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改人:钱玉清

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2012年书法报·书法海选

“兰亭诸子”获奖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草书中堂

规格 73cm×43cm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评语

从该作展露的意趣来看,作者钟情、用志草书应该有些时日了,有创作草书的欲望、冲动和激情,这是能写草书和写好草书的关键因素,作品气息通畅、挥运爽捷、情态潇洒,有写好草书(大草、狂草)的潜质。

但写草书光有激情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有严格的出规入矩的传统训练,该作看似率性,实则随便;看似浪漫,实则油滑,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用笔不到位,点线不入纸。也就是点线的质量不高,许多点线虽然量有了,但质没有跟上去。体量不等于分量,古人说的“粗不为重,细不为轻”就是这个道理。质才是衡量点线优劣的标尺。善用笔者,虽细如发丝亦圆,不善用笔虽粗如椽亦扁。作者显然对用笔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绝大部分粗的线条漂浮,细的线条脆弱。

建议作者改变简单、扁平的“扫”“刷”式用笔习惯,专项训练“圆转”式用笔方法,使线条呈现圆厚、遒涩、凝劲的质性美感。可临写大篆如《石鼓文》《散氏盘》、隶书如《石门颂》《杨淮表记》等,用心感受裹锋聚毫的用笔体验。

钱玉清示范作品

草书斗方

规格 73cm×73cm

经典解读

追寻《散氏盘》笔法的

凝重含蓄、肃穆高古

■钱玉清

中锋始终是草书特别是大草(狂草)用笔的“主色调”,自古以来,不管是历代圣还是当今名手的草书风尚、格调、形态如何不同,但“崇尚中锋”的核心法则从来没有改变。中锋是草书线条的主要生命形态构成,虽然传世碑帖如张旭《古诗四帖》中也常有侧锋相掺的范例,但中锋占主导地位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我们通过什么途径和办法来提升笔力,并养成中锋用笔的习惯呢?大篆如《散氏盘》是较好的范本之一。用中长锋兼毫笔临习,蘸墨不宜太饱,以不过分洇化为佳,如对其结字、用笔尚存在认识上的障碍的话,不妨先从吴昌硕临摹《散氏盘》开始,从中加深理解,寻找规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散氏盘》拓片(局部)

《散氏盘》大多应用藏锋运笔(少量露锋调节)。圆笔抵纸,束毫涩行,从中体会笔与纸的摩擦力。篆籀用笔,抗力运锋,线条务求两边毛,力避两边光。墨液从笔毫缓缓流出,聚留于线条的中心区域,呈中间实两边虚、中间深两边浅、中间重两边轻视觉上的凹凸状,此即为线条的立体感,也正是古人论及的“锥画沙”“屋漏痕”“印印泥”的形象阐述,最终实现凝重含蓄、肃穆高古,以及包世臣所说“中实”的线性特质。

更多精彩书法内容尽在微信公众号“书法观”每天第一时间推送免费的书法教程,品读不一样的书法观点。搜索关注后,还可获取更多书法字帖、国画教程、篆刻印谱、硬笔技法的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