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一天发现,买了很多年的品牌实体店关闭了,一代“鞋王”达芙妮,退出的那么无声无息。

90后女生们的青春回忆里,就有一双达芙妮小高跟。

它是刚上大学时,第一次送自己的礼物。

曾经由S.H.E代言,有自己专属广告曲的达芙妮,让我们记忆犹新。

当年的达芙妮真的是,遍布大街小巷。

如今,达芙妮实体店大量撤柜,这意味着昔日的一代“鞋王”正悄然没落。

让人不得不感到惋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定位太高 遥不可及

曾经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中国女性的鞋柜里,平均五双品牌女鞋中,一定有一双来自达芙妮”。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的到, 达芙妮在巅峰的时刻,有多么的受欢迎啊!

但是,近几年,它的经营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自身的战略定位太高。

之前,达芙妮这个企业线下发展的过程当中,发展的步子太快了,导致它的整个运营,出现了困难。

除此之外,整个品牌的定位,也发生了混乱,一开始出现的时候,这个品牌定位于高端、时尚。

但是,在发展扩张的过程当中,这个品牌形象,慢慢的没有跟随上这个定位,甚至是偏离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会导致消费者,对它的喜爱程度,发生了一定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盲目扩张 积压严重

2003年以后,达芙妮增加了6000多家店铺,到2012年,总店铺数达到了6881家。

无论是任何品牌,在一、二线城市永远销售的更多、更快,小城市则反之。

达芙妮这样的大肆夸张门店,必将会导致库存的积压。

库存积压严重,这是达芙妮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步子迈得确实太大了。

除此之外,现在电商平台的兴起,也对实体店的经营,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尽管达芙妮宣布大面积撤出实体零售,转移到线上销售,但其电商销售情况也不是很理想。

网上旗舰店的粉丝数量低于其他品牌鞋子的粉丝数量,其店内单品最高销售量也仅在1000单左右。

没有量力而行,不计后果的跨步,想要自救,真的是太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成不变 跌落神坛

曾经风靡全国的一代“鞋王”,黯然离场。

达芙妮,仅仅在2019年门店总数,从2820家收缩至425家,业绩也节节败退,五年时间里,共计亏损40亿港元。

截止到今年6月30日,达芙妮国际的实体销售店关停至剩余293家,与去年同期的门店数相比,大幅度削减将近九成。

受这次困难影响,达芙妮2020年上半年业绩收入仅为2.12亿港元,同比去年大跌百分之八十五,净亏损达1.41亿港元。

从实际情况来讲,品牌老化也属于正常现象,而品牌老化如同家电老化是一模一样的道理,除非你学会了一种新的语言,就是活在当下的语言,跟现代的新的消费者沟通的语言。

老的品牌,如果跟不上发展的节奏,被淘汰真的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老是占着位置,又不产出新品,不给顾客有价值的产品,不给顾客有体验感的门店,所以,这个品牌的价值观不与时俱进,现消费者就不会一直喜欢的。

我们不妨把时间拨回,就会发现在电商迅猛发展的时代,达芙妮却是后知后觉,依然固守着实体零售,这个曾经引以为傲的舒适区。

等到达芙妮意识到危机四伏时,却发现时代的车轮已滚滚向前,留给它的只有背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打败达芙妮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这个时代。

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例如,柯达被颠覆,是因为数码相机的出现;泡面销量下滑,是因为外卖平台的兴起;收费站的收费员减少,是因为ETC的普及。

然而,对于学习来说,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

许多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是佼佼者,到了初中就泯然众人矣了。

有时候就在于这些孩子,固守着小学的那一套学习模式,后来发现,不论是课程的广度还是深度,小学的那一套学习方法,根本无法应对初中的学习。

因此,看来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要永远保持进步、与时俱进。

如果你不进步,时代会抛弃你,连声招呼也不会打!

达芙妮品牌风光不再,恍然间,勾起自己的青春记忆。

一代“鞋王”达芙妮,似昙花一现,用短暂的生命划出最绚丽的色彩,如同逝去的青春,一去不复返。

本文出自公众号“观海茶楼”,如您喜欢,请您关注查询更多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