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由检接手的是一个风雨飘摇的王朝,自他上任的那一刻,内外交困始终笼罩着这个朱姓政权。虽然他有心励精图治,奈何水平一般,能力有限,况且国家已经被折腾的不成样子。

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内有灾民四起,而国库无银。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用来赈济。

所以"怀宗崇祯元年,延安大饥,王大梁、高迎祥、王嘉胤等率众掠富家粟,有司捕之急,遂揭竿为盗"。其实这些人起兵的时候,从未想过要打垮明朝,他们只是想吃口饱饭。

(一)、临危受命,击溃农民军

每个朝代都有很多忠臣义士,明朝最出名的臣子非于谦莫属,除了他以外,晚明的孙传庭也是忠义之臣。而且,两人的命运,都带有极强的悲剧色彩。孙传庭早年间入仕,后来魏忠贤专权,祸国殃民。

自幼饱读诗书的孙传庭彼时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县官,不能兼济天下,不过他还是选择了辞官,以明己志,善其身。

1. 殚精竭虑,只为平定内患

崇祯皇帝上任以后,着手扫平了阉党,他也听说了孙传庭的事迹,很受感动。于是"崇祯八年秋,始迁验封郎中,超迁顺天府丞。"

崇祯皇帝的越级提拔,令孙传庭感激涕零,他发誓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报答这份知遇之恩。

"秦之士大夫哗于朝,乃推边才用传庭,以九年三月受代。传庭莅秦,严征发期会,一从军兴法"。当时陕西的起义声势浩大,而当地的巡抚难堪重任,孙传庭毛遂自荐决议替大明了了农民叛乱,这个心头大患。

到了陕西,他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部署,他在榆林建立了军纪严明的陕军。"打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提到闯王很多人会首先想到李自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那时候的他还是闯将,真正的闯王是高迎祥。高迎祥当时在湖广一带辗转,想要北上直取西安。他压根就没把孙传庭放在眼里,带着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攻打汉中。不料孙传庭和他的陕军战斗力十分强劲,打的高迎祥无招架之力。

所以,他们决定取子午关入陕。"庭设方略,亲击迎祥于盩厔之黑水峪,擒之,及其伪领。而贼党自是乃共推李自成为闯王矣"。自那以后,孙传庭的名号响彻整个西北。

2. 功高震主,最终以死殉国

在高迎祥去世以后,孙传庭又将农民军又一领袖蝎子李斩杀,有效的消灭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他制定了"堵截正面,固守商洛"的策略,又大败十三路联军。

可是与其政见不合的杨嗣昌,一直从中作梗,不断的要求接受农民军请降的要求。其实这是他们的一贯套路,每当打不下去的时候,就开始投降。

也不丢盔,也不卸甲,还有银两可拿,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又可以再度反水。迫于压力,孙传庭只得答应。与此同时,他将李自成打的还剩下十几个人,逃到了商洛山中。

眼看农民军快要被清缴赶紧,孙传庭被调任到了北京。而他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也全部荒废。悲愤交加,孙传庭决定主动辞官。这又成了杨嗣昌等人的借口,不断的向崇祯弹劾。

朱由检也害怕孙传庭拥兵自重,于是下旨把他打入大牢。没有了孙传庭,西北农民军如野火一般,再度燎原。

杨嗣昌等酒囊饭袋根本就不是对手,李自成连克数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实力。孙传庭在危难之际,被崇祯紧急调任,而且朱由检还给他下了死命令,不断的催促其进攻。就在明军将士们悉数败逃的时候,只有孙传庭还在前线坚持。他带着身边几百个骑兵,冲入到农民军阵营中,最终寡不敌众,以身殉国。

从那以后,李自成占领整个陕西,并建国称帝。大明王朝也进入了倒计时。所以《明史》才会语重心长的说"孙传庭死,明亡矣"。那么,这句话究竟还隐藏着什么含义?

(二)、离心离德,寒了天下人的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水不仅包括了百姓,也包括了官员。孙传庭的死,向世人昭告,这样的明朝,不值得大家为其效命。

明朝出现了那么多的奇葩皇帝,他们不懂治国理政,朝政全部由奸臣或者宦官把持。同时,又有小冰河期,各种自然灾害,你方唱罢我登场。明朝统治阶级根本拿不出有效的政策去应对,而陕西农民起义就是官逼民反很好的证明。

1. 加速了明朝的垮台

孙传庭"此殆有天焉,非其才之不任也",他的事迹早就在庙堂和社会上传开了。就像当年的岳飞一样,很受百姓爱戴和同僚拥护。

单说他敢因为阉党执政而辞官,就说明此人非常有气节。更何况,他执掌陕西的时候,功绩也是有目共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就是这样一个忠臣,崇祯皇帝非但不礼遇有加,还听信杨嗣昌等人的谗言,不断的对其施压。还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其下入大牢。

崇祯皇帝和当年杀死岳飞的宋高宗,又有什么区别。孙传庭战死的消息一出,同僚们莫不为其鸣不平。

大家愈发觉得,如此一个腐败无能而又不明是非的王朝,怎么配的上自己拥戴。同时,他们也会推己及人。

觉得孙传庭功劳如此之高,都没能落得善终,自己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当个中庸之人。所以,大顺军一路往东进攻北京的时候,遇到的有效阻力寥寥无几。

大明官员们跑的跑,降的降,他们的心早就被伤透了。

2. 崇祯不值得,大明不值得

崇祯这样的事情办的不是一次两次了,比如镇守关宁的袁崇焕,敌人略施离间计,就让崇祯把他给生吞活剥了,还鼓励百姓们食其肉。

洪承畴也是因为在朝中屡受排挤,所以才投降了对他礼遇有加的皇太极。所以,孙传庭的死,就是崇祯失去人心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心都是肉长的,明朝的官员们知道农民为什么造反,也会心生怜悯,再加上朝廷又不重视忠臣,那还有什么道理支持他们继续卖命。崇祯皇帝没选择南下,也是因为他知道天下已经不属于自己了。

当时李自成大军入驻北京之前,崇祯曾经屡次下令周边各省勤王。封疆大吏们各有各的借口,不是从马上掉落下去摔断了腿,就是家中有事走不开。

甚至还有的非但不勤王还要掳掠一番百姓以后南遁。所以,朱由检知道,即使他去了南方也不会像宋高宗那样。

孙传庭的死,就是明朝失去人心的催化剂。人心都没了,还何谈让人保卫政权。他的死,也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回天无力,再无抵挡攻势之人

孙传庭亲手建立的陕军,将士们对其感情都很深。在他去世以后,陕军也跟着心灰意冷。对于指挥他们的官员之调令,也不愿意听从。

当然,自从孙传庭去世,也没有人能够与农民军相抗衡。他一介文官,为了大义投笔从戎,这正是忠君信念在支撑着他。可是当他去世以后,同僚们也没有了那么坚定的忠君之心。

1. 气数已尽,无可用之臣

孙传庭就是在陕西危亡之际,被调到前线上去的。也只有他,才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败农民军。

可当他去世之后,哪里还能再调出其他人阻挡。如果真可以的话,崇祯皇帝就不会将大牢里的孙传庭,再重新派到前线上去。

自那不久,李自成就建国称帝,一路上摧枯拉朽,不愿面对这一切的崇祯皇帝在煤山上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

如果是盛世,朱由检可能是个中庸君主,可正逢乱世,他又开始搞内斗,一时之间弄的人心惶惶。

如果他能够把这些精力都放在御敌上,想必李自成不会那么快打到北京,明朝不会那么快灭亡。

2. 扼腕叹息,世人苦明久矣

"传庭败死,贼遂入关,势以愈炽。存亡之际,所系岂不重哉"。

斩杀孙传庭以后,让李自成名气大增。因为孙传庭的威名各地百姓都知道,而他死在了农民军的手里,这不就等用于提前宣告明朝灭亡。

在没有人能够抵挡农民军的时候,孙传庭站出来;在他被下入大狱之际,皇帝又启用他,他没有顾得上委屈,只身赴敌。

当身边的人都仓皇逃窜之际,只有他敢上前面对。孙传庭用他的一生证明了什么叫做忠君爱国,也用实际行动,驳斥了杨嗣昌以及崇祯皇帝的怀疑。

他去世以后,妻子带着孩子们全部投井自杀,不愿当亡国奴。何其的悲壮。可远在北京的崇祯,认为孙传庭是假死,根本就不在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没有给他任何的谥号。孙传庭的谥号,还是到后来乾隆皇帝给的。就这么一个昏庸的皇帝,这么一个腐朽的王朝,不亡都没有天理。

结语:

"哀大莫过于心死"。孙传庭的死以及他死后崇祯皇帝的态度,令天下人彻底心寒。崇祯煤山自缢,可以说是罪有应得。

后来清军入关之时,南方各地皆有反抗,并不是因为他们怀念明朝,只是不想被异族统治。南明的那些小朝廷们还是喜欢内斗,终究没有长久。

参考文献:

《明史》

文/朱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