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想做孩子心中那位温柔可人的母亲,可是,生活中却总是充满着各种烦恼和压力:既要应付忙碌的工作,还要忙活杂七杂八的家务,有时还要疲于应对复杂的家庭矛盾和鸡毛蒜皮的琐事...如果这时候孩子再调皮捣蛋,任谁也忍不住,肯定火山爆发,对孩子一通吼骂...可是,总是如果总是这样忍不住大吼大叫,你有没有想过,10年后自己将会收获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经常看到妈妈们发出这样的感叹:每次辅导孩子做作业都想动手抽他!每次他一边吃饭一边玩玩具就想把他玩具扔出去!每次看他起床那个磨蹭劲儿就想吼他两嗓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调皮好动在所难免。

所谓的错误其实也都是不起眼的小事,我们千万不能不顾孩子的幼小的心灵而大发雷霆;更不能因为没处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把孩子当出气筒。殊不知,你的一次冲动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难以估量的心理创伤。

危害一:孩子容易敏感、怕受伤

孩子的笔触是稚嫩的,但又是鲜活的、生动的,大麦偶然间看到一篇小学生作文——《爸爸的“雷声”》。文章是这样写的:“别以为只有春天才会听到雷声,在我的家里常常会听到‘雷声’——那就是爸爸训我时的大嗓门。我从小就淘气、不听话,只要被爸爸知道了,他立刻双眼圆睁,‘隆隆’的‘雷声’马上就到,震得我不敢抬头。我的眼泪就像夏日里的大雨,‘哗哗’地下个不停。那时我最恨我的爸爸,每天最担心的也就是他的‘雷声’。我常常想,要是爸爸不打雷了,那该多好啊!”因为孩子调皮,爸爸就“打雷”,孩子紧跟着“下雨”,多么形象而又有画面感的描述,我们仿佛能看到爸爸怒发冲冠的样子,仿佛能看到孩子委屈的小脸上挂满的泪痕。

爱发脾气的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就意味着灾难和内心的痛苦煎熬。因为父母发泄出去的负能量,几乎全被孩子吸纳了。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如果没有正面的引导和心理干预,以后通常会走向两个极端——一则性格内向、敏感,害怕受伤,失去活力和创造力;一则会延续父母的坏脾气和粗暴作风,也变得性格暴戾,易怒,刻薄。而养成这两种类型的孩子在长大后,通常会难以融入集体,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从而造成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并且很有可能对其学业、事业、爱情、婚姻等等一系列人生经历造成不良影响。

危害二: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德国有一本知名的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与《爸爸的“雷声”》类似,它以一只小企鹅的口吻,刻画了妈妈生气大吼大叫后,自己内心“粉身碎骨”的感受。“今天早上,妈妈突然发脾气了,冲着我大叫。结果,吓得我全身都散开飞跑了!我的脑袋飞到宇宙里,我的肚子落入大海里,我的翅膀掉进热带雨林中,我的嘴巴插在高山上,我的尾巴呢?它在大街上就像是个谜,我就剩下了一双脚,跑啊跑,我想叫,但我没有嘴,我想找,但我没有眼睛。我想飞,但我没有翅膀。这时一个大影子罩住了我。原来是我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开着大船来找我了,她已经把那些丢掉的部分帮我找了回来,并把它们重新缝好了。对不起,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对我说,然后,我们就开船回家了。”

文中两次提到“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发脾气大叫”成了妈妈的定语,可见,小企鹅内心的委屈和怨愤。和小企鹅一样,在被大人吼叫训斥后,我们的孩子同样也会惶恐不安。很多时候作为父母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也许,孩子现在小不会表达,你可能也会存有侥幸心理,觉得这没什么,可是他们可能只是看起来没事了一样,就像是被缝合好的小企鹅一般——语言暴力的恶果、感情需求得不得满足的伤痕会在以后慢慢呈现出来。总之一句话,你对孩子发过的脾气,孩子迟早会还给你。

危害三:孩子不跟我们说心里话

一次绘画班的活动中,我旁边坐着一位妈妈和她儿子。我经常听到那位妈妈说:“没事,老师说怎么画都行”、“你就随便画画也可以”…整个过程中,她一直在关注孩子的绘画;而那个孩子,则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画一会儿停一会儿。终于到了分享的时候,妈妈依旧自顾自地告诉孩子:“你快点,拿给老师看看”、“没事,你说什么老师不会批评你的”…而她的孩子,则继续木然地做着一切,妈妈说什么,自己就去做什么,更多的时候,会选择沉默。

在我看来,那个孩子就像妈妈手里的一副牌,想什么时候出,就什么时候出;想出什么就出什么的同时,还不断地埋怨手里没有一副好牌。课程结束后,那个妈妈不知去找老师说什么了,在等待宝贝收拾东西的空挡, 我凑过去看似无心地问那个孩子:“你看上去好像不太开心的样子,是不喜欢画画吗?”其实我本也没期待那个孩子会真的回答我,可意外的是,孩子竟抬起头,迎上我的目光说:“我好羡慕其他的孩子,他们能用自己的想象,创作自己想创作的画面。我也好想有自己的一个空间,可是我发现,我没有。

当我每画出一个物品,就马上被其他的东西包围了,当时,我好想把那些不属于我的东西全部都抹掉。可是我不能,我知道那里面有爱…”说这些的时候,孩子的眼睛湿润了。他低了低头,然后继续说道:“我没有办法拒绝,只能顺从…” 讲到这,孩子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里面,有无奈,更有包容。

这位妈妈的做法,想必各位家长也都听说过,或亲自这样做过——因为孩子做作业慢而亲自上阵代劳,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而把孩子限制在家里,不许和朋友一起出去玩;为了锻炼孩子外向的性格,强迫孩子和各种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打招呼、聊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习惯了用自己的想法捆绑孩子的自由。那么多的“我们以为”,那么多的“为了你好”,对孩子造成了无数次地伤害却不自知…很多时候,孩子想要从我们这里得到的,只是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淡淡的鼓励……如此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情绪平和,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母婴关系心理学家李雪说:当你控制不住想要对孩子歇斯底里的时候,可以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自欺欺人:我这是教育孩子为孩子好啊。一个是自省:我的内心有很多愤怒痛苦需要被觉知,需要被疗愈,我也曾经被父母这样伤害,这是我们家族代代相传的业力,我愿意经由亲子关系认识自己,成长自己。家族的不幸轮回,且让我承担,且于我终结。

每个人的情绪都是复杂多变的,而且还处于发展之中。我们常常说的“修心养性“,是儒家中君子一生追求的。可见其难处。如果说通过一篇文章就让一个人马上改掉自己的坏脾气,那是天方夜谭。但是做了父母,让我们有了这样的机会:看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并且有足够的动力去改变自己。因为你真的爱孩子,是愿意为他而改变的。

对于坏脾气,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因为它跟原生家庭,跟一个人的经历、气质性格息息相关。但是我们可以去管理自己的情绪。比如给自己一个心理的冷静空间,给情绪一个释放的过程。当我们脾气上来的时候,不要被这戾气所控制。不妨去另外一间房子,或者去阳台透一下气,将拧巴的事先搁下,深呼吸,想一些好的事情。

不要总盯着孩子的问题看,而要常常换换角度和立场去考虑,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他尽力了吗?”

“是不是我的要求有点高了?”

“是不是我没有弄清楚真正的原因?”

“是不是我自己做得过分了?”

当有了一个这样的心理对话过程,很多时候我们的理智又会回归,又可以跟孩子心平气和地谈事了。养育孩子的过程,是每位家长的第二次成长。相信,家长们无论怎么吼,怎么责备,内心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我们要先学会如何去爱,才能让孩子真的感受到我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