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这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在位期间,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只要有人说起春秋五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齐桓公,当然齐桓公能有此成就,管仲功不可没,正是因为管仲为相后,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才因此逐渐强盛。

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重病,桓公问他:“群臣中谁可以代你为相?”

管仲说:“了解臣下没有人比得上君主。”

桓公说:“易牙如何?”

管仲回答:“杀掉孩子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

桓公说:“开方如何?”

管仲回答:“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近。”

桓公说:“竖刁如何?”

管仲回答:“自己阉割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单解释下,易牙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易牙做了一个烹乳猪给齐桓公吃,齐桓公觉得很好吃,顺口说了一句:“乳猪这么好吃,不知道婴儿肉好不好吃啊”?于是,第二天,易牙真的烹了一个婴儿来给齐桓公吃,齐桓公大惊:“这是谁的娃”,易牙痛哭流涕:“这是我的娃,来孝敬大王的”,齐桓公听后大为感动。

开方的故事是这样的:公子开方本是卫国公子,他跑到齐国来服侍齐桓公,甚至在父亲去世的时候,也没有回卫国奔丧,小心翼翼的服侍着齐桓公,齐桓公对此非常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竖刁的故事更加感人:他小的时候被送到宫里服侍齐桓公,但年龄增大后就不合适了,竖刁对齐桓公“依依不舍”,自己主动割掉了小鸡鸡喂狗,也因此终于获得了再次服侍齐桓公的机会,齐桓公对此感慨不已,更加宠幸竖刁了。

齐桓公对这三人很满意,想用他们为相,管仲却完全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一个人连父母、子女、身体发肤都狠心舍弃,他们的内心是自私的,也不会真正专诚于君主。

管仲在世时,齐桓公听了他的话,没有重用这三人,但是在管仲死后,齐桓公开始重用这三人,齐桓公重病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太子的位置明争暗斗,易牙、开方、竖刁加入了这场争斗,易牙和竖刁将齐桓公关在后宫,将他活活饿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桓公临死前,发出感叹:“唉,仲父真是圣人啊,我不听他的话,才落得今天凄惨的下场。我死之后,哪里还有脸见仲父啊,呜呜呜呜。”更悲惨的是,齐桓公去世之后67天才有人为他收尸。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最后死得极惨,也显示出了两人的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