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前下乡嫁农民的女大学生后来怎样了?官居副厅,39岁中毒而逝。河北大学生下乡当知青,执意嫁农民,官居副厅,39岁中毒而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国人的传统婚姻观中,讲究门当户对,是有着非常悠久历史的。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却出现了许多在外人看来“门不当、户不对”的畸形婚姻——下乡知青与当地农民的结合,结果引发了许多人伦悲剧。而在当时的河北沧州,就曾出现过一位女大学生下嫁当地农是,誓言扎根农村一辈子的“知青典型”——白启娴。

白启娴是河北人,出生于1943年,21岁时考入河北师范大学,成为象牙之塔中的天之骄子。1968年,25岁的白启娴学成毕业,按常理,她应该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但是,那时,他们恰恰赶上了一场特殊的历史事件——上级号召城里的知识青年要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所以,从大学一毕业,白启娴就和4位同学一道,被下放到河北省沧县阎庄公社相国庄大队“插队落户”。

从天之骄子,一下子变身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姑,白启娴还真有些不适应,但是,在那个人人都激情澎湃的年代,她也慢慢融入了当地生活。写字、做事都有点儿男子气派的白启娴爱唱歌,会吹口琴,还能为宣传队排节目,很受乡亲们的欢迎。正是因为她的好人缘,却间接地催生了一桩奇异的婚事。一天,人们给年已27岁的白启娴说媒,说她年龄已经不小了,正好村里其貌不扬的记工员毕振远是个婚姻老大难,两人何不结成革命夫妻?

虽然这只是一帮闲人的玩笑、起哄,没想到,结果却弄假成真,一帮子起哄的村民怂恿白启娴、毕振远去公社登记。在一阵闹腾中,直到血红大印盖在纸上,白启娴才如梦初醒。1970年2月2日,27岁的女大学生白启娴和农民毕振远结婚了。一切都显得匆匆忙忙,从提亲到结婚还不到10天工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里来的女大学生嫁给小学文化水平的农民毕振华,这在当地成了大新闻,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仓促成婚后,她努力适应由大学生向农妇的角色转变,烧火做饭、喂鸡饲鸭、操持家务、侍奉公婆、生儿育女。丈夫虽为人厚道,但不乏根深蒂固的夫权观念,无故挨丈夫的打很快成了她的家常便饭。她的婚后生活不仅毫无美满可言,还不断遇到周围人的冷嘲热讽。

由于她的大学生身份,白启娴后来被借调到学校当老师。1973年底,在与同事的一次口角中,人家说她一个大学生嫁给农民,是丢了大学生的人,并将他们的婚姻说成是个“丑闻”。白启娴难以咽下这口气,在盛怒之下连写几封信寄给各家报社,申明自己的婚姻观才是健康、美好的。她在信中称,“有人说嫁个农民没出息,依我看,那种贪图个人享受,看不起嫁庄稼汉的人最可卑”;“有人说,落在农村没前途,我坚信在广阔的农村奋斗终生大有作为,前途无量”。为了驳斥各种非议,她不惜美化自己并不如意的婚事,将偶然凑合的婚姻说成是“决心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自觉举动。白启娴的信适逢其时,“批林、批孔”运动刚刚拉开帷幕,正需要造就白启娴这样的“反潮流”典型。

1974年1月27日《河北日报》以《敢于同旧传统观念彻底决裂》为通栏大标题,发表了她的来信和《编者按》。不久,《人民日报》也全文转载了她的事迹。那阵子,全国各大新闻单位蜂拥而至,清晨,广播电台刚刚播放了白启娴的事迹,上午就有单位邀请她去作报告。之后,各种类型的现场会、座谈会接连不断。于是,她只有扔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一走就是几个月。

白启娴成名后,地位陡然变化,先由地委书记介绍入了党,继而被增补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擢升为河北省知青办副主任(省直副职可是副厅啊),地区文教办副主任,公社党委副书记。但是,白启娴的风光并没能持续更久,她的归宿可以说是可悲的。

漫长的运动结束后,她调到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教务处任副主任。1981年12月,人到中年的白启娴向法院递上了她最后一份离婚申请,法院同意了她的要求。最终,白启娴考虑到年幼的孩子,考虑到老实巴交的农民丈夫,她最终还是没有离婚。后来,沧州师专领导颇费周折同意接受毕振远当临时工。就在白启娴准备接丈夫进城的时候,意外发生了。1982年11月,白启娴在家中因煤气中毒致死,年仅39岁。白启娴意外去世后,为了给她写悼词,人们费了好大心思,最终才给了她一个“为党工作比较勤恳”的最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