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汗青说文史

在以君为本的中国古代,为维系国家的稳定运行,必须规范君主的行为。死谏便是臣子与君主抗争的一种手段,中国的死谏历史,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荡气回肠的篇章。

一、死谏的起源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君主一人专政,皇命不可违成了一种理念和传统,而皇帝也会犯错,昏庸无道的皇帝更不在少数,一个皇帝的昏庸可以直接导致一个朝代的衰败和灭亡。而这时,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也必须受到制约,以保证其权力的正确实施和国家的正常运行。古人的智慧产生了很多制约方法,如在汉朝时董仲舒的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便是以天道而限制皇帝的行为,把皇帝和民生疾苦联系到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朝董仲舒

可这产生的效果也是有限的,这时皇帝身边的大臣就发挥了巨大作用。当然,这种作用也分积极的与消极的,若是忠臣为国为民,则皇帝也不敢任意妄为,若是奸臣当道,如魏忠贤,赵高等,皇帝难免近墨者黑,一句句怂恿也可以让一个明君成为昏庸之人。诸葛亮《出师表》也中提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可见,臣子对朝代兴衰影响之大。

奸臣有千万种方法祸害朝廷,忠臣当然也有方法让皇帝不得不安分守己。这就要提起古代的死谏。顾名思义,死谏即以死进谏,《红楼梦》中贾宝玉提到,“臣死谏,君死战”。即使赔上性命,忠臣也要用鲜血唤醒皇帝的良知。当然,并不是所有皇帝都能被唤醒良知,但他们依旧怕死谏,为什么呢?当一个臣子在朝廷上向君主死谏,一头撞死在柱子上,臣子被后人称赞,而皇帝就惨了,史官大笔一挥,昏君之名就定下了,势必受到万世谩骂,这是皇帝最头疼的。

说到死谏,最早的死谏第一人是夏朝的关龙逄。大夏王朝的最后一任君主夏桀,昏庸无比,到他晚年的时候,他更是荒淫无道,天理难容。夏桀造了一个大池子,里面都是有酒和美女,天天沉迷其中不理朝政。关龙逢便以大禹为例劝说他。他不仅不听,还杀掉了关龙逄。

夏桀因为不听从关龙逢的死谏,任意妄为,最终国家覆灭,悲呼哀哉!

二、死谏发挥作用的决定因素

明朝唐顺之曾在《封知县张公墓志铭》写道:“顾吾与若母两人老耳,死諫是尔职,不死是圣天子恩厚无量也。”儒家忠君为名的思想影响,士大夫阶层为了实现自己的报复,不断奋起反抗,以引起皇帝重视,死谏变成为了一个光荣的传统。可死谏毕竟是文管豁出命来,“一撞留千古”是真的,可是死谏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呢?

死谏成功者,则国家危机得救。死谏不成功,则身死留青史。对于古代的士大夫阶层,这都不算是一场亏本的买卖。清朝钱谦益在《尚宝司少卿王之寀授奉直大夫制》写道:“尚终念生全之德,其无忘死諫之时。”可见士人对死谏的崇高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死谏真正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也是相当之大,虽说成功的例子不多,但起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次死谏甚至可以挽救一个国家的危难,拯救国家于水火,唤醒君主的良知,提醒君主的作为,对改善经济,文化,国家体制有重要影响。若遇到一代明君,则死谏可使国家兴隆,实为社稷之福,国家之福。

唐朝时期魏征与李世民就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征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征“犯上”,所言多被采纳。李世民器重其才能和敢言,授予谏管之职,多次招于朝廷问政治得失。后魏征死后,唐太宗惋惜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魏征猝逝,遂失一镜矣!”并为之亲自书写墓碑,下诏陪葬于昭陵。

魏征与李世民

这就造就了唐朝盛世,一代“贞观之治”,成就了这个天朝大国的繁荣与强大。

可见,光有死谏的人不够,还要有能听死谏的君主。死谏的人朝朝都有,但明君难得。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死谏作用的大小,是否可以发挥应该有的作用,不在于死谏者,而在于君主的昏或明。

三、儒家对死谏的影响

儒家发展于战国,由孔子为开山鼻祖,兴盛于汉朝,并一直以正统思想的地位存在于各个朝代。儒家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重视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轻徭薄赋,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保国安民,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对士大夫影响极大。

儒家注重天下为公,忠君爱民,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人们的行为指导。士大夫多为科举出身,四书五经是他们心中神圣的教科书。孔子等儒学大家号召人们成为圣人,而成为圣人要做到“修身、齐家、平天下”,士大夫们在这个充斥儒学的时代所受精神影响巨大,可以说每个士大夫都以儒家所阐述的圣人标准而生存和为官。

欧阳修书法“修身齐家平天下”

故死谏的出现和发展便是士大夫们受儒家文化熏陶的结果。这些儒家思想在不断的发展中被统治者发展为助其统治的工具,教会官员们忠君爱国,至此出现了一批批不怕死,为国献身的士大夫们。死谏成为了士大夫们成就“圣人”的一种“捷径”。为国身死,方可流芳千古。

所以说,儒家文化在当时塑形了士大夫阶层的思想,这就造就了他们死谏的勇气和热情,故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特别发展到明朝时的理学,对死谏的贡献起着主导性作用,可以说是死谏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四、死谏对士大夫阶层的反映

死谏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意味着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有绝对的权力,臣子才有死谏的必要。而进谏是这些士大夫与皇帝之间的一种相处方式。士大夫阶层渴望追求政治地位,反抗官场中的挤压,希望得到君主的重视。明朝以后理学的兴盛,儒家思想深入人心。

“死谏”则是文人追求自我价值和实现理想一种极端表现,战国时的屈原便是其代表。他看不惯显贵高官们歌舞声色,朝中奸臣当道。内忧外患之下,屈原多次谏言,却终被人陷害而流放。报国无门的屈原以死明志,渴望唤醒君主,唤醒这个岌岌可危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国诗人屈原

这些从小饱读儒家思想的士大夫们秉承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上书阐述国家利弊,皇帝不听,便是对自己的看不起,抱着对国家对君主的绝对忠诚,以身为国死,虽死犹荣的信念,进宫死谏。这些士大夫他们坚信自己的一生与众不同,为君为民,无论对方反不反感。

他们这些人坚信自己生来就有责任和义务,去拯救国家危难,无论皇帝接不接受。坚信国家危亡之际,必须挺身而出,献言献策,并为自己谏言的实现奋斗,无论对方是否知道、是否理解。坚信就算是拼了性命,那太平盛世终会到来,之后名流青史,为后人膜拜敬仰。

死谏也是这些官僚士大夫的一种精神追求。他们希望自己能制约到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他们似乎觉得死谏而死是一种光荣,是一种为苍生造福的圣人姿态。士大夫们崇拜比干,崇拜比干死谏挖心而不悔,他们崇拜孔子所阐述的圣人之道。同时,他们恶心那些皇亲国戚,恶心那些明明残疾却妄图插手朝政的阉人,他们勇于对抗内阁权臣,敢于触碰皇帝的底线。

在明朝开国不久,朱元璋因不喜欢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下令将孟子移出孔庙并废除其“亚圣”称号。朱元璋此举是为了表示君主的权威,可偏偏有人不给他面子。刑部尚书钱唐向朱元璋进谏道:“我就是要为孟子而死,便是死了也光荣。”朱元璋却破天荒的作罢,改变自己的计划,这似乎是给士大夫们进谏开了一个好的头。

明太祖朱元璋

自此,死谏人数越发的多,这当然与这一时期理学兴盛有关,也可能皇帝的决定的确有不对的地方,但皇帝不管这些,大部分都是以“既然你想死,就去死吧”的态度结尾。

历史上,这群士大夫阶层多为寒苦书生,从小饱读圣贤书,渴望建功立业。死谏就是求死,而他们相信如果自己的的性命能够扶正朝纲,那么牺牲又有何妨。不得不说,这群士大夫的勇气值得称赞,但称赞不代表认可,死谏固然表达自己的决心,但有的皇帝不吃这一套,反而愈演愈烈,火上浇油。

死谏的发展同样也是这些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发展,代代有气节重气节的文人们忠于国家,忠于君主,他们敢于抗争,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是不屈,是坚毅。皇帝是他们的主子,但不代表皇帝可以控制束缚他们的想法,他们的初心。

“宁愿生死,不愿苟活,宁愿撞死朝堂,不愿同流合污”,生命在他们眼中永没有忠义重要,正是有这群敢于死谏,愿意死谏的人,才造就了一个个太平盛世。在历史长河中,死谏永远不是为了死,而是为了国家更好的“活”,是为了君主更好的“活”,暴君可以取走忠臣的性命,但磨灭不了一代代臣子的信念。不得不说,死谏在历史中对一个朝代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就是死谏,士大夫臣子们对国家的以死明志。

参考文献:

《明史》

《论朱元璋对待儒士的态度》

《红楼梦》

《封知县张公墓志铭》

《明代的廷杖与谏诤》

《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