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我们都不陌生,从小历史课上过,电影也看过。

我们知道中国打了败仗,但是北洋水师很英勇,是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

只是因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拿军费去给慈禧太后贺寿,才会输掉这场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真实历史总是复杂的,一场决定中日命运的战争,并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那场改变中日百年命运的黄海海战。

01

开战之前,中日两国的海军实力对比究竟是什么情况?

对这个问题啊,一直以来其实是有不少争论的。

普遍观点认为,北洋水师的规模比日本舰队要大,但通过数据对比发现,甲午战争爆发前,北洋舰队在总吨位、后勤保障、火炮以及弹威力各个方面,已经全面落后于日本对手。

北洋水师1888年正式建军的时候,也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八。

而且舰队中有定远和镇远这两艘当时号称全球一等铁甲舰,是排水量高达7000吨以上的庞然巨物。

相比之下,同时期日本最大的战舰仅有定远号的一半,舰队总吨位也落后中国。

可以说,北洋水师成立之初,确实在规模上超过日本舰队,让当时的日本人各种羡慕嫉妒恨。

但也正是落后于中国海军的现实,刺激了日本奋起直追,疯狂扩充军备。

1890年,日本海军经费占国家预算的10%,到1892年,军费的预算比例猛增到40%以上。

为了购买军舰,日本发行了大量海军公债,还呼吁国民为海军建设捐钱捐物,甚至天皇都用皇室经费来支持海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为什么这么拼?

因为当时的日本,经历明治维新后,早已不甘屈居于中国之下,而他们也意识到,要成就自己亚洲强国的目标,那么中国就是必须打败的对手。

在这股全民上下一心的狠劲支撑下,日本海军规模迅速扩大。

而与此同时,中国方面情况如何呢?

从1888年到1895年这段时间里,北洋舰队在初具规模之后,竟然停止了发展,没有增加一艘舰船。

而且,就在1892年中日局势已经剑拔弩张的情况下,户部居然为了慈禧太后的寿宴筹款而停购军火两年。

在当时的决策者心目中,北洋水师用来看家护院就可以了,这点舰船已经足够,为什么还要再买?

这一进一出之间,双方原本的差距被迅速拉平。

而且,日本军舰购买的时间比较晚,舰龄更短、航速更快、火炮射速也更快。

到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海军不但总吨位已经超越了北洋水师,综合实力也后来居上,取代了北洋水师亚洲第一的位置。

02

除了舰队规模,在后勤保障和武器装备方面,北洋水师也已经全面落后。

当时的轮船锅炉是要烧煤的,北洋水师的燃煤主要由唐山开平煤矿供应,但由于军队买煤给的是平价,煤矿那边就不愿意把优质煤给海军,而是高价卖给外国商人牟利,海军这边就用一些劣质碎煤来敷衍。

这种劣质煤,燃烧不充分,出灰大,北洋舰队本来就面临着锅炉老化的问题,再烧这种劣质煤,航速就更低了,平均只有10节出头,大约相当于每小时18.5公里.

而日本舰队的平均航速是16节,相当于接近每小时30公里。这种差距让北洋舰队吃了很大的亏。

而且,在大东沟海战爆发前,北洋舰队上空弥漫着劣质煤燃烧产生的黑烟,结果被日本瞭望兵发现,才率先暴露了位置,使得日本海军比中国军舰整整早了一个小时发现对方。

再来看火炮方面,虽然双方火炮的总数和口径乍看起来差别不大,但是日本舰队的速射炮要远多于北洋舰队,还使用了火炮自动瞄准仪。

而北洋舰队还在使用老式六分仪瞄准,让发射速度更加缓慢。

此外,最要命的是炮弹问题。

北洋水师装备的多是填充砂土的实心弹。

这种炮弹击中敌舰以后,只能穿透船体,只有击穿水线导致舰船大量进水,才能获得攻击效果,平时主要用来做打靶练习。

当时世界上,海军作战主要使用开花榴弹,威力比实心弹大得多。

可是由于户部停购海外军火,这种开花弹没法进口,只有靠天津机器局仿制,但是因为工艺条件不过关,这些仿制的开花弹问题很多,很不可靠。

而且,即使是这种开花弹,和日本舰队采用的新式爆破弹还是不能比,因为填充的炸药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91年甲午战争前夕,日本人下濑雅允通过仿制TNT炸药,制成了苦味酸炸药,又称下濑火药。

这是一种威力极大的烈性炸药,爆炸后不仅会形成冲击波和炮弹碎片,还会伴随有中心温度高达上千度的大火,号称连钢铁都能点燃,这种爆炸形成的火焰会像汽油着火一般四散流动,即使在水中都能持续燃烧一段时间。

在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可以说是吃尽了下濑火药的苦头。

反观中方,开花弹里用的还是黑火药。

也就是现在过年我们放的烟花爆竹里用的火药。这杀伤力和下濑火药相比,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03

对于北洋水师的外强中干,北洋大臣李鸿章其实是心知肚明。

所以,当朝鲜局势动荡,引发中日两国关系紧张时,他始终采取带有妥协性质的防守态势,希望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

至于北洋水师的作用,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也就是作猛虎在山之势,起到一定战略上的威慑,吓吓人就可以了。

所以说李鸿章虽不是主战派,但说是投降派也是冤枉他了。

可是,当时已经赌上国运的日本,会被这只纸老虎吓倒吗?

日本对一直属于清朝势力范围之内的朝鲜,早就虎视眈眈。

1880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日本借机出兵,但由于清朝干涉,无功而返。

两年后,日本又趁中法战争之际挑起甲申政变,可依旧被清朝挫败。

如果说前两次的试探,日本因为国力不足还有所忌惮的话,那么到了1894年,强弱形势已经悄然改变。

当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以此为借口,悍然出兵,对清朝步步进逼。

李鸿章的外交努力全部落空,只能派兵入朝增援。

结果丰岛海战中,日本主动出击,击沉中方运兵船高升号,全面挑起战争。

一个多月后,日军分四路进攻平壤,清军只坚守了一天就无法支撑,连夜撤出,一直溃逃到鸭绿江边。朝鲜全境就此落入日本手中。

可就是在这种双方全面交战的情况下,李鸿章也还是不想搞什么海军主力决战。

大东沟海战,其实一开始也不是今天很多人认为的大决战。

而是为了陆军运送增援朝鲜的军队进行的护航。

而日本舰队也只是想再次偷袭,谁知双方主力不期而遇。

到了这个时候,中方就算不想上那也得硬着头皮上了。

双方就在这种狭路相逢的情况下,在黄海大东沟海面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厮杀。

04

虽然北洋水师在战力上已经处于劣势,但中日两国海军毕竟还是处在同一水平的军队,真打起来,还是可以拼一拼的。

何况影响战争胜败的因素有很多,以弱胜强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那么,黄海海战的实际战况到底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结果,当时参战的北洋水师舰船为12艘,日本联合舰队12艘,数量相当。

经历5个多小时鏖战后,中方被击沉4艘,重伤4艘,而日方重伤4艘,但无一艘沉没。

从这个数字来看,似乎日本舰队占据了一边倒的优势。

北洋海军在实战时,到底败在哪里?

对战时,双方各自摆开阵型,日本舰队排出一列横阵,而北洋水师则以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舰为首,排出一个倒V字型,向日本舰队冲去。

这种战术被称为“乱战”,就是先采用整体编队接近敌舰后,再分散成战术分队,多点突破敌方舰队,进行混战,以求乱中取胜。

北洋水师以这个阵型冲向日本舰队的一字长蛇阵,一方面可以发挥舰首重炮的威力,另一方面也是想打乱对方的队形,将局面引入乱战,这对于航速偏低的北洋水师也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战术能否成功实施,还要受到多种因素制约。

面对摆开倒V字阵型、来势汹汹的北洋舰队,日本舰队的企图是利用自己的航速优势,绕到北洋舰队的侧面,用自己凶猛的侧舷火力交战。

于是由吉野号统帅的第一游击队四艘军舰加快速度,直扑北洋水师右翼。

它们遇上的,是中方舰龄最久,火力较差的两艘老船:超勇号和扬威号。

双方实力相差悬殊,面对日舰的猛烈攻势,两舰虽然奋起抵抗,但还是不敌,被装填下濑火药的榴弹击中后燃起大火。

超勇号不久就沉入大海,扬威号也重伤撤离战场。

05

当然,日方也不是没有损失。

日军的两艘船,比叡号和扶桑号在战斗时居然掉队了。

比叡号在日本舰队中也是老船,身后的扶桑号是一艘帆船改造的老式铁甲舰。

和他们一起掉队的,还有原本位于本队外侧的赤城号和西京丸。

赤城号是当时参战船只中吨位最小的,只有600多吨,算是一艘小炮舰。

而西京丸还是商船改造的。

这四艘船算是日本舰队里的老弱病残。

而现在,这几艘船落在了定远镇远等中方主力舰面前,想不挨揍都不行。

睿号面对中方的炮火,逃无可逃,竟然冒险从定远和经远两舰之间穿过。

因为距离太近,中方的大口径火炮担心误伤友舰而没有射击,只能用小口径火炮招呼。

所以比睿号虽然被打得很惨,但是好歹没有没沉没。

击沉日舰的第一次良机就这样失去了。

这时,掉队的四艘船中,航速较快的西京丸和扶桑号已经自顾自逃跑了,只剩下赤城号面对北洋水师的交叉火力,连续中弹。

日方舰长也被弹片击中头部身亡。

这艘小炮舰似乎难逃被击沉的命运。

但是关键时刻,幸运女神站在了日本舰队一边。

逃跑中的赤城用舰尾炮击中了前来追击它的来远号后甲板,引起大火。

北洋水师各舰为了救援来远号而降低了航速,因此赤城号也躲过一劫。

战斗进行到这时,北洋舰队10艘舰船中,超勇号被击沉,扬威号退出战斗,日本那边比睿号和赤城号也被先后重创,但都侥幸逃出战场。

总体还算势均力敌,打个平手,双方互有胜负。

06

第二回合。

原先在近海为运兵船担任警戒的平远号和鱼雷巡洋舰广丙号,带着四艘鱼雷艇杀向战场。

它们对上的,首先是日军本队的旗舰松岛号。

战斗中,平远的260毫米主炮射出的一发炮弹,直接命中松岛号舷侧,穿透船壳板后,又穿过医疗舱室,冲进中部鱼雷发射室,再撞击到松岛主炮炮架下方,击碎了驱动液压罐,导致后者主炮瘫痪。

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是一枚实心弹,否则一旦击中主炮下方的弹药库,松岛号一定会被炸的灰飞烟灭。

随后,中方赶来的鱼雷艇遇上了正逃离战场的西京丸号。

距离300米时,福龙号首先向西京丸侧舷发射了一枚鱼雷。

面对如此近距离的鱼雷攻击,常规躲避已来不及,西京丸号舰长也疯狂了一把,下令军舰掉头,正面冲向鱼雷,企图用军舰行驶时掀起的浪花改变鱼雷航向,这个险招还真凑效了。

鱼雷在即将命中的一刻被浪涌推开,在距离西京丸右舷仅一米的地方擦过,让船上的官兵吓出一身冷汗。

这时,两艘船的距离继续拉近。

福龙号也做出大胆动作,突然向右急转弯,在两船距离50米时,从甲板后部的露天鱼雷发射管再射出一枚鱼雷。

如此近的距离,没有任何回避余地,西京丸上的军官已经发出了吾命休矣的惨叫。

可是由于发射时船体倾斜导致入水角度太大,这枚鱼雷竟然从舰体下穿过,还是没有击中对方。

已经射出所有鱼雷的福龙号只能遗憾地默默远去,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最近一次击沉敌舰的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07

经过两个回合的战斗,中方错过了重创日军的机会

而此时,日方从一开始略显紧张的表现中逐渐缓过劲来,开始完成自己包夹北洋水师的战略部署。

战局主动权,开始向日方倾斜。

扶桑号发射240毫米炮弹击中定远号船壳板下的军医院,苦味酸炸药引发大火,迅速蔓延,一时间整艘铁甲舰都被笼罩在火焰之中。

定远号是中方的旗舰,如果沉没,后果不堪设想。

千钧一发之时,致远号毅然驶到定远之前,为旗舰遮挡炮弹,为定远号扑灭火灾赢得了时间。

这艘船的管带,也就是舰长,正是名将邓世昌。

随后,虽然定远号转危为安,但致远号也因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多处被击穿,海水大量涌入,舰体倾斜。

这时,发生的便是中国海军近代史上最壮烈的一幕。

身受重伤的致远号,竟掉转航向,加速撞向日本舰队第一游击队的吉野号等战舰。

令人扼腕的是,在即将逼近第一游击队的那一刻,致远舰舰体中部发生爆炸,随后迅速下沉。

管带邓世昌拒绝救援,与爱舰一同沉入海中,这一天刚好是他45岁生日。

至此,战事开始对已损失两艘军舰的北洋舰队不利。

但几乎在同时,中方也取得重大战果。

镇远舰上的305毫米主炮连续2次命中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松岛号,其中一颗还是开花弹。

炮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松岛号上的120毫米大炮震飞,并正好砸落在甲板上的炮弹堆中。

下濑火药过于敏感的缺陷终于暴露,遭受撞击后立刻被点燃引爆。

天意使然,终于让日本人自己也尝到了下濑火药的苦头。

连环爆炸的冲击力在船体上撕开了几个巨大的破洞,舰体失去平衡,海水灌入,伤亡惨重。

眼看大火就要烧到弹药库,松岛号凶多吉少。

一旦日本舰队的旗舰被击沉,战场局面可能再次发生转折。

面对甲板下熊熊的烈火和弥漫的瓦斯毒气,松岛舰的救火人员始终没有勇气冲进去抢救。

就在这时,幸运女神再次眷顾了日本一方。

当时战场上竟刮起了大风,从破损的舷侧吹进一些新鲜空气,使毒气变得稀薄,防火队才得以冲入灭火。

30分钟后松岛舰内大火才被扑灭,但也已经不具备继续战斗的能力。

08

就在中方可以扩大战果的好时机,战场上竟然出现了逃兵!

开战起就一直龟缩在阵型后的济远号管带方伯谦,大概是被致远号的沉没吓破了胆,竟挂出我舰重伤的信号旗,开始转舵逃跑,它的同队僚舰广甲号也有样学样。

北洋水师的左翼顿时只剩下一艘孤零零的经远号。

北洋水师的其他几艘战舰,也因为受伤相继离开战场到浅水区自救,战场形势急剧恶化。

在后期的战斗中,战场上只有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独自面对日本方面5艘军舰的围攻。

日舰疯狂的炮火倾泻到这两艘船上,而中方军舰的弹药却已快用尽了,主炮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可就是在这种极度不利的情况下,两艘铁甲舰顶住了猛烈的炮火和几乎致命的火灾,始终屹立不沉。

但在此时,孤掌难鸣的经远号在日方第一游击队四艘舰船的合击下终于沉没。

战至此时,时间已经接近18点,日军总指挥担心进入夜战会给日本舰队造成混乱,又害怕中方鱼雷艇的偷袭,所以挂出停止战斗的旗号,带领日本舰队驶离战场。

至此,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海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虽然战前北洋水师在战力上已处于劣势,但在战斗中还是体现了顽强的精神和士气。

尽管面临炮弹不足、瞄准仪落后等问题,但北洋水师火炮发射速率却明显高于日本舰队同型号火炮,屡屡击中敌方军舰,可见北洋水师官兵战斗素质并不比日本海军差。

在战斗中,中方也曾一度有多次击沉日本军舰的机会,只可惜因为武器方面的劣势,以及一些运气因素,最终未能成功。

09

黄海海战打完之后,战争并没有结束。

海战的胜利,大大刺激了日军的野心,而北洋水师的舰船沉的沉、伤的伤,已经无力争夺制海权。

所以之后的战场,主要就是双方的陆军较量。

只可惜,如果说海战虽然输了,但还有势均力敌拼上一场的机会,那么在已经完成近代化改造的日本陆军面前,还是老式编制的清军可以说是兵败如山倒,一溃千里。

日军渡过鸭绿江,进入中国国土,而鸭绿江边的中国守军未战先逃,让日军兵不血刃连下两城。

中国守军不堪一击,不到一周时间,旅顺陷落。

接连取得胜利的日方,最终决定登陆威海,彻底消灭北洋舰队。

1895年1月20日,日军在荣成湾登陆,攻占了威海南帮所有炮台,随后占据威海卫。

当晚,北帮炮台守军溃散。

只留下北洋舰队困守孤岛。

而在此之前,主力舰镇远号在驶入威海港时触礁搁浅,已经失去航行能力。

镇远舰管带林泰曾因自责而忧愤自杀。

2月5日晚,日军鱼雷艇偷袭威海港,定远号又中雷受伤搁浅。

北洋水师的两大支柱,先后崩塌。

之后几天,其余数舰也先后在偷袭和战斗中被击沉,至此,北洋水师已是山穷水尽,而陆路援军却始终不见消息。

在此情况下,提督丁汝昌只好下令将受伤搁浅的定远镇远炸毁,以免落入敌军手中。

就在定远号炸毁后,管带刘步蟾当晚吞鸦片自尽。

此时,威海港人心溃散。

11日晚,万念俱灰之下,丁汝昌自杀,同晚,护军张文宣和镇远号继任管带杨用霖也先后自杀殉国。

李鸿章花费巨额资金为大清培养的一代海军英才,近乎全灭。

次日,道台牛昶昞等人借丁汝昌之名向日方递交投降书。

至此,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曾经叱咤风云,被誉为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最终全军覆没,只留给后人无尽的叹息。

10

虽然在中日两国的军备竞赛中,中国曾经领先,但由于日本的急起直追和中国的止步不前,甲午战争爆发前,北洋舰队在各个方面,已经全面落后于对手。

战斗过程中,虽然战前北洋水师在战力上已处于劣势,但在战斗中还是体现了顽强的精神,在战斗中也曾有多次击沉日本军舰的机会,只可惜因为武器方面的劣势,以及一些运气因素,最终功亏一篑。

黄海海战的失利,中方就此失去制海权,并促使日本采取了更具野心的进攻策略。

日本陆军大举入侵中国东北,大清陆军毫无抵抗力,一路大溃败。

这给了日本海陆两军得到了歼灭北洋海军的机会。

孤立无援的北洋舰队困守威海卫,成了瓮中之鳖,终究难逃全军覆灭的命运。

19日,定远舰遗址水下考古队成功将一块重约18吨的定远舰铁甲起吊出水

有人说,甲午海战,是日本一国对战李鸿章一人,中方岂有不败之理。

北洋海军输在哪里?

满清不亡,中国不立,千疮百孔的大清王朝要倒下,谁都阻止不了。