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犹太民族是一个极富自尊心、坚强勇敢的民族,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自公元前十一世纪在巴勒斯坦建国以来,先后遭受亚述、新巴比伦、波斯、亚历山大帝国、塞琉古与托勒密王国的统治和奴役,长达数百年。公元前63年庞培进入耶路撒冷,将巴勒斯坦划归叙利亚省管辖。犹太人民沦于罗马的统治,民族灾难达到顶点,所受的压榨与剥削更为惨重,因而反抗罗马的斗争层出不穷,持续了近200年。但因力量薄弱,寡不敌众,这些斗争都失败了。

犹太人在复国的斗争中,深感自己的力量弱小,乃竭力借助神的力量,祈祷弥赛亚(Messiah救世主)降临人间,解脱世人苦难。弥赛亚被犹太人视为先知,他告知犹太人"奇迹之王"将会降临人间,解脱犹太民族脱离苦难。每当他们身受异族欺凌时,唯有从这种深切的期盼与确信"弥赛亚即将降临"中,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并以此鼓舞他们向不可知的未来挑战的勇气。

一、圣子降临

自古以来,犹太人只信奉耶和华(Jehovab) ,而从不膜拜其它神衹。在他们看来,耶和华是"全能之神",他要求所有子民遵从他所颁布的律法,不服从他的旨意者必受严谴。因此,他们认为神虽然慈爱公正,但是并非予取予术,人类必须对神竭尽心力,虔诚顺服,才能得到神的眷顾。经过长期对宗教礼仪锲而不舍的实践,犹太民族逐渐建立了严密的律法体系。他们举行祭典的圣地一耶路撒冷城的圣殿,就是所有犹太人信仰的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马帝国统治下的犹太人社会中,到处都充满了罗马人对犹太人的不平等。就在这时,位于耶路撒冷西南9公里的伯利恒村,诞生了一个名叫耶稣的男孩。"耶稣"这个名字后来传遍世界各地,几乎家喻户晓。

在圣经新约福音书中,有许多关于耶稣诞生的奇迹,但很少有史料价值。关于他幼年和少年的事情没有可靠的史实记载。据福音书记载,耶稣的养父是木匠约瑟,母亲玛利亚为童贞女。在她结婚前的某天,一位天使出现在玛利亚面前,告诉她将从圣灵怀孕,当她和约瑟结婚时玛利亚果然已经有孕在身了。

耶稣诞生前,夫妻二人原住在拿撒勒。当时的罗马皇帝适巧发布普及户口的通知,要所有的人返回出生地登记。于是各地行旅络绎不绝,约瑟也带着怀孕的妻子玛利亚返回他们的出生地伯利恒。这时,伯利恒的大小旅店早已挤满回乡的旅客,他们只好住在旅店的马厩里。就在这个简陋的马厩里,耶稣诞生了。

根据马太福音的叙述,当时管辖犹太人的希律王、听到这个使犹太人欢欣的消息时,开始忧虑以赛亚的预言终将实现。他为了消除后患,免得威胁自己的权位,便定下谋策。他命令军土们到伯利恒村,将该村所有2岁以下的男孩全部杀光,他想,在这场杀戮中,耶稣定难以幸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知约瑟早已得到神使者的通告,知道他们必将招致希律王的迫害,早就带妻儿在几天以前逃往埃及。耶稣在他生后的18年中,过着平常人的生活,并无任何特殊之处。他一直在拿撒勒帮助父亲做木匠活,父亲死后他担负起养活母亲与弟妹的生活。在他30岁那年,约翰的思想影响了他,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

二、耶稣殉道

约翰在犹太人中,是众所周知的预言家,身穿骆驼毛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当时有许多人聚集到约翰身边,倾听约翰的教诲,接受他的洗礼。耶稣也在约旦河受了洗礼。约翰因有反抗罗马之嫌,被处死刑。约翰死后,耶稣带着几个年轻的门徒在加利利湖畔传道,开始帮助人们,鼓励人们的生活,并为穷人治病,在社会下层传播他的教义,告诉人们他是神差遣来的,神的时代就要来临。他与约翰不同的是,他不退缩到荒野,而是直接到各个村落同人们谈话。

他以能够吸引人们兴趣的妙喻,不断重复他的教义,他一再证明神是慈善的,与祭司们所形容的,公义的神会审判不顺从他的人完全不同。耶稣所说的神是满怀慈爱与宽恕的神。而且自愿担当起救世主的任务,使所有的人从他们由于犯罪所带来的痛苦中解脱。

耶稣这种传教活动究竟持续了多久,没有人知道,可能只有二三年而已。因他宣传的教义不利于罗马统治,犹大又背叛了他,与他敌对的犹太教祭司把他当作反罗马的叛徒逮捕了。祭司长们立刻彻夜进行审讯,第二天就向当时的罗马总督彼拉多要求,得到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许可。公元29或30年,耶稣被钉在各各他山丘的十字架上,最终死于罗马士兵之手。

耶路撒冷的祭司长们原以为耶稣一死,他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享受他们的特权,但这种想法并未成为现实。就在耶稣死后不久,他的门徒就集合起来,依照耶稣的计划,听从主的教训,又开始到各地继续传播耶稣的教义。在那些基督教徒看来、正是基督教所信奉的神,使得每个人获得救赎的完善方式。

因而,当人类深入探讨自己的本性时,难免会困惑于自身的不完善,尤其是人们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时,更发现行事完全无愧于心的时候微乎其微。而基督教能从每个人的罪的意识和罪的惩罚中来完成救赎。总之,耶稣提出的教义,揭示了正确的处世原则,提供了个人追求最高精神境界的最好方式之一。

三、君士坦丁为基督正名

君士坦丁,或称君士坦丁大帝,是罗马帝国后期的著名皇帝。他在位的时候,罗马帝国囊括了极为辽阔的领土,管辖了具有各种不同特性的区域。由于文化上的显著差异,治理起来十分困难。当时,罗马帝国东部已有许多基督教团体,西部与地中海沿岸地带也有不少基督徒。在公元90- 305年之间,尽管基督徒受到多次残酷的迫害,然而他们的影响未曾衰微,罗马教会的力量也一天天在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教会之中没有一中央组织来统筹教会行政,但是罗马的主教因为被信徒视作彼得的继承者,渐渐的就被认为是俗世中的最高权威者。但各地的教会仍是独立性的组织,拥有对教义的自由解说权,以致基督教的真理也出现多种解释。罗马主教本身并无拘束其它教会的权力,所以提倡异端说法的教徒往往对罗马主教的解释置之不理,仍然固执于本身信奉的说法。教会之间的这类冲突遂越来越多。

君士坦丁登位之后,为了确立自己在西部的地位,他用六年时间击败了其它竟争王位者。

据说,当公元312年,君士坦丁与马克森提乌斯的决战前夕,君士坦丁做了个奇怪的梦。他梦见空中出现了一个光辉灿烂的十字架,旁边的一行字写着"有此符号者胜"。从梦中醒来,君士坦丁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决心与马克森提乌斯决一死战。他命令所有士兵在盾牌上刻下希腊文X与P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就是希腊文基督二字的字首。在这场战争中他果然击败了马克森提乌斯。

君士坦丁赢得胜利后的第一项工作, 即是命令帝国的全部军旗增绣代表基督的记号。并于公元313年,同罗马帝国东部的皇帝李基尼乌斯在米兰会谈,讨论承认基督教公开合法化的问题。双方共同签订了一个著名的宗教宽容勒令,即米兰勒令。宣布宗教信仰自由,承认基督教徒与其它异教具有信仰的同等权利,并把过去没收的教堂和教堂财产归还给他们。

四、尼西亚大会

君士坦丁此时还不是基督教徒,但已显示出自己是个新宗教的保护人。他发现,罗马帝国东、西两个部分的基督教徒在迅速增加,如果能强化他们的凝聚力,基督徒就能成为东西部帝国统一的手段。于是在公元325年,他以皇帝身份,自愿调停此一争论。君士坦丁在小亚细亚的尼西亚召集了东部所有的主教召开会议。当时共有300个以上的主教出席会议,罗马教会也派遣了一个主教团参加。会议用了很长时间辩明这个争端,阿里乌斯也亲自出席辩解,但大多数与会者反对阿里乌斯的学说,承认圣父与圣子是同一的。会议据此制定了"尼西亚信条",确认基督与圣父、圣子、圣灵同体的"三位一体"信条。

尼西亚会议之后,君士坦丁对全境的基督徒公开承认,基督教传教与信仰的绝对自由,至此,教会具有了权威性。君士坦丁最大功业之一,就是使欧洲的基督教奠定了其不可动摇的优越地位,并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的欧洲社会。

参考资料:《罗马帝国衰亡史》、《君士坦丁大帝》、《基督教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