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先生身上有太多标签,但很多普通人认识他却是在2004年,也就是他82岁时和28岁的翁帆正式成为夫妻关系时。而这段忘年恋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祝福,尽管他们这么些年并没有追求世俗眼中的豪华生活,但一夫一妻、明媒正娶依然没能让两位有自由选择权力的自然人躲过一些喷子的口诛笔伐。

毫不夸张的说,老夫少妻成为了杨振宁先生继“国籍变更”这件事之后引发的最大争议,那么,杨振宁先生到底对中国有什么贡献?而科学本身又是否有国界之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振宁先生现在是哪国人?

众所周知,杨振宁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而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个头衔则是在他放弃美国国籍之后获得,准确来说,杨振宁先生在2015年的时候正式再次成为中国公民,并于2019年9月21日获得“求是终身成就奖”。然而,不明真相的一些人却将这位老人的归国之心视为只为安度晚年,关于为什么会数次变更国籍,其实杨振宁先生本人早已说明。

杨振宁早在自己的书中提过,他的父亲直到去世都没有原谅自己在1964年的时候加入美国国籍,而这个决定对于他本人来说也十分痛苦,正如他之后放弃美国国籍也同样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因为,杨振宁先生对美国这个给自己提供很多研究机会的国家充满感激,自己在那里生活多年结交的朋友们也并不赞成他的选择,其实大家完全不用质疑如果杨振宁老先生继续留在美国同样可以安度晚年。

杨振宁先生曾直言,尽管自己多年来一直为中美关系的友好发展努力,也成为了当时第一个访问新中国的美籍知名学者。事实上,从2003年年底开始,杨振宁先生就已经回国定居,并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请回了姚期智(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图灵奖的唯一华裔计算机科学家获得者),但是,他终究还是因为自己身体里流淌的是父亲和中华文化的血液,从而最终选择了回到祖国怀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振宁先生对中国至少有以下几个重大贡献:

要说到杨振宁先生对中国的重要贡献,我认为至少涵盖了科学研究、中外友谊、国内支教和无偿捐赠几个方面。宇称不守恒理论的提出让杨振宁先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当年他的获奖致辞内容时表示自己既专心致力于现代科学,同时也以自己的中国传统为骄傲。早在1971年的时候,杨振宁先生就公开在听证会上作证,从地理、历史等多个角度来讲诉为什么钓鱼岛就是中国的领土。

在杨振宁先生加入美籍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以后,陆续在美国的多个城市进行演讲,目的只是为了让他所生活的国度对中国有更正确的认识,正是这位美籍知名学者的行为让更多美籍华人学者再次回到祖国探访。在当时那个社会背景尤为复杂的年代,杨振宁先生的一系列举措都让不少外国人开始以更友好的态度和我们亲近。

杨振宁先生不只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名专业称职的老师,在1970年的时候就开始赴港讲学,并于1975年提出我国应该加强科普工作,中科大创建首期少年班也是因为杨振宁先生等人的倡导。在1981年的时候,杨振宁先生就设立专门的奖学金来支持中国学者,并于1983年创立了专门资助高等学术研究的非牟利性基金会。

从杨振宁先生定居国内之后,他在各个大学开展的演讲也不少,还为清华大学的本科生上物理课,并为学校捐款近200万美元。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杨振宁先生对香港中文大学的学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他长期都在为该校的物理系学生讲课。 毫不夸张的说,杨振宁先生为中国做出了哪些贡献很难用几百上千字说清,而我也仅仅将自己知道的一些分享给大家。

科学本身又是否有国界之别?

如果把时间放的足够长远,或许科学真的没有国界,比如第一个发明灯泡的人点亮了全世界的夜晚。我们常说科学无国界,但是,为什么美国五十多年前就实现了载人登月,但至今也没见将核心技术分享给哪个国家,而他们也成为了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踏上月球的国家。一些科学成果固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让更多人受惠,但并不是所有科研成果都会拿出来分享,至于其中的原因相信不用我多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不管是科学家,还是科学本身,其实都有国界之别,正如杨振宁先生会放弃美籍再次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公民。一个国家变得越来越强,科学发展是根本,尤其是地球环境变差、不少现有资源日趋稀缺之后,毕竟寻找第二个地球有可能还要至少上百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尽管生活在当代的人们可以正常工作生活,但人类要长此以往的繁衍生息下去,却并不是力所能及的保护地球就可以。

简单点说,人类想要不像其他在地球上灭绝的动物一样走向灭亡,唯一的办法只有自己有技术创造一个栖息基地,或者在地球之外的世界找到另一个适合生命居住的星球。正因为这是一项充满困难的挑战,所以才需要历代科学家们共同努力。试想一想,任何一项科研成果,最先可以享受到的人无一不是其所在国度的人们,为什么国家要花重金培养科研人才,其实就是“计深远”的真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