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公历的9月22~24日。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古时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动,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称降分。而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秋分日,民间有吃秋菜、送秋牛、秋祭月、粘雀子嘴、放风筝、竖鸡蛋的习俗。秋分后,昼夜温差加大,注意保暖,及时添衣。饮食上,注意温和清淡,不要过食肥甘厚味,否则易引发脾胃方面的疾病。精神调养方面,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老人可减少说话,多登高远眺,让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消散。

2020年9月22日21时31分将迎来“秋分”节气,这是一个预示着丰收的节气。天文专家表示,今年“秋分”时间是自公元1896年以来最早的一年。2019年的“秋分”公历日期是9月23日,由于2020年为闰年,2月有29天,因此,2020年的“秋分”公历日期提前至9月22日。

秋天不仅仅是天气转凉的季节,同时也是收获的季节。因此为了庆祝大丰收,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日活动主要有文艺汇演与农事竞赛。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

从历史脉络看,千百年来的农耕社会孕育出多姿多彩的农耕文化,上至帝王祭祀社稷,下至黎民祭拜灶王,“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被视作国泰民安的“标配”。从文化现实看,在国家层面上设立一个全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有助于更好传承和展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凝练生成重视农业、尊重农民、庆祝丰收的新时代先进文化。丰收,凝结起中华文明的澎湃力量。“农虽旧业,其命惟新”,中国是农业大国,高质量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农民丰收节”不是一般的节日,既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祈愿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他们,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劳作不得闲。他们勤劳而淳朴,平凡而伟大!今天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致敬中国农民,庆祝农民丰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