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到一年中秋团圆日,家人们放下忙碌的生计,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坐在一起,赏圆月、品月饼、吃石榴,还有一道菜是好多家庭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膏满黄肥的大闸蟹

讲究的人家会一一摆出拆蟹八大件,把大闸蟹吃出米其林的感觉,普通人家也可以拿起一个饱满肥嫩的大闸蟹手动拆除、大快朵颐。

俗话说,"秋风起,蟹膏黄",中秋吃大闸蟹不仅是因为是大闸蟹最唯美好吃的时候,还因"蟹"为"蟹"通"谢",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自己吃是感"蟹"自己一年的劳动终有收获,送给别人则是致"蟹"别人对自己一年来的帮助

所以,一到秋季,大闸蟹就供不应求,价格也水涨船高,要吃顿好吃的大闸蟹,还真不容易。

因此,当这样一张40年代的老照片出现在大众面前时,无不引起大家的羡慕嫉妒恨。

一张吃大闸蟹的老照片引发的讨论风波

一张民国时期吃大闸蟹的照片,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发到网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张照片出现后,几乎每年的中秋节都会被人围观讨论。

这张老照片里,一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半大小子,蹬着一只脚,随意地坐在街边简陋的木头椅上,旁边摆着一个煤球炉子,上面还有一个看不清颜色的铝锅,身后是一个不知道是装什么的竹筐。

无论是从这个小孩的穿着,还是从周边的环境摆设,都看得出来这里是上海普通甚至是贫苦人家的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在由几块破木板拼凑得歪歪斜斜的桌子上,却出现了让我们垂涎三尺的大闸蟹,还不是一只两只,是一个又一个重重叠叠、个个饱满的大闸蟹,旁边有个碗,装的是酱醋,小孩正两手不空地剥大闸蟹,脸上看起来十分满足,仿佛下一秒里就能吃到肥美的大闸蟹。

这种强烈对比的照片一出来,引起了网友纷纷留言——"几十年的大闸蟹这么便宜?穷人把大闸蟹当饭吃?求穿越。""一桌子绿色无污染的大闸蟹,看着好想吃""所以现在大闸蟹为什么这么贵,几十年前,穷人都吃得起,让我情何以堪"……

寻找真相,大闸蟹真是穷人充饥的食物?

那么,在1945年的上海,大闸蟹是不是就是穷人艰难度日的便宜货呢?我们先来看看这张照片的出处,这张照片是美国人Walter Arrufat出品的作品集《上海1945》

1945年,Arrufat随服役的美国军舰队来到上海,在此期间,他拍下了大量反映当年上海建筑街道和百姓生产生活的珍贵照片

这张照片就是他拍摄的众多照片之一,并简单地标注"吃螃蟹"的标签。

抛开背景谈真相就是耍流氓

我们先来看看1945年的上海,到底是怎么样的?

1945年日本投降二战结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4年里,是解放前黑暗的内战时期,上海作为中国体量最大的城市,成为了国共两党的必争之地,因为双方拉锯,上海沦为了孤岛。

当时因为社会动荡、战火纷飞,粮食不能稳定供应,部分供应商也挟粮自重、奇货可居,再加上国民政府的货币政策改革失败,导致通货膨胀,粮价日日飞升,粮食危机的阴影一直盘旋在上海人的头顶上空氤氲不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史料记载,从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上海物价上涨了76671多倍(资料来源: 《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1921—1957年) 》),大街上随处出现扛着一大袋钞票买米的盛况,百姓辛苦劳作的收入跑不过通胀,家家都在忍饥挨饿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想吃顿大米饭都难,更何况是大闸蟹?

那又有人反驳了,就是因为吃不起大米饭,所以才吃大闸蟹啊。又有网友说,"当时螃蟹并不值钱,水渠稻田随处可抓。""那时候螃蟹都没有人吃,全是壳,又没几两肉。""我记得小时候家里老人说过,螃蟹很便宜,买的人也少,一点钱就可买一堆,吃到饱。"

但是,我们细细观察照片里的螃蟹,明显不是野外田间随处可见的小螃蟹。照片里的螃蟹个头不小,一只至少有一两上下,旁边一只被掀开壳的螃蟹也看得出来里面肉多饱满,一看就是好蟹。

按照当时《申报》关于阳澄湖大闸蟹的报道,在大闸蟹丰收季节,1万元法币可以买到6只优质大闸蟹,而当时工人的工资是多少呢?17~24万元法币左右。换算下来,那一桌子的大闸蟹,抵得上当时一个普通工人几天的工资了

何况,当时的中国,内战连连,到处都在打仗,社会动荡、交通封禁、物资抢占是很常见的事。粮食因为封锁运不进来,大闸蟹就能那么简单运进来了?

就算可以,那也能那么多,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能随便吃一大桌?这点,不得不让人存疑。要知道,大闸蟹在宋代时,就已经是皇室享用的贡品了

大闸蟹的前世今世 它从来不是穷人的口粮

大闸蟹因为个大膏肥被好吃的人好奇吃下深感惊艳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南北朝,在现在的江浙地带就有当地人"唼嗍蟹黄"的吃蟹记载,唐宋时期更是因为皇帝喜欢吃而风靡全国

无数名人吃货在品尝了螃蟹的美味后,都真情实感地为它赋诗一首,感谢大闸蟹为满足他们口腹之欲而作出的牺牲。

在清代,一句"水陆珍味谁冠首,江淮之蟹为厥魁"一举奠定了大闸蟹在美食届的崇高地位,而喜爱大闸蟹的,尤上海人最甚。

诗人把螃蟹吃出名,上海老饕把它吃成穷人吃不起的价格。请客吃饭能有一顿螃蟹,那可是真爱无疑了,甚至后来上海的有钱人流亡到香港,还不惜高价用飞机将大闸蟹空运至香港。

在1945年,一大袋钞票才能买到一袋米,更何况被有钱人喜爱的大闸蟹?有那个钱,吃饭他不香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当时这张照片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随着当事人的消失和拍摄者的去世,已经无法追究。

可能是捡来的被富人丢弃的不新鲜的死蟹;可能小孩就是一个养螃蟹的农民,没卖出去只有自己收拾;还是拍摄者的故意摆拍?这些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通过对照片背后故事的层层剥开,我们了解了1945年的上海,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生产生活,也了解了当时的民生疾苦、生活多艰。

所以,不要被照片误导想回到那个年代,现在普通人家都能吃饱吃好,随随便便吃顿大闸蟹也不在话下,我们现在的生活,才是几十年前的人们羡慕的生活

当下的和平发展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