名人修建。

山庄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建设时间为民国六年至民国十四年,坐西朝东,随势递进,且规模较大,整个山庄全部用石料、青砖及木料建成,建造精致,雕刻工艺精细。其中,山庄建筑的墙体用巨石砌基础近1米,上面再砌青砖到顶,墙面打磨得光滑而平整。

吴冠金告诉记者,山庄的修建者叫唐杰英,字少卿,沛田人,生于光绪七年(1881年),卒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晚清州庠生,因办理全邑团务,蒙巡抚张鸣岐提携,奏请五品顶戴。民国时期,曾任全县(今全州县)知事、平乐府知府。

“唐杰英在我们这里是很出名的一个人,他在全州为官时,就倡议修建桂全公路。当时,这条路上可以说山石嶙峋,悬崖陡峭,要想通路几乎是不可能。从民国十五年八月到民国十七年七月近两年的时间里,唐杰英依靠为数寥寥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一批未经培训的工人,边学边干,风餐露宿,不辞辛苦,终于在一片荒山旷野之中,开辟出了一条长157公里的大道。”沛田村支书唐建兵说,这段事迹让全村人都觉得很骄傲,妇孺皆知,而且也愿意讲给外面的人听。

“我听家里的老人说,当时百姓十分拥戴唐杰英,他修这座山庄的时候,周围的老百姓都来帮忙。他也舍得给老百姓钱,据说当时给小工的工钱每天就要一花篮大洋。后来山庄建成后,他也在这里办公。”唐光进说。

走进山庄内,记者发现山庄内分设六大部分,建有练武房并辅以花台、住宿楼、八角亭、会客厅、官厅、书屋等建筑。如今,虽然山庄已经被分给了许多老百姓居住,但是还是能对当时的盛景窥探一二。

“那时候山庄由南北两座大正屋相对而连,中间有一个大天井,北屋东西两边都有‘月亮门’,与官厅门楼连在一起。官厅有六排房子,专供来往官员及贵客住宿。住宿厅共有上下两层,一楼地面全部铺青砖,二楼全部用木板铺面。天井的地面全部用条块青石铺成,中间高、四周低,排水口置于天井的内壁,雨水口用青石凿成铜钱图案,然后雨水流入暗沟,与墙外排水沟相连。”唐建兵说。

“山庄以桐荫巷为中心分列两旁,上下层次分明,内部布局合理;建筑样式多样,防御功能齐全。桐荫巷为山庄使用功能的分界线,巷道前为门头,拱形门洞。山庄建设为条石墙脚砖木瓦建造结构,小青瓦两坡顶。”吴冠金说,最为突出的是山墙部分,高大宏伟,有一级、两级、三级,由下往上递进,两脊端翘,灰塑鳌鱼尾、卷叶纹等图样,墙檐下勾白粉宽边和墀头一样,上面灰塑折枝花纹、吉祥鸟兽图等纹饰。

“土改以后,山庄被分给了老百姓,村委会办公场所也搬到了山庄内。听老支书说,当时,村民们经常在这里开会,村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事情都是在这里决断。我当上村干部以后,也在这里工作过一段时间,那时候大家都说这里是唐杰英工作过的地方,所以大家感到高兴的同时也对自己要求格外严格。”唐光进说,后来村委搬离了山庄,但他还是经常来山庄里走一走。

先贤榜样的精神财富泽被后世

“沛田村始建于明景泰年间,我村始祖唐志政从全州县永岁乡上界洞村迁徙至此,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据唐氏族谱记载,自祖先定居在这里以后,明清至民国时期,曾受官职的就有三十多人,除了唐杰英以外,还有勤政为民的唐暄和才华横溢的翰林院博士唐一飞。”唐建兵说。

“唐暄,字仲雪,号晴溪,生于康熙七年,卒于乾隆元年。曾任广西柳州府宾州学正、思恩府武缘县教谕,康熙五十九年,任怀远县(今属安徽省蚌埠市)知县。雍正元年,恩授文林郎。”吴冠金说,沛田村族谱卷七载有唐暄的《晚泊》诗一首:“功名莫道晚来优,廊庙江湖总自由。鼓棹时吟天外句,风弦沉听月中讴。有书寄鹤情难写,无树棲鸾志未酬。击楫中流频眺望,渡江人共后先游。”道出了他乐观向上的情怀。

“为了让我们村的文化延续下去,我们曾经专门派人去查找谱书,并且去了很多地方,实地去了解了我们先人的事迹。”唐建兵说,唐暄走马上任怀远知县后,关注民情,顺应民意,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的事迹至今还被怀念。

“编修县志是唐暄做的第一件事,当时的怀远县志还是明万历年间编修的,已有百余年空缺。唐暄到任后,听取民意,主持续修《怀远县志》,从而为怀远留下了大量的史料。县志编修完成后,邑人赐进士出身诰授中宪大夫宫建亲自写了《邑侯唐公重修怀远县志序》,称赞唐暄‘以海内名宿奉命抚怀,越三载仁恩翔洽,凡诸大利,无不修举,而于邑志尤加意焉’。”吴冠金说,唐暄还大修怀远学宫,新建涡口浮桥。为修建涡口浮桥,他亲自撰写《募建浮桥引》,他在文中倡议:“仗众力士而共擎有足之鼎,何难一举成功。”在他的努力下,涡河浮桥终于建成。

“唐一飞是我的先祖,他的事迹我们祖祖辈辈都一直有传说。他字念嵩,号湛江,生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卒于乾隆三十一年,当过国子监博士。”沛田村村民唐林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家族里的年轻人也都以他为荣,并且力争向他靠拢。

“唐一飞的著作《漓水源流考》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当时,首先提出湘漓异源之说的是清代乾隆初年任兴安知县的黄海,在他主编的《兴安县志》中,他否定灵渠即漓江,认为漓江源头是双女井溪,因而湘漓是异源的。唐一飞在《漓水源流考》一文中,指出了他的错误,但也肯定了湘漓异源的说法,并提出越城岭主峰猫儿山为漓江发源地的主张。”吴冠金说,千百年来,明确作出大溶江是漓江的主要干源、越城岭主峰猫儿山的“千溪万壑”是其发源地这一论断的,唐一飞是第一人。

“我们想保护古村落,不光是想把这些建筑保存下来,而且也想让祖先的精神和流传下来的文化永远传下去。”唐建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